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山東四大教育家比較研究
本文選題:山東 切入點:四大教育家 出處:《教育評論》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鞠承穎、王世棟,叢漣珠和于明信是民國時期山東四大教育家。他們?yōu)楦淖兩綎|教育落后局面,推動山東教育向近現代轉型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著貢獻。他們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都接受過新式教育;熱衷教育救國,是教育救國理念的倡導者和忠實執(zhí)行者;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歷和經驗,卻很少著書立說予以闡發(fā);強調文化建設,注意發(fā)揮新文化的教育作用,將教育教學與新文化運動結合起來。除共同特征外,他們在氣質性格、治學指導思想、辦學作風方面存在明顯不同,表現出鮮明的個體特征。
[Abstract]:Ju Chengying, Wang Shidong, Cong Lianzhu and Yu Mingxin were four great educators in Shando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tried to change the backward situation in Shandong's education. The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hey have received the new education, keen to educate and save the country, they are the advocates and faithful executors of the idea of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education. He has rich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ut has rarely written books to explain it, emphasiz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new culture, and combin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the movement of new culture. They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emperament, study guiding ideology and school running style, showing distinc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師范大學;
【分類號】:G529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于超群;濟南市近現代(1904~2006)城市水系景觀變遷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馬德坤;王祝晨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胡云霞;民國時期山東女子教育研究(1912年-1937年)[D];山東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歡迎訂閱2008年《當代教育科學》(基教版)[J];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22期
2 ;歡迎訂閱2008年《當代教育科學》(基教版)[J];當代教育科學;2008年08期
3 ;歡迎訂閱2010年《當代教育科學》(綜合版)[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11期
4 ;歡迎訂閱2010年《當代教育科學》(綜合版)[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17期
5 ;2015年底山東實現全省縣域均衡[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推動教育科學發(fā)展 創(chuàng)辦人民滿意教育——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qū)教育局[J];基礎教育參考;2011年09期
7 ;山東省電化教育館正式成立[J];外語電化教學;1982年02期
8 王克法;;山東省召開“明天工程”研討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2年06期
9 尤煒;;不是新政的“新政”——山東省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工作側記[J];基礎教育課程;2008年05期
10 ;第十三屆山東省教育教學“百佳”論文評選啟事[J];山東教育;2008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姝莉;山東省人口文化教育素質評估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趙鳳文;山東省民辦教育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56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5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