貧困地區(qū)電商扶貧研究——以貴州銅仁為例
本文關鍵詞:貧困地區(qū)電商扶貧研究——以貴州銅仁為例
【摘要】:銅仁電商扶貧從政策頂層設計到基層具體實踐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但也受到思想觀念、基礎設施及專業(yè)人才等因素制約。銅仁電商扶貧深化升級的對策和路徑在于進一步完善支撐體系建設,推進電商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著力打造特色電商產業(yè)園區(qū),加強電商扶貧人才的開發(fā)與穩(wěn)定等。這對貧困地區(qū)的扶貧減貧與全面小康戰(zhàn)略具有積極的參考與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 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電商扶貧 困境 對策 銅仁
【分類號】:F202
【正文快照】: 電子商務扶貧(簡稱電商扶貧)是“互聯(lián)網+”戰(zhàn)略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集結社會資源的全新扶貧舉措和帶領貧困地區(q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徑。2015年,電商扶貧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銅仁作為典型的農業(yè)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及時抓住這一機遇,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裕南;;茗皇茶扶貧模式及品牌營銷經驗介紹[A];2011廣東茶產業(yè)發(fā)展論壇(?C];2011年
2 王紅崗;;貴州民族地區(qū)的扶貧模式與制度創(chuàng)新[A];布依學研究(之七)——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3 李周;;后記[A];社會扶貧中的政府行為調查報告[C];2001年
4 田永強;董勁威;;信貸扶貧到戶的有益探索——河南省虞城縣試行孟加拉扶貧模式的實踐與做法[A];中國扶貧論文精粹[C];2001年
5 劉鑫;;“參與式”:畢節(jié)試驗區(qū)開發(fā)扶貧的成功探索[A];畢節(jié)模式研究[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曹陽;推廣秭歸“1119”扶貧模式[N];三峽日報;2013年
2 記者 陳曦;借力農旅結合 探索扶貧模式[N];銅仁日報;2014年
3 馬澤平 王明君;七大扶貧模式——讓貧困鄉(xiāng)村富起來美起來強起來[N];陜西日報;2014年
4 呂偉;太旗創(chuàng)新扶貧模式 6.8萬人脫貧[N];錫林郭勒日報;2007年
5 俞嵐;中國扶貧模式悄然生變[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張建峰;“信息扶貧模式”成我國創(chuàng)新扶貧有效途徑[N];中國信息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馨平;海東創(chuàng)新扶貧模式 拓寬增收渠道[N];青海日報;2009年
8 記者 王秋香 通訊員 張林忠;外國人走鄉(xiāng)村研究“南寧扶貧模式”[N];南寧日報;2012年
9 本報記者 蔡鵬;整合社會資源 創(chuàng)新扶貧模式[N];晉中日報;2012年
10 記者 謝曦;順應城鎮(zhèn)化規(guī)律 創(chuàng)新扶貧模式[N];泉州晚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龔曉寬;中國農村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靳擁軍;重慶市農村科技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鄭志龍;馬克思主義視野下我國貧困與反貧困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楠;朝陽縣整村推進扶貧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龍永華;精準扶貧視域下湘西州農業(yè)產業(yè)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吉首大學;2015年
3 萬林華;英德山區(qū)“雙到”扶貧模式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孫文棟;扶貧項目中組織與決策問題的探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唐娟;精準扶貧背景下新化縣扶貧開發(fā)研究[D];湖南人文科技學院;2016年
6 李玲;廣州扶貧開發(fā)“雙到”幫扶梅州模式經驗研究[D];華南農業(yè)大學;2016年
7 趙麗坤;整村推進扶貧模式的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8 謝建坤;整體性治理與扶貧模式的革新[D];南昌大學;2012年
9 潘劍虹;甘肅省通渭縣基于扶貧模式的扶貧開發(fā)效果實證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10 李菊蘭;非政府組織扶貧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226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62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