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報》80年載文統(tǒng)計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從《地理學報》看80年的中國經(jīng)濟地理學發(fā)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全文:
(638 KB)
HTML
輸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以中國期刊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引文數(shù)據(jù)庫等為獲取基本數(shù)據(jù)的工具,對《地理學報》1934-2013 年期間的載文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評價,以展示《地理學報》80 年的載文狀況及其學術(shù)影響力,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地理學研究的發(fā)展水平,為地理學發(fā)展提供相關(guān)參考數(shù)據(jù).
服務(wù)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14-08-28 出版日期: 2014-11-19
通訊作者: 施正洪, 男, 江蘇淮安人, 副研究館員.E-mail: shi_zhenhong@163.com E-mail: shi_zhenhong@163.com
作者簡介: 董留群, 男, 江蘇漣水人, 碩士、工程師.E-mail: dongliuqun@163.com
引用本文:
董留群, 施正洪. 《地理學報》80年載文統(tǒng)計分析[J]. 地理學報, 2014, 69(9): 1385-1390.
DONG Liuqun, SHI Zhenghong.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uring 1934-2013.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9): 1385-1390.
鏈接本文:
或
[1] 趙歆, 鄭度. 《地理學報》中、英文版創(chuàng)刊以來的國際化進展[J]. 地理學報, 2014, 69(9): 1358-1368.
[2] 李小建, 樊新生, 羅慶. 從《地理學報》看80年的中國經(jīng)濟地理學發(fā)展[J]. 地理學報, 2014, 69(8): 1093-1108.
[3] 王錚, 朱艷碩. 《地理學報》80年載文分析[J]. 地理學報, 2014, 69(8): 1069-1076.
[4] 鐘賽香, 曲波, 蘇香燕, 毛鵬, 游細斌. 從《地理學報》看中國地理學研究的特點與趨勢——基于文獻計量方法[J]. 地理學報, 2014, 69(8): 1077-1092.
[5] 李小玲. 中西方主流地理期刊發(fā)展對比——基于《地理學報》、JGS、AAAG、TIBG的辦刊實踐[J]. 地理學報, 2014, 69(7): 1025-1038.
[6] 姚魯烽, 何書金, 趙歆, 高岷. 《地理學報》創(chuàng)刊80年來的編輯出版工作[J]. 地理學報, 2014, 69(5): 706-718.
[7] 范廣兵. 中國地理學英文版期刊的學科分布特征[J]. 地理學報, 2013, 68(9): 1292-1297.
[8] 張曉祥, 嚴長清, 徐盼, 戴煜暄, 晏王波, 丁賢榮, 朱晨曦, 梅丹丹. 近代以來江蘇沿海灘涂圍墾歷史演變研究[J]. 地理學報, 2013, 68(11): 1549-1558.
[9] 劉云剛, 劉冠娜. 中日地理學者的論文寫作年齡對比分析[J]. 地理學報, 2009, 64(8): 1019-1024.
[10] 施振宏. 《地理學報》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影響力 ———基于CSSCI 的統(tǒng)計分析[J]. 地理學報, 2007, 62(12): 1327-1334.
[11] 何書金, 趙歆. 地理學報70年來人文地理學的載文分析[J]. 地理學報, 2004, 59(7s): 198-204.
[12] 周廷剛. 地理學報1984 ~ 2003年論文分析[J]. 地理學報, 2004, 59(3): 468-475.
[13] 呂安民, 李成名,林宗堅,史文中. 中國省級人口增長率及其空間關(guān)聯(lián)分析[J]. 地理學報, 2002, 57(2): 143-150.
[14] 梁珊. 談《地理學報》對地理學研究與實踐的促進作用[J]. 地理學報, 1994, (3): 198-202.
[15] 劉東海. 基層國土規(guī)劃的性質(zhì)和任務(wù)[J]. 地理學報, 1985, (3): 197-206.
本文關(guān)鍵詞:從《地理學報》看80年的中國經(jīng)濟地理學發(fā)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0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22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