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吉林大學》 2015年
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影響研究
李朋驁
【摘要】: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人口遷移便是這諸多因素之一,人口的遷移改變勞動力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也能對區(qū)域的需求水平產生影響,本文研究人口遷移對黑龍江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探究人口遷移在黑龍江省經濟增長及發(fā)展不平衡過程中的作用。 首先利用人口加權變異系數分析2000年至2010年黑龍江省各地級市間發(fā)展不平衡程度,并對照人口凈遷移率,初步分析人口遷移對黑龍江省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程度的影響,然后利用空間計量分析方法分別從橫向和縱向分析2000年至2010年黑龍江省區(qū)域經濟的空間分布特征,最后利用計量方法定量分析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黑龍江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及差異的影響。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黑龍江省各地級市人均GDP水平不平衡程度雖呈逐年下降趨勢,但總體來說各地GDP水平不平衡程度比較明顯,且黑龍江省各地級市間GDP水平空間分布不平衡,南部GDP水平明顯高于北部GDP水平,哈爾濱對其周圍相鄰城市的經濟發(fā)展具有帶動作用,人口凈遷移率為黑龍江省GDP增速和省內發(fā)展不平衡的重要影響因素。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C924.2;F12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莉;劉慧;劉衛(wèi)東;劉毅;;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國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及其因素分解[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2 覃成林;中國區(qū)域經濟差異變化的空間特征及其政策含義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1998年02期
3 魏后凱,劉楷;我國地區(qū)差異變動趨勢分析與預測[J];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1994年03期
4 吳靜;;黑龍江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8年09期
5 邢玉升;;黑龍江省高等教育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探析[J];北方經貿;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琪;農業(yè)勞動力轉移、糧食安全與農民長期增收機制[J];安徽農學通報;2005年05期
2 方雙龍;;我國種植業(yè)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3 陳瑩,張安錄;武漢市居民消費水平和結構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6期
4 劉澤隆;王淑芳;范紅霞;;科技進步對我國陸地黃瓜種植貢獻率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05期
5 劉文;;江西省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5期
6 吳新生;晉新煥;;河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3期
7 周青浮;范榮華;;縣域經濟差異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5期
8 魏淑清;;寧夏農民增收趨勢的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33期
9 朱玉春;黃增健;;陜西省農村經濟發(fā)展地區(qū)差距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7期
10 黃海燕;武戈;;江蘇省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劍波;甘萍萍;胡錦華;;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與性別結構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2 毛軍;;產業(yè)集聚與人力資本積累——以珠三角、長三角為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毛軍;;人力資本與高技術產業(yè)集聚——以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為例的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4 楊曉明;我國人力資源文化素質存量及其經濟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王麗娜;劉月蘭;;新疆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連玉君;人力資本要素對地區(qū)經濟增長差異的作用機制———兼論西部人力資本積累策略的選擇[J];財經科學;2003年05期
7 逯進;樸明根;;西部地區(qū)人口遷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演進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03期
8 姚林如;李莉;;勞動力轉移、產業(yè)集聚與地區(qū)差距[J];財經研究;2006年08期
9 俞路;蔣元濤;;我國區(qū)域經濟差異的時空分析——基于全國與三大都市圈的對比研究[J];財經研究;2007年03期
10 李揚;殷劍峰;陳洪波;;中國: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研究[J];財貿經濟;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根福;抗戰(zhàn)時期浙江省的人口遷移與地域分布[J];歷史研究;2000年04期
2 李立宏;中國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淺析[J];西北人口;2000年02期
3 段成榮;省際人口遷移遷入地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年01期
4 段成榮,梁宏,伍小蘭;近二十年來我國人口遷移和流動調查綜論[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年01期
5 廖少廉,楊靳;人口遷移與農村貧困[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年06期
6 于瀟;長春市人口遷移狀況以及人口管理模式轉變的思考[J];人口學刊;2003年05期
7 彭新宇;城鄉(xiāng)人口遷移就業(yè)的可行性分析[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陸發(fā)玉,陸生發(fā);建國后我國人口遷移歷程初探[J];世紀橋;2003年03期
9 周長洪;南京人口遷移狀況及原因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10 王桂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遷移發(fā)展的幾個特征[J];人口與經濟;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蒲英霞;鮑曙明;;中國人口遷移和貧困之間的實證分析:基于2000五普數據[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鴻;;廣西人口遷移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3 何一鳴;;基于空間自相關的四川人口遷移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杰;;長江三角洲人口遷移空間格局、模式及啟示[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李麗;;青藏鐵路沿線的民族人口遷移與文化適應[A];民族學人類學的中國經驗——人類學高級論壇2003卷[C];2003年
6 朱金;劉欣;邵帥;;滬蘇浙皖地區(qū)的人口遷移潛力、遷移特征及對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啟示[A];‘城鄉(xiāng)治理與規(guī)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 區(qū)域規(guī)劃與城市經濟)[C];2014年
7 沈建法;;1985-1990至1995-2000中國省間人口遷移空間結構與系統(tǒng)變化效應的分析(英文)[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邵岑;;對春運“民工流”人口遷移的探討[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安介生;;歷史時期中國人口遷移“法則(規(guī)律)”論綱[A];地理學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九次中國青年地理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沈建法;王桂新;;人口遷移的戶口效應:廣東省戶口移民與非戶口移民的比較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系統(tǒng)科學學院 陳家偉;[N];光明日報;2014年
2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袁政;[N];光明日報;2009年
3 余慶年 施國慶 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N];中國人口報;2010年
4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任遠;[N];文匯報;2013年
5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顧寶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記者 劉海英;[N];科技日報;2011年
7 魏星 王桂新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N];中國人口報;2012年
8 通訊員李亞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楊云彥(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區(qū)域研究所);[N];中國人口報;2005年
10 本報評論員劉文寧;[N];工人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振營;人口遷移的規(guī)律[D];中國人民大學;1993年
2 張祺;中國人口遷移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異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江立華;轉型期英國人口遷移與城市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張麗;公共產品配置對人口遷移的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阮征宇;跨國人口遷移與國家安全——一項非傳統(tǒng)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6 楊靳;人口遷移與農村貧困[D];廈門大學;2003年
7 逄錦波;青島市人口遷移的經濟社會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8 李袁園;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9 杜吉國;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3年
10 劉丹;入疆移民及其安居研究[D];河海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吉節(jié);2000-2005年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的分布狀況和經濟動因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浦建興;中國人口遷移法律制度的變遷和改革[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3 吳陽香;大城市人口遷移與房價相互作用的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4 田魯;人口遷移對1980年以來鄭州人居環(huán)境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8年
5 李麗君;新疆人口遷移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的實證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6 李曼曼;城鎮(zhèn)化進程中人口遷移問題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3年
7 張佳琦;陜西省人口遷移與經濟發(fā)展差異性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8 宋玉琴;人口遷移對城市本地就業(yè)的影響[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9年
9 路鳴;遼寧省人口遷移與經濟發(fā)展的定量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劉彥辰;1990年代中國省際人口遷移特征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037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10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