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借貸市場中投資者風險偏好與行為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18:00
市場參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的行為特征、風險特征以及行為模式,作為影響市場運行與市場效率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來愈發(fā)受到金融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并由此衍生出了行為金融學等金融學重要分支。然而限于數(shù)據(jù)可得性,現(xiàn)有針對金融市場投資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場內交易市場的投資者之中,而對于以傳統(tǒng)民間借貸為代表的借貸市場,其交易過程多通過私人借貸、地下錢莊或小貸公司完成,對于監(jiān)管機構和研究者來說,難以獲取詳盡準確的標準化交易數(shù)據(jù),從而對借貸市場投資者相關研究的開展帶來了困難。幸運的是,當前快速發(fā)展的網絡借貸有助于我們解決借貸市場投資者相關研究開展時的數(shù)據(jù)可得性問題。網絡借貸是傳統(tǒng)民間借貸在互聯(lián)網技術下所孕育出的新型金融模式,其本質仍為民間借貸,隸屬于借貸市場的范疇。一方面,由于網絡借貸中借款人與投資者并不直接接觸,因此網絡借貸平臺作為信息中介,會詳細全面地審查借款人個人信息,并將其以標準化形式如實展現(xiàn)給投資者,解決了過去針對借貸市場進行研究時難以獲得多維度標準化數(shù)據(jù)的問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財富水平的增加以及網絡借貸模式的興起與快速發(fā)展,更多的居民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到網絡借貸之中,因...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問題與意義
1.2.1 研究問題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1.4.1 研究內容
1.4.2 結構安排
1.5 主要創(chuàng)新與不足
1.5.1 創(chuàng)新點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風險偏好研究綜述
2.1.1 風險偏好的表現(xiàn)
2.1.2 風險偏好的度量
2.2 有限理性理論的誕生與發(fā)展
2.3 資本市場中的羊群行為
2.3.1 羊群行為成因與表現(xiàn)
2.3.2 羊群行為判斷與度量
2.4 性別偏好研究概述
2.5 文獻評述
第三章 基于期望效用理論的網貸投資者行為分析模型構建
3.1 構建背景
3.2 投資者風險偏好檢驗模型
3.3 投資者理性意識檢驗模型
3.4 投資者羊群行為分析模型
3.4.1 羊群行為存在性檢驗模型
3.4.2 羊群行為驅動因素檢驗模型
3.4.3 羊群行為對投資效率與投資收益影響檢驗模型
3.5 投資者性別偏好分析模型
3.5.1 性別偏好存在性檢驗模型
3.5.2 性別偏好對投資收益影響檢驗模型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群體的風險偏好
4.1 模型與變量選擇
4.2 實證分析
4.2.1 投資者群體的風險偏好類型
4.2.2 使投資者明顯表現(xiàn)出風險厭惡的利率水平
4.2.3 投資者風險厭惡特性對標的風險水平的影響
4.2.4 穩(wěn)健性檢驗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群體的理性意識
5.1 模型與變量選擇
5.2 實證分析
5.2.1 標的利率與標的潛在違約率的相關性
5.2.2 投資者對收益的追求
5.2.3 投資者對風險的規(guī)避
5.2.4 投資者的理性意識
5.2.5 其他因素對“最優(yōu)利率”水平的影響
5.2.6 穩(wěn)健性檢驗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特征之羊群行為
6.1 模型與變量選擇
6.2 實證分析
6.2.1 羊群行為的存在性
6.2.2 羊群行為的驅動因素
6.2.3 羊群行為對投資者投資效率與投資收益的影響
6.2.4 穩(wěn)健性檢驗
6.3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特征之性別偏好
7.1 模型與變量選擇
7.2 實證分析
7.2.1 性別偏好的存在性
7.2.2 性別偏好的驅動因素
7.2.3 性別偏好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影響
7.2.4 穩(wěn)健性檢驗
7.3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8.1 研究結論
8.2 政策建議
附錄
附錄1 對(3.11)式導數(shù)性質的證明
附錄2 風險厭惡系數(shù)對(3.11)式極值點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科研成果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2P網絡借貸是否實現(xiàn)了普惠金融目標[J]. 胡金焱,李建文,張博. 世界經濟. 2018(11)
[2]基于LSV模型的機構與個人羊群行為研究[J]. 姚祿仕,吳寧寧. 中國管理科學. 2018(07)
[3]行業(yè)協(xié)會能夠促進P2P網貸健康發(fā)展嗎[J]. 方興. 當代財經. 2018(07)
[4]情緒、違約率與反向擠兌——來自某互金企業(yè)的證據(jù)[J]. 張皓星,黃益平. 經濟學(季刊). 2018(04)
[5]從錢莊到小額貸款公司:中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的歷史持續(xù)性[J]. 張博,胡金焱,馬馳騁. 經濟學(季刊). 2018(04)
[6]股東背景影響下的P2P平臺違約風險與經營風險[J]. 胡金焱,張笑.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4)
[7]借款描述的可讀性能夠提高網絡借款成功率嗎[J]. 陳霄,葉德珠,鄧潔.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8(03)
[8]網絡借貸中羊群效應的存在性、驅動機制與投資者投資效率[J]. 胡金焱,宋唯實.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18(03)
[9]“雙創(chuàng)”背景的新型金融模式:解構P2P網絡借貸[J]. 胡金焱,李建文. 改革. 2018(03)
[10]P2P校園貸款個人違約風險因素指標探析[J]. 張寧靜,顧新,楊鋮. 財會月刊. 2018(06)
碩士論文
[1]P2P投資者從眾行為的實驗研究[D]. 邱婧.南京大學 2017
[2]大學生網絡使用意向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研究[D]. 朱默.西北師范大學 2013
[3]基于管理者風險偏好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 付潔.大連理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46360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問題與意義
1.2.1 研究問題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1.4.1 研究內容
1.4.2 結構安排
1.5 主要創(chuàng)新與不足
1.5.1 創(chuàng)新點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風險偏好研究綜述
2.1.1 風險偏好的表現(xiàn)
2.1.2 風險偏好的度量
2.2 有限理性理論的誕生與發(fā)展
2.3 資本市場中的羊群行為
2.3.1 羊群行為成因與表現(xiàn)
2.3.2 羊群行為判斷與度量
2.4 性別偏好研究概述
2.5 文獻評述
第三章 基于期望效用理論的網貸投資者行為分析模型構建
3.1 構建背景
3.2 投資者風險偏好檢驗模型
3.3 投資者理性意識檢驗模型
3.4 投資者羊群行為分析模型
3.4.1 羊群行為存在性檢驗模型
3.4.2 羊群行為驅動因素檢驗模型
3.4.3 羊群行為對投資效率與投資收益影響檢驗模型
3.5 投資者性別偏好分析模型
3.5.1 性別偏好存在性檢驗模型
3.5.2 性別偏好對投資收益影響檢驗模型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群體的風險偏好
4.1 模型與變量選擇
4.2 實證分析
4.2.1 投資者群體的風險偏好類型
4.2.2 使投資者明顯表現(xiàn)出風險厭惡的利率水平
4.2.3 投資者風險厭惡特性對標的風險水平的影響
4.2.4 穩(wěn)健性檢驗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群體的理性意識
5.1 模型與變量選擇
5.2 實證分析
5.2.1 標的利率與標的潛在違約率的相關性
5.2.2 投資者對收益的追求
5.2.3 投資者對風險的規(guī)避
5.2.4 投資者的理性意識
5.2.5 其他因素對“最優(yōu)利率”水平的影響
5.2.6 穩(wěn)健性檢驗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特征之羊群行為
6.1 模型與變量選擇
6.2 實證分析
6.2.1 羊群行為的存在性
6.2.2 羊群行為的驅動因素
6.2.3 羊群行為對投資者投資效率與投資收益的影響
6.2.4 穩(wěn)健性檢驗
6.3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網絡借貸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特征之性別偏好
7.1 模型與變量選擇
7.2 實證分析
7.2.1 性別偏好的存在性
7.2.2 性別偏好的驅動因素
7.2.3 性別偏好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影響
7.2.4 穩(wěn)健性檢驗
7.3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8.1 研究結論
8.2 政策建議
附錄
附錄1 對(3.11)式導數(shù)性質的證明
附錄2 風險厭惡系數(shù)對(3.11)式極值點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科研成果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2P網絡借貸是否實現(xiàn)了普惠金融目標[J]. 胡金焱,李建文,張博. 世界經濟. 2018(11)
[2]基于LSV模型的機構與個人羊群行為研究[J]. 姚祿仕,吳寧寧. 中國管理科學. 2018(07)
[3]行業(yè)協(xié)會能夠促進P2P網貸健康發(fā)展嗎[J]. 方興. 當代財經. 2018(07)
[4]情緒、違約率與反向擠兌——來自某互金企業(yè)的證據(jù)[J]. 張皓星,黃益平. 經濟學(季刊). 2018(04)
[5]從錢莊到小額貸款公司:中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的歷史持續(xù)性[J]. 張博,胡金焱,馬馳騁. 經濟學(季刊). 2018(04)
[6]股東背景影響下的P2P平臺違約風險與經營風險[J]. 胡金焱,張笑.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4)
[7]借款描述的可讀性能夠提高網絡借款成功率嗎[J]. 陳霄,葉德珠,鄧潔.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8(03)
[8]網絡借貸中羊群效應的存在性、驅動機制與投資者投資效率[J]. 胡金焱,宋唯實.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18(03)
[9]“雙創(chuàng)”背景的新型金融模式:解構P2P網絡借貸[J]. 胡金焱,李建文. 改革. 2018(03)
[10]P2P校園貸款個人違約風險因素指標探析[J]. 張寧靜,顧新,楊鋮. 財會月刊. 2018(06)
碩士論文
[1]P2P投資者從眾行為的實驗研究[D]. 邱婧.南京大學 2017
[2]大學生網絡使用意向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研究[D]. 朱默.西北師范大學 2013
[3]基于管理者風險偏好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 付潔.大連理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463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04636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