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發(fā)展策略——以合作學習為例
本文關鍵詞:論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發(fā)展策略——以合作學習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目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摘要】:如何促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發(fā)展,正逐漸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領域關注的新興話題。要促進教學設計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就要在教學目標的設計能力、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能力、教學方法的設計能力和教學評價的設計能力等方面采取積極的發(fā)展策略。
【作者單位】: 浙江外國語學院科研處;
【關鍵詞】: 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目標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基金】:浙江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Y200907138)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教學設計能力最初是作為教育技術人員的專業(yè)能力之一而被提出的①。但隨著學習理論、教學理論以及新技術的發(fā)展,教學結構的要素發(fā)生了新的變化,技術催生了新的工具、新的教學環(huán)境、新的教師角色,以及對教師新的能力結構要求。關于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漸漸從對教育技術人員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蔡紅;;英語合作學習的流程[J];成功(教育);2007年11期
2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3 秦政坤;淺析高師生的教學設計能力及其結構[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4 張景煥,金盛華,陳秀珍;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1期
5 劉彥文;董巖;;教學目標設計原則芻議[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齊媛;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仙鳳;當代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豪明;韓傳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對我國的影響論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陳素霞;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3 薛琴;;論新課程理念下的講授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4 楊勇;;教育:成為你自己——人與教育關系的哲學思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李銀慧;;從教育哲學視角窺探教師職業(yè)幸福[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朱昌流;;《歷史與社會》課程實施情感教育的原則與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許世平;;課堂教學生命流失現(xiàn)象及其成因分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程廣文;論數(shù)學課堂交往語言條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9 睢萌萌;;大學英語幽默教學法初探[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10 葉增編;;教學范式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攀峰;;論審美教育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創(chuàng)新驅動與首都“十二五”發(fā)展——2011首都論壇文集[C];2011年
2 樊洪明;謝靜超;趙耀華;全貞花;;淺談主體教育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3 李克勤;;對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4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5 邱峰;遠程醫(yī)學教育臨床技能培訓模式與平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殷建華;走向教育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越飛;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結構構成與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楊慧麗;高校網(wǎng)絡課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陳影;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地理課堂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學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慧;大連市農(nóng)村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哲;與生命相遇[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朱新榮;關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姜銳;教師應對幼兒違紀行為的現(xiàn)狀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鄭彩華;高中化學課堂師生對話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唐愛琴;高一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銜接與具體做法[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明;“反思實踐”思想及其在教師教育中的爭議——來自舍恩、舒爾曼和范斯特馬切爾的爭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李瓊;倪玉菁;;西方不同路向的教師知識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3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4 尼克·溫魯普;簡·范德瑞爾;鮑琳·梅爾;;教師知識和教學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5 申繼亮,,辛濤;論教師教學的監(jiān)控能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6 谷向東,鄭日昌;基于勝任特征的人才測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7 鐘志賢;面向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8 李龍;教育技術人才的專業(yè)能力結構——五論教育技術學科的理論與實踐[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9 張劍平,李慧桂;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的基本問題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10 何克抗;;關于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的論證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冬梅;;《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4期
2 丁蕓;;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一點心得[J];文教資料;2007年02期
3 周祖城;;面向現(xiàn)實問題的MBA企業(yè)倫理學教學[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年04期
4 何銀華;;《〈論語〉選讀》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1年37期
5 侯小麗;;多媒體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6 趙睿君;;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王悅;;五年制師范生高等數(shù)學教學改革思考與實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李曉梅;工程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體會[J];雞西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9 楊曉波;;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楊經(jīng)錄;;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它)哲學社會科學課區(qū)別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迎;王源;譚躍虎;;抓好備課與講課環(huán)節(ji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A];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朱曉冬;廉世彬;;網(wǎng)站建設與維護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3 王驥;林菁;沈玉利;;高校電路課程教學研究[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4 郭全梅;魏智;盧學軍;;理論力學教學內(nèi)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5 韓淼;;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建設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6 郭德貴;;《網(wǎng)絡會計》課程建設若干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7 許安心;鄭秋錦;;市場營銷專業(yè)《廣告學》教學改革[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藝馨;;對傳統(tǒng)醫(yī)藥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思考[A];全國首屆侗醫(yī)藥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4年
9 秦海鴻;龔春英;朱學忠;;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電機學的教學研究[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1)[C];2008年
10 鄧榮;江國棟;;高職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A];第二十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陳亮 朱德全;從設計入手提高教學質(zhì)量[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海州實驗中學 苗立娟;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N];連云港日報;2008年
3 張建坤;課堂教學應該追尋什么[N];大連日報;2008年
4 梁書林;如何上好美術課[N];開封日報;2008年
5 胡開聯(lián);讓每朵花都綻放芳香[N];廣西日報;2006年
6 香河縣大河各莊小學 劉治;淺談小學教學方法的選擇[N];廊坊日報;2008年
7 發(fā)放中學 丁爾威;淺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N];武威日報;2007年
8 新鄉(xiāng)市牧野區(qū)工人街小學 宋介玉;如何評價一節(jié)體育課[N];新鄉(xiāng)日報;2007年
9 海門市教育局教研室 施偉;有效備課的優(yōu)化策略[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10 曹秀華;思想政治課多媒體的運用[N];濟寧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春枝;中國近代教學方法史論[D];河北大學;2008年
2 邵士權;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張輝蓉;數(shù)學診斷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齊媛;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邵小佩;幼兒園生命關懷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宋德云;教師教學決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魏小娜;語文科真實寫作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高天明;二十世紀我國教學方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王華;外語教學課程的形成性評估:系統(tǒng)化評估流程的建立和有效性探索[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杜惠潔;德國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聰;基本權利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志梅;中學文言文教學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包文新;接受美學與中學古代小說教學個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宋紅毅;榆林市城鎮(zhèn)中學田徑教學現(xiàn)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明強;新課標理念下吉林省城市中學田徑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琳;中等醫(yī)學教育化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改革對策的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7 卞樹榮;《大學體驗英語》教材分析與評估[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8 林芝;圖形設計課教學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9 王宏;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計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10 劉香疃;中學思想政治(品德)課漫畫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124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11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