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5 14:00
本文關鍵詞:中職德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職學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中職德育正處諸多困境。要走出困境,貫徹人文關懷是中職教育的應有之義。 研究中職德育中的人文關懷,筆者首先從中職德育與人文關懷的理論內涵著手,中職德育、人文關懷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層層深入。然后理論上追溯到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維度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文思想,結合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文關懷和當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理念;實踐中堅持立足德育對象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德育規(guī)律的實踐基點,體現(xiàn)發(fā)揮受教者的主體作用、尊重受教者的個體差異、注重對受教者的心理疏導的原則。進而分析中職德育中人文關懷不足的諸多表現(xiàn),及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理念、教育體制、教育導向、學校舉措以及教師、學生等方面,為下一步研究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在此基礎上筆者從德育工作者、德育課堂和校園文化三個角度探討中職德育凸顯人文關懷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 德育 學生 人文關懷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71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一、研究的緣起8-9
- (一) 中職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8
- (二) 中職德育效能發(fā)揮的需求8-9
- (三) 國家、社會和企業(yè)育人的需求9
- 二、選題的意義9-10
- (一) 有利于中職學生當下和未來的發(fā)展9
- (二) 有利于中職學校德育實效性的發(fā)揮9-10
- (三) 有利于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10
- 三、文獻綜述10-13
- (一) 研究現(xiàn)狀10-11
- (二) 研究思路和創(chuàng)新11-12
- (三) 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中職學校德育與人文關懷13-18
- 一、學校德育的內涵13-14
- (一) 德育的內涵13
- (二) 學校德育的內涵13
- (三) 中職學校德育的內涵13-14
- 二、中職德育的特點14-15
- (一) 明確的針對性14
- (二) 鮮明的實踐性14-15
- (三) 豐富的綜合性15
- 三、人文關懷15-18
- (一) 人文關懷的內涵15
- (二) 中職德育中人文關懷的內涵15-16
- (三) 貫徹人文關懷是中職教育的應有之義16-18
- 第二章 中職德育凸顯人文關懷的思想淵源與實踐原則18-28
- 一、人文關懷的思想淵源18-24
- (一) 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基本維度18-19
- (二)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文關懷19-20
- (三) 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文關懷理念20-21
- (四) 當代中外教育思想中的人文關懷21-24
- 二、凸顯人文關懷的實踐基點24-25
- (一) 符合德育對象身心發(fā)展特點24
- (二) 遵循德育規(guī)律24-25
- 三、凸顯人文關懷的實踐原則25-28
- (一) 發(fā)揮受教者的主體作用25-26
- (二) 尊重受教者的個體差異性26
- (三) 注重對受教者的心理疏導26-28
- 第三章 中職學校德育過程中人文關懷不足及成因28-35
- 一、中職學校德育人文關懷的不足28-31
- (一) 德育對象素質制約28-29
- (二) 德育理念陳舊29
- (三) 德育工作者專業(yè)化不夠與內容滯后29-30
- (四) 德育環(huán)境復雜30-31
- 二、中職學校德育人文關懷不足的原因31-33
- (一) 理念定位之謬31
- (二) 體制積弊之誤31-32
- (三) 實踐導向之偏32
- (四) 管理措施之失32-33
- 三、中職學校德育人文關懷不足的影響33-35
- (一) 影響中職學生當下和未來的發(fā)展33
- (二) 影響中職德育實效性的發(fā)揮33-35
- 第四章 中職德育凸顯人文關懷的策略35-45
- 一、提升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養(yǎng)35-37
- (一) 德育工作者應具備豐富的人文知識35
- (二) 施教者需具有廣博的愛心35-36
- (三) 學科教師應具備德育使命感36-37
- 二、建設充滿人文氣息的德育課堂37-39
- (一) 豐富德育課堂內容37-38
- (二) 創(chuàng)新德育課堂教育形式38-39
- (三) 探索個性教育方法39
- 三、營造人文氣息的中職校園39-45
- (一) 構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39-40
- (二) 組織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園活動40-42
- (三) 構建相互關愛的師生關系42-43
- (四) 培育團結進取的生生關系43-45
-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48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48-49
- 致謝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曉芳;生命化課堂的建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2期
2 鄭正游;;注重人文關懷 提高學校德育實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郭福運;;發(fā)展中職教育,構建和諧中職師生關系[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0期
4 段小勇;淺談當代教育的基本特點[J];中國冶金教育;2001年02期
5 葛操;教育的人性化與學生的心理健康[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01期
6 張林冰;;傳統(tǒng)文化對培養(yǎng)高職學生人文精神的意義及實現(xiàn)途徑[J];經濟師;2009年05期
7 高翔;;人文關懷下的中職政治教育[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05期
8 葉飛;;從“德育忽視”走向“德育自覺”:學科教師的教育使命[J];教育導刊;2011年07期
9 楊林;;人文關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訴求[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版);2010年01期
10 李華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和諧[J];教育評論;2009年01期
本文關鍵詞:中職德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7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79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