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_仲偉周 投稿:崔袋袌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 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仲偉周藺建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傳導機制,在此基礎上,從貿易總額、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和出口商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實證探究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受到此次全…
《植物的新陳代謝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專題復習 一、植物的新陳代謝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體吸收,并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器官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水 根尖成熟區(qū) 導管 植物各處 3、植物的蒸騰作…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A 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一次調研考試 數(shù)學(理科) 2012.2 本試卷共6頁,21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首先檢查答題卡是否整潔無缺損,監(jiān)考教師分發(fā)的考生信息條形碼是否正確…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
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仲偉周藺建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傳導機制,在此基礎上,從貿易總額、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和出口商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實證探究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受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出口總額及其同比增長速度均大幅下滑,特別是加工貿易、國有企業(yè)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受到的影響更大。最后提出了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危機;出口貿易;影響;對策
一、引言
2008年以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為導火索的金融危機在華爾街爆發(fā),并迅速蔓延全球,造成一大批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此波危機還未消退,2010年全球經濟又遭遇了由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發(fā)達國家掀起的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造成全球股票市場價格爆跌,歐元匯率大幅度貶值。接連爆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僅嚴重沖擊了金融市場,而且在長期內對全球實體經濟和國際貿易造成了更加深遠的影響。
作為歐美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全球第一大出口貿易國,我國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在此背景下,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如何,我國應采取什么樣的發(fā)展策略以有效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這些問題都將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學者們從國際市場需求、貿易保護主義、人民幣升值、出口市場、出口商品結構等方面廣泛探討了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如畢玉江、霍建國、鄭寶銀和林發(fā)勤、陳綿水和陳秋云等。但總體來看,以往研究尚缺乏大時間跨度的月度數(shù)據(jù)支持,對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出口貿易變動趨勢的分析不夠細致和深入。鑒于此,本文利用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以來我國出口貿易的月度數(shù)據(jù),從貿易總額、貿易方式、出口商品、貿易主體等幾個方面全面細致地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全球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提出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出口貿易的發(fā)展策略。
[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NCET-08-0450)、西安交通大學985工程二期(07200701)。仲偉周: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710049電子信箱:weizhou@mail.xjtu.edu.cn;藺建武: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發(fā)展策劃局。
-161-
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傳導機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國在商品上的貿易往來不斷增多,相互之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國際商品貿易便成為傳遞金融危機的主要渠道。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出口貿易大國,全球金融危機主要是從以下幾個途徑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
首先,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那些遭受嚴重打擊的國家和地區(qū)往往會出現(xiàn)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企業(yè)開工不足、失業(yè)率上升、人民收入減少等情況,進而導致國內投資與消費水平大幅下降,這會進一步減少這些國家的進口需求。加之在金融危機時期,政府大多會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期促進本國產品銷售和擴大國內生產,這也將造成進口需求的減少。特別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是由歐美發(fā)達國家掀起的,而這些國家恰恰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國,因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勢必對我國的出口貿易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其次,受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國家和地區(qū)一般會為了拉動經濟增長,采取貨幣超發(fā)的措施,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剩余流通貨幣,因而會造成本國貨幣的貶值,而其他貨幣表現(xiàn)為相對升值。根據(jù)貿易收支彈性理論,如果在不考慮供給彈性的情況下,進口需求彈性和出口需求彈性之和大于1,也就是說在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Mashall-LernerCondition)下,一國貨幣的升值會引起本國進出口商品相對價格發(fā)生變化,進而引起進出口商品的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具體來說,一國貨幣升值,則該國的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銷售價格上升,從而引起該國出口額的下降;相反,如果一國貨幣貶值,則該國的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銷售價格下跌,從而引起該國出口額的上升。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大幅升值,因而會對我國的出口貿易造成負面影響。
再次,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了對外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通過各類優(yōu)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資,外商投資企業(yè)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特別是其在擴大就業(yè)規(guī)模、提升技術水平、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也逐漸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軍。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全球經濟衰退,銷售收入減少,企業(yè)盈利下降,直接導致許多跨國公司資產大幅縮水,產能剩余嚴重,投資意愿下降,更有甚者出現(xiàn)了一些外商投資企業(yè)關門倒閉的現(xiàn)象,這勢必會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
此外,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銀行貸款機構往往會收緊銀根,使得投融資環(huán)境惡化,加劇企業(yè)的融資壓力,從而影響生產與出口。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連續(xù)沖擊下,我國很多出口企業(yè)特別是中小型出口企業(yè)出現(xiàn)了嚴重的融資壓力,銀行借貸困難,資金鏈斷裂,經營步履維艱甚至倒閉,從而大大影響了我國的出口貿易。
三、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對外貿總額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空前發(fā)展。197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為206.4億美元,全球排名第27位;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萬億-162-
美元大關,全球排名飆升至第3位,僅次于美國和德國;2008年,我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額已經高達25616.3億美元,30年間增長了124倍,年均增長率高達17.43%①。對外貿易的高速發(fā)展使其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日益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是,由于受到美國次貸經濟危機的影響,2008年我國對外貿易大幅回落,進出口總值為25616.3億美元,增長17.8%,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5.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285.5億美元,增長17.2%,比上年同期下降8.5個百分點;進口11330.9億美元,增長18.5%,比上年同期下降2.3個百分點。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傳導至全球范圍內,導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首次出現(xiàn)下滑的現(xiàn)象,達到22072.2億美元,比2008年降低了13.9%,特別是出口額的下降幅度更大,比2008年降低了16%。2010年,受益于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及時出臺及200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回暖,我國對外貿易迅速上升,外貿總額達到29727.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34.7%,其中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5779.3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家(見表1)。
表12005-201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和增速情況表
(單位:億美元、%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從我國出口總額及其增速的月度變動情況來看(如圖1所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9月至2009年中期,我國出口總額及其同比增長速度均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全球經濟逐漸回暖,加之我國采取了包括調整出口退稅率、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關稅在內的一系列以“保出口”為目標的外貿政策,使得我國外貿急速下跌的態(tài)勢得到了初步緩解,出口總額保持在一個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水平,且下降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于2009年12月重新恢復了正增長,并在2010年中期恢復了高速增長的態(tài)勢。然而受到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我國出口貿易再次出現(xiàn)大幅下滑,出口總額的同比增長速度自2010年5月開始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2.對貿易方式的影響
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是我國的主要出口貿易方式,兩種出口貿易占我國出口貿
①根據(jù)《中國統(tǒng)計年鑒》計算所得。
-163-
圖12008年9月-2011年6月我國出口貿易總額及其增速的變動趨勢圖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易總額的比重超過95%。2005年至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前,一般出口貿易與加工出口貿易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相比較而言,一般貿易出口的增長速度比加工貿易出口的增長速度略快,一般貿易出口額占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逐漸提高,而加工貿易出口額占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逐漸下降。然而由于受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和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我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出口增速在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均出現(xiàn)了大幅下降,特別是在2009年甚至出現(xiàn)了負增長(見表2)。但相比較而言,加工貿易的下降幅度總體上大于一般貿易,具體來說,一般貿易的出口增速從2007年的29.37%下降到2008年的23.02%,下降幅度僅為6.35%,而加工貿易的出口增速從2007年的21.02%迅速下降到2008年的9.31%,降幅超過10%;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后,一般貿易的出口增速降幅僅為5.6%,低于加工貿易8.8%的出口增速降幅。從我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出口額及其增速的月度變動情況也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如圖2所示),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加工貿易出口額的下降幅度大多高于同期一般貿易出口額的下降幅度。這表明金融危機對我國加工貿易的影響相對于一般貿易更大,這可能是由于我國加工
貿易主體的生產訂單主要來源于海外市場,國內市場銷量有限,因而導致對海外訂
表22005-2011年我國不同貿易方式的出口增速和比重情況表
(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164-
單的依賴性較大,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之下,就會受到比一般貿易更大的影響。
圖22008年9月-2011年6月我國不同貿易方式的出口總額及其增速的變動趨勢圖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3.對貿易主體的影響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有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其他類型企業(yè)的出口貿易額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相比較而言,國有企業(yè)的出口降幅最大,外商投資企業(yè)次之,其他類型企業(yè)的出口降幅相對最小,三種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yè)在2009年的出口額分別比2008年下降了25.75%、14.79%和11.10%。同時,在全球經濟回暖和我國調整外貿政策的背景下,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其他類型企業(yè)的出口回升速度也明顯快于國有企業(yè);其他類型企業(yè)2010年的出口增速高達42.20%,外商投資企業(yè)的出口增速也達到了28.28%,而國有企業(yè)的出口增速僅為22.71%(見表3)。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三種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yè)的出口總額及其增速的月度變動情況同樣也可以發(fā)現(xiàn)(如圖3所示),其他類型企業(yè)的出口增速顯著高于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國出口迅速回升的這段時間里,外商投資企業(yè)與其他類型企業(yè)基本保持了同步的出口增速。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外貿政策的調整對非公有制企業(yè)在出口貿易中的促進作用更
表32005-2011年我國不同所有制企業(yè)的出口增速和比重情況表
(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165-
加顯著,說明非公有制企業(yè)在經營管理方面更加靈活,且面對市場環(huán)境變化時把握
市場機會的能力要顯著高于國有企業(yè)。
圖32008年9月-2011年6月我國不同所有制企業(yè)
的出口總額及其增速的變動趨勢圖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4.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
在出口商品結構方面,由于2005年我國采取了優(yōu)化出口結構的外貿政策,導致在2008年以前,以紡織類和服裝類為代表的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占比總體上表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而以機電類和高新技術類為代表的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占比有所上升,此外在出口增長速度上機電類和高新技術類商品也顯著高于紡織類和服裝類商品。但是,由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世界經濟低迷,外貿市場需求萎縮,直接導致我國各類外貿產品的出口全面下降,特別是機電類商品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我國及時做出了“保出口”的外貿政策調整,重新啟動了若干已放棄或弱化的出口激勵措施,在進一步加大對機電類和高新技術類商品出口的政策激勵外,適度放松了對“兩高一資”類商品的出口限制。實踐表明,在全球經濟回暖的背景下,我國的外貿政策發(fā)揮了顯著成效,各類商品的出口增速大幅提升。但是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fā),我國的出口貿易再一次受到了打擊,但與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不同,此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紡織類和服裝類商品出口的影響較小,但是對機電類和高新技術類商品出口的影響很大,2011年上半年這兩類商品的出口增幅均出現(xiàn)了大幅度的下降,表明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高附加值類產品的影響更大(見表4)。這說明由于以機電類和高新技術類為代表的高附加值商品在歐美發(fā)達國家的進口替代性較強,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歐美發(fā)達國家采取了貿易保護政策,因而會大大減少對這些高附加值商品的進口;而對于低附加值的生活必需品,其消費需求并不會因為金融危機而受到很大影響。
四、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出口貿易的應對策略
本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發(fā)現(xiàn)受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出口總額及其同比增長速度均呈現(xiàn)出大幅下滑,特別是加工貿易、國有企業(yè)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受到的影響更大。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還未見底、世界經濟下行趨勢仍在持續(xù)、國際貿易環(huán)境不確定性依然很大的背景下,我國-166-
表42005-2011年我國不同出口商品貿易額的增速和比重情況表
(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網站。
出口貿易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將繼續(xù)存在。為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保持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推動出口貿易,我國需要順應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
1.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積極開拓新市場
2008年以來,由歐美發(fā)達國家掀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嚴重削弱了國際貿易市場需求,而對以歐美發(fā)達國家為主要出口對象國的我國來說,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將更加顯著。在金融危機還將延續(xù)的現(xiàn)實背景下,我國有必要改變以往只重視發(fā)達國家市場的策略,轉向積極開拓新興經濟體市場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市場,適當降低外貿市場的集中度,發(fā)展全方位對外經貿關系。此外,還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國內的巨大市場上來,一方面通過擴大內銷緩解出口停滯給企業(yè)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提高國內市場的有效需求,將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原來的出口轉變?yōu)閮刃琛?/p>
2.鼓勵外貿企業(yè)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我國外貿企業(yè)長期以來實行的是數(shù)量擴張型發(fā)展策略,缺乏改進加工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結構的內在動力,從而導致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低、附加值少、替代性高。因此,我國外貿企業(yè)必須要把增強技術創(chuàng)新和提高產品質量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歐美發(fā)達國家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引進設備技術的主要來源地,但是由于此前歐美發(fā)達國家對華出口管制一直過于嚴格,我國很難在高技術領域達成貿易合作。此次金融危機導致歐美發(fā)達國家經濟的持續(xù)低迷迫使這些國家不得不放松對華出口管制以期促進生產、增加出口,這就為我國引進先進制造裝備和專利技術提供了絕佳機會,我國應緊抓機遇,擴大對歐美高端設備技術的引進、吸收和利用,在金融危機中努力提升我國外貿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技術含量,增加附加值,提升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3.圍繞保出口、促生產、調結構的發(fā)展目標,加大對外貿企業(yè)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在財政政策方面,加大對外貿企業(yè)的財政資金支持,加快推進外貿企業(yè)的
-167-
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升級;二是在稅收政策方面,適當提高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降低進出口關稅,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推動外貿企業(yè)的轉型升級;三是在信貸政策方面,加大對企業(yè)的融資貸款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chuàng)新融資方式,在保證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擴大對外貿企業(yè)的信貸規(guī)模,并注重外匯管理業(yè)務流程的簡化,為外貿企業(yè)提供全方位的外匯服務。
4.加強國際合作,吸引外商投資
我國應妥善處理好與貿易伙伴的關系,強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合作,為保障我國出口持續(xù)增長營造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大力吸引外商到國內進行投資,特別是鼓勵外資重點投向節(jié)能環(huán)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注重引進產業(yè)輻射廣、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能源消耗低的外商投資項目。
[參考文獻]
胡求光、李洪英,(2010)“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第3期。馬榮升、高新濤,(2010)“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地緣政治變局與中國的機遇,”《東北亞論壇》第6期。馬濤、杜曉萌,(2011)“金融危機下國際生產體系對全球貿易的沖擊及福利影響,”《國際商務——對外經濟
貿易大學學報》第2期。
裴長洪,(2009)“中國貿易政策調整與出口結構變化分析:2006-2008,”《經濟研究》第4期。
裴平、張倩、胡志鋒,(2009)“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2007-2008年月度數(shù)據(jù)的實證
研究,”《金融研究》第8期。
史明坤、邱兆祥,(2011)“國內關于國際金融危機成因的研究綜述,”《國際貿易問題》第3期。
張磊,(2010)“金融危機前后我國外貿政策調整及其對外貿運行影響的研究,”《上海經濟研究》第10期。鄭寶銀、林發(fā)勤,(2010)“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及其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問題》第7期。
(責任編輯王
andCountermeasuresZHONGWei-zhouLINJian-wu
瀛)
StudyontheEffectofGlobalFinancialCrisisonChina’sExportTrade
Abstract:Firstly,thispaperanalysestheaffectingmechanismofglobalfinan-cialcrisisonChina’sexporttrade.Andthenthispaperempiricallystudiesthefinancialcrisis’effectonChina’sexporttradefromtheaspectsofitstotaltradevolume,trademode,trademainforcesandtradecomposition.Theresultsrevealthatunderthebackgroundofglobalfinancialcrisis,China’stotalvolumeofexporttrade,aswellasitsgrowthrate,declinedsharply.Furthermore,theef-fectoffinancialcrisisontheprocessingtrade,state-ownedenterprisestradeandhighvalueaddedgoodstradeismuchmorethanothertrade.Basedontheem-piricaltestresults,thispaperfinallyproposesseveralsuggestionstopromoteChi-na’sexporttrade.
Keywords:Financialcrisis;Exporttrade;Effect;Countermeasures-168-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 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仲偉周藺建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傳導機制,在此基礎上,從貿易總額、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和出口商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實證探究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受到此次全…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 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仲偉周藺建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傳導機制,在此基礎上,從貿易總額、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和出口商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實證探究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受到此次全…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 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仲偉周藺建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傳導機制,在此基礎上,從貿易總額、貿易方式、貿易主體和出口商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實證探究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受到此次全…
本文由第一文庫網()首發(fā),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查看更多相關文檔
免費下載文檔:本文關鍵詞: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2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9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