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區(qū)青少年暴力攻擊行為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區(qū)青少年暴力攻擊行為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有暴力攻擊行為的青少年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為預防暴力傷害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運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對社區(qū)青少年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進行調查。共調查案例組81例,對照組304例。結果案例組的父親FF1(情感溫暖與理解)、FF2(懲罰、嚴厲)、FF5(拒絕否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案例組的母親MM2(過度干涉過度保護)、MM3(拒絕、否認)、MM4(懲罰、嚴厲)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父母共有的5個主因素的一致性比較,每一組父母在情感溫暖與理解、懲罰嚴厲、過分干涉、拒絕否認等方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1)。結論社區(qū)青少年的暴力攻擊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存在關聯(lián)。
【作者單位】: 上海市虹口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陽光青少年社區(qū)事務中心;
【關鍵詞】: 教育 方法 暴力 攻擊 青少年
【基金】:2009年虹口區(qū)衛(wèi)生局資助課題(編號:虹衛(wèi)0909-20) 上海市衛(wèi)生局青年科研項目(編號:2009Y124)
【分類號】:G78;C913.5
【正文快照】: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定義暴力為“蓄意的運用軀體的力量或權力,對自身、他人、群體或社會進行威脅或傷害,造成或極有可能造成損傷、死亡、精神傷害、發(fā)育障礙或權益的剝奪”[1]。據WHO暴力傷害報告報道,2000年全球共有50萬人死于暴力,他殺率為8.8/10萬,并且90%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呂永富;胡麟;宗瑞錦;方俊邦;石峻山;;暴力性傷害研究概述[J];疾病控制雜志;2006年06期
2 魏運華;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少年兒童自尊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9年03期
3 郭俊偉;楊德蘭;楊艷;張皚頻;曾憲祥;;青年暴力罪犯人格與家庭環(huán)境、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羅家有;農村中學生暴力遭遇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四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罪相關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和麗梅;在押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趙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養(yǎng)方式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楊四海;云南省工讀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人格、家庭環(huán)境、父母養(yǎng)育方式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祝鳴鶴;;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探討[J];法制與社會;2009年11期
2 陳旭莉;謝忠華;;問題學生的父母養(yǎng)育方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18期
3 梁英豪;;3-8歲兒童自尊發(fā)展研究現狀及其對兒童教育的啟示[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殷華西;國內自尊研究概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張靈;鄭雪;溫娟娟;;自尊的心理結構與作用[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周碧薇;黎文靜;劉源;;少年兒童自尊發(fā)展影響因素綜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7期
7 楊秀君,任國華;近20年來中國的自我研究回顧[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1期
8 陳陳;家庭教養(yǎng)方式研究進程透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9 于志英;;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與自尊水平相關研究[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尹紅霞;盧國強;;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0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杜麗麗;;音樂心理劇對流浪兒童自尊水平干預的研究[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林;青少年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麗華;3-9歲兒童自尊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3 楊福義;內隱自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許思安;漢族、壯族、蒙族、納西族人格結構的比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在花;小學生社會智力的結構、特點、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曉莉;貧困家庭學生學習現狀調查與管理對策[D];蘇州大學;2009年
2 陳道ng;社區(qū)青少年暴力的成因及社會干預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謝黎剛;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與干預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4 文善彩;文化視野下的納西族與傣族家庭教育比較[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蔣文蘭;未成年人偏差行為的家庭成因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鄒玉龍;五年高職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謝劍煒;幼兒園大班兒童自尊與教師評價、同伴接納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高輝;大學生自尊水平與應對方式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傅成仕;農村初中生欺負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10 馮莉;內蒙古小學高年級親社會行為問卷編制及與自尊關系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欣;兒童發(fā)展與未成年人犯罪影響因素的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年04期
2 鄧振華,孫大宏,劉敏,易旭夫,金明哲,李昭明,胡華子,廖志鋼;暴力性傷害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1999年03期
3 李偉,林金樹,陳東才,楊琛,安進勇;福建省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個性特征研究[J];法醫(yī)學雜志;1999年04期
4 楊佐廷;94年上海市工讀生輕微罪錯特點及成因調查[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5年04期
5 孫昌軍,周亮;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統(tǒng)計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4年05期
6 蘇玲,宋欣;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與早期教育及其心理因素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4期
7 姚曉燕;童年生活模式與人格障礙矯正對策[J];甘肅高師學報;2004年01期
8 朱作鑫;校園暴力之概念、現狀及防治對策[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袁平;歐陽杏娟;談琳;徐永紅;尹繼;汪陶;熊杰;王云;張靜;張紅林;殷明艷;;貴陽城區(qū)兒童少年心理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貴州醫(yī)藥;2007年02期
10 張衛(wèi),潘綺敏;青少年暴力及其預防[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李敏聰;澳門初中學生家庭環(huán)境與偏差行為的關系探討[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肖建偉;大學生人格、宿舍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付歆;陜西省工讀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生活事件、應付方式、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芳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與自尊、人格、社會支持及心理控制源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曉燕;昆明市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原因調查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永慧;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其社會行為、家庭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勇;朱文;;新疆高校反對“三股勢力”教育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2 吳克輝;;鄧小平對新時期青年工作的理論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3 鄒慶國;姚桓;;黨的建設科學化:理論、制度、方法[J];新視野;2010年01期
4 何安聚;;論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陜西省民辦高校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5期
5 于銀花;;中原油田:廉風化雨潤萬家[J];中國石化;2010年03期
6 張鐵鑫;;淺談技師學院團員意識的提高策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05期
7 林涌謀;郝志剛;陳曦;;當代大學生黨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調查——以廣東六所高校調查情況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4期
8 淮盼;;教兒講真話[J];政府法制;2010年03期
9 胡獻忠;;國家與社會關系框架下共青團功能的實現[J];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10 李乃全;;方山縣:構建重點工程效能監(jiān)察長效機制[J];先鋒隊;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際星;;淺析旅游節(jié)慶的主題策劃方法[A];旅游學研究(第五輯)[C];2010年
2 趙維娜;張春杰;;InTouch中間控件在京唐HSM二級系統(tǒng)中的應用[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米蒂;;幼兒哈尼語教學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4 賀翠玉;;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5 李培和;屠德;;試論學校體育與德育的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甘肅卷)[C];2010年
6 黨生應;;淺談“如何培養(yǎng)住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王聯(lián)榮;;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新時期學校總務處思想政治工作之管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楊準科;;授生以魚 不于授生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汪青蘭;;師愛,要對準學生的那根心弦彈撥 一位學生對我的斜眼給我的深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10 楊憲華;;青少年浪漫關系:研究現狀及展望[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周文林;百度呼吁警惕新的不法攻擊行為[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記者 王宇丹 郝亞琳 王慧慧;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3 記者 趙鑫 通訊員 姚琳;牌桌之上論牌品 大打出手各擔責[N];天津政法報;2010年
4 夏清晨;孤獨癥兒童 何時走出孤獨?[N];中國社會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邊歆;智能IDS簡化安全管控[N];網絡世界;2010年
6 本報記者 張燕清;近千家房地產網遭掛馬攻擊 個人信息或遭泄露[N];通信信息報;2010年
7 武志紅 弗蘇摩迪;依賴與反依賴的二重奏[N];廣州日報;2010年
8 齡訊;加拿大警示孟魯司特鈉導致的精神科不良反應[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9 立銘;金融危機成就安全市場商機[N];金融時報;2009年
10 本報見習記者 趙麗 本報記者 杜曉;術后抑郁癥引發(fā)新型醫(yī)療糾紛[N];法制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年冬;信息安全動態(tài)風險評估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沈敏;農村兒童意外傷害流行特征及干預模式系統(tǒng)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李恂;不同特征人群吸煙相關行為及影響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柯新生;基于網絡的企業(yè)級信息資源規(guī)劃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5 程建偉;青少年的互聯(lián)網使用偏好、信息技能及其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新學;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其與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代祺;我國城市青少年從眾、不從眾與反從眾消費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8 劉鐵華;我國礦業(yè)權評估方法與參數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9 金圣角;美中社會日常生活文化比較[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樸千榮;淺論不當消費和社會問題[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路慧;基于模式識別算法的網絡入侵檢測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童sセ,
本文編號:868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86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