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大學學生評教制度的實質
本文選題:大學學生評教制度 + 利益相關者; 參考:《江蘇高教》2013年03期
【摘要】:大學學生評教制度的實質是作為利益相關者的教師、學生和教學行政管理者對大學教學質量的參與治理,利益相關者三方是互相信任的價值共同體。自西方教育評價經歷測量、描述和判斷時期,步入第四代評估時代以來,利益相關者評估成為當前和未來評估的重要走向,評估過程成為一種主體參與、民主協(xié)商和交往的過程。唯有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大學學生評教制度才能保證其治理屬性和教學屬性的和諧共融。
[Abstract]:The ess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administrators as stakeholders to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the three parties of stakeholders are the value community of mutual trust. Since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has experienced the period of measurement, description and judgment, and stepped in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evaluation, stakeholder evalu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of current and future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process has become a kind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nly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stakeholder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can ensure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its governance and teaching attributes.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國家青年課題“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我國大學學生評教研究”(CIA120141)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專項研究項目“高校思政理論課學生評教的利益相關者研究”(2011jytz022)
【分類號】:G6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志軍;教育評價的反思和建構[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張民選;回應、協(xié)商與共同建構——“第四代評價理論”評述[J];外國教育資料;199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建敏;;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安徽政治生態(tài)建設[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fā)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魯捷;;透視4R理論在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價值[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余華銀;宋馬林;;互動式教學:培養(yǎng)統(tǒng)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周霄;小議社會組織分類——從韋伯到帕森斯[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馬曉艷;;良序: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政治價值探微[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閆東;試論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的創(chuàng)新取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8 段兆兵;;雙向適應:漸進式課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蒲德祥;;幸福組織: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10 肖迎春;;試析隱蔽課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淺析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陳雪玉;;公共服務承諾視角下的政府信任——以汕頭市為例[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3 羅依平;;深化我國政府決策機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楊婉蓉;;費正清對中美關系史研究的特點及其思想變化探因[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5 虞崇勝;;WTO與新世紀中國政治文明建設之路[A];入世與政府先行[C];2002年
6 陳忠勇;;開發(fā)和利用隱性課程 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發(fā)展[A];畢節(jié)地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討會文章選集[C];2006年
7 王迪;;兒童對電視廣告中健康信息認知的“知溝”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8 張朝珍;;論教師教學決策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趙細康;段東;;試論我國能源戰(zhàn)略與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有效銜接[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10 李平;;城市電子政府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A];公共管理研究(2)———“黨的十六大與中國政治發(fā)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段曉紅;企業(yè)家能力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魏曉東;銀行監(jiān)管權配置的法律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付曄;中國高校專利產出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初春華;黨的群眾工作心理層面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陸曉龍;我國保險公司組織結構優(yōu)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煥菊;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迪;試論情境型試卷——高考語文試卷的實用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艷龍;高考語文全國卷古代詩歌鑒賞試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韓微微;基于web日志的網絡課程使用狀況信息采集及評價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進;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足球專項課培養(yǎng)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7 張珍;高中語文閱讀評價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艷;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嚴艷琳;高中新課程四要素耦合評價的探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施俊天;高師本科景觀設計專業(yè)方向課程體系的設置與整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孫偉平;價值定義略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4期
2 賴金良;人道價值的概念及其意義[J];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閭oT;糾正學習蘇聯(lián)教學經驗中的幾種偏向[J];江蘇教育;1953年02期
2 樂長明;;關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一場大辯論[J];學術月刊;1958年08期
3 ;政治掛帥,精雕}0刻提高教學質量[J];人民教育;1959年12期
4 ;妽媂明確就能安排妥善[J];四川教育;1959年07期
5 ;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大力提高教學質量[J];江蘇教育;1960年07期
6 ;深入教學,深入群眾,不斷提高教育質量[J];四川教育;1960年05期
7 劉鼎挊;;迅速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關鍵問題[J];創(chuàng)造;1960年06期
8 ;改革算術教學,提高算術教學質量[J];四川教育;1960年09期
9 ;教學檢查工作二三例[J];江蘇教育;1961年16期
10 ;農業(yè)中學采取措施提高教學質量[J];江蘇教育;1961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凌凌;;論高校風險管理心理預警系統(tǒng)的構建[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馬廷奇;;大學利益相關者與高等教育評估制度創(chuàng)新[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3 陳貴松;陳建成;;森林公園利益相關者分類探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技術經濟理論與實踐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劉頌;;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民辦高校退出機制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陳偉宏;;企業(yè)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6 夏蘋;朱衛(wèi)東;張晨;吳勇;;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增加價值分配指數(shù)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韓濤;王立公;王道順;王建華;;基于企業(yè)利益相關者的企業(yè)績效評價研究[A];2008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9年
8 張佳;;地鐵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博弈分析[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帥萍;周宏坤;;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yè)文化核心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趙世平;;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管理心理學分析[A];2005現(xiàn)代服裝紡織高科技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許憲章;高校擴招 謹防教學質量滑坡[N];安徽日報;2001年
2 記者 肖敏;昆明理工大學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黃梅縣教育局副局長 王曙;優(yōu)化教學管理過程 提升學校教學質量[N];黃岡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劉國輝;“書包”依然如此沉重[N];雞西日報;2005年
5 見習記者 周芙蓉;教學質量是民辦教育的核心[N];人民政協(xié)報;2003年
6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郭占元;構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占光華 楊明生 本報記者 饒建明;公溪中心小學依托信息技術提升教學質量[N];撫州日報;2006年
8 記者 黃蓉 通訊員 黃緒興;七星區(qū)“兩基”工作成績突出[N];桂林日報;2007年
9 ;蘭州理工大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N];甘肅日報;2006年
10 霍曉麗;大學生提前求職影響學業(yè) 全社會應予以關注和重視[N];河北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凡;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大學學生評教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長喜;利益相關者、社會契約與企業(yè)社會責任[D];復旦大學;2005年
3 李寶平;企業(yè)社會責任及其實施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4 韓平;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5 呂竺笙;企業(yè)并購中的利益博弈與協(xié)調[D];復旦大學;2005年
6 蔡昌;契約觀視角的稅收籌劃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7 王丹;政府推進企業(yè)社會責任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8 閆小龍;公司治理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D];中南大學;2003年
9 焦笑南;公司治理博弈分析[D];天津大學;2004年
10 王銳蘭;我國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靜;利益相關者視角下高校辦學特色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2 李吉翠;關于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6年
3 楊蕾;強化公司社會責任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林曉瓊;國家電網公司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5 鄒志豪;經濟視角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變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6 陳梅;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D];新疆大學;2003年
7 朱麗;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財務治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8 李娜;利益相關者理論在跨國公司管理體系中的應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9 于麗麗;旅行社社會責任及其利益相關者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10 盧曉虹;征地拆遷引發(fā)的政府職能思考[D];浙江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33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3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