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行機理及其匹配效率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6 17:12
本文關鍵詞: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行機理及其匹配效率的實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P2P網絡借貸 雙邊市場 運行機理 匹配效率
【摘要】:P2P網絡借貸作為互聯(lián)網金融模式創(chuàng)新的主要形式之一,為解決中國社會小額融資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從國內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典型案例模式入手,總結出P2P網絡借貸平臺的主要運行機制,選擇合適的P2P網絡借貸的具體運行模式對金融市場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深入對非債權轉讓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匹配機制和效率進行理論分析,為解決社會小微融資問題提供理論支持。并實證檢驗P2P網絡借貸交易的匹配效率,進一步為互聯(lián)網金融創(chuàng)新提供實踐支撐;诰W絡經濟學的雙邊市場模型,加入轉換成本和網絡外部性的影響因素,并從單歸屬和多歸屬兩種情形下探析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行機制和競爭模式。得出三個相應的命題:命題一,P2P網絡借貸平臺在達到用戶規(guī)模臨界容量前有免費發(fā)布項目信息的激勵,通過網絡外部性的影響更容易對不同價格彈性的用戶采取有效的差異化定價策略。命題二,在存在用戶多歸屬的情況時,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均衡價格和多平臺用戶的比例有關,且平臺對借款者的定價隨著多歸屬比例的增大而增大。特別的,當τ=0時,均衡價格和單歸屬模型是一致的。命題三,P2P平臺差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加平臺利潤,而雙邊用戶間接網絡外部性收益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網絡借貸平臺本身的收益。同時,網絡借貸平臺的利潤隨用戶多歸屬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基于非債權轉讓型P2P網絡借貸的典型平臺一人人貸,分析人人貸的運行模式并總結其發(fā)展狀況。收集了2013年10月到2015年11月人人貸、拍拍貸以及宜人貸三個平臺的月度數據,實證研究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行效率。實證結果顯示,平臺的成交效率與利率水平、投資人數以及借款人數呈正相關。說明在其他條件控制下,平臺利率水平越低,投資入氣及借款人氣越旺,越有利于促進借款訂單的完成,有助于提高網絡借貸的匹配效率。理論和實證模型的結果表明非債權轉讓型的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成交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很多網絡平臺本身的網絡效應沒有充分發(fā)揮。大多數網絡借貸平臺并沒有突破臨界規(guī)模,來充分發(fā)揮網絡自身的正反饋效應,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大量P2P網絡平臺(排除一些惡意欺詐的平臺)的倒閉。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 雙邊市場 運行機理 匹配效率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724.6;F832.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8
- 1.1 問題的提出10-11
- 1.2 文獻綜述11-15
- 1.2.1 P2P網絡借貸的概念11-12
- 1.2.2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模式12-13
- 1.2.3 雙邊市場理論13-14
- 1.2.4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匹配機制與效率14-15
- 1.3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15-18
- 1.3.1 研究內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與意義16-18
- 第2章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行機理研究18-27
- 2.1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發(fā)展現(xiàn)狀18-20
- 2.1.1 P2P平臺利率水平18-19
- 2.1.2 P2P平臺貸款交易狀況19
- 2.1.3 P2P平臺融資成本19-20
- 2.1.4 行業(yè)惡性事件頻發(fā)20
- 2.2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特征及作用20-22
- 2.2.1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雙邊市場特征20-21
- 2.2.2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作用21-22
- 2.3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22-25
- 2.3.1 國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22-23
- 2.3.2 國內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23-24
- 2.3.3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分析24-25
- 2.4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匹配機制和效率25-26
- 2.5 本章小結26-27
- 第3章 基于雙邊市場理論的P2P網絡借貸平臺研究27-34
- 3.1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模型構建27-28
- 3.1.1 網絡借貸平臺的模型假設27-28
- 3.1.2 基本模型的構建28
- 3.2 單歸屬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競爭模型分析28-30
- 3.3 多歸屬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競爭模型分析30-33
- 3.4 本章小結33-34
- 第4章 P2P網絡借貸平臺運行效率的實證研究34-44
- 4.1 模式選擇34
- 4.2 案例說明34-37
- 4.3 實證研究37-43
- 4.3.1 研究設計37-38
- 4.3.2 變量說明與計量模型設定38-39
- 4.3.3 樣本描述39-41
- 4.3.4 P2P平臺的市場匹配效率分析41-43
- 4.4 本章小結43-44
- 第5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44-48
- 5.1 結論回顧44-45
- 5.2 政策建議45-46
- 5.3 研究展望46-48
- 致謝48-49
- 參考文獻49-50
本文編號:527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52708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