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李大釗關于婦女教育的思想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7-07-04 13:20

  本文關鍵詞:李大釗關于婦女教育的思想與實踐


  更多相關文章: 李大釗 婦女教育 婦女解放


【摘要】:李大釗十分重視婦女教育問題,認為本著現(xiàn)代民主精神,婦女應當享受同男子一樣的受教育權,且從婦女解放的高度,女子教育機會的擴張比承認參政權還重要。他較早用唯物史觀分析婦女解放問題,指出女子教育只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途徑,根本的解決則是推翻當時的社會組織。他不僅對婦女教育問題的研究超過了同時代的男女平權思想,還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對婦女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作者單位】: 濱州學院李大釗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李大釗 婦女教育 婦女解放
【分類號】:K261.1;G779.29
【正文快照】: 李大釗是現(xiàn)代中國較早關注婦女教育的革命家,他從現(xiàn)代民主精神出發(fā)看待女子的受教育權。他用唯物史觀分析婦女解放問題,認為婦女教育只是實現(xiàn)婦女解放的一種途徑,根本的解決是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組織。他還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對當時的婦女教育給予大力支持,為中國婦女教育事業(yè)做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貴儒;李大釗與孫中山教育思想之比較[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石泉;革命烈士詩三首[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1980年02期

2 李宗遠;李大釗哲學思想初探[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0年03期

3 趙福生;關于“新世紀的曙光”的一點看法[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4 李義彬;少年中國學會內(nèi)部的斗爭[J];近代史研究;1980年02期

5 潘榮 ,劉蜀永;關于孫中山與越飛會談時間的探討[J];近代史研究;1980年02期

6 周新民;一九七九年中國近代史論文資料索引及書目[J];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7 向青;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時期的共產(chǎn)國際和中國革命[J];近代史研究;1980年04期

8 ;《近代史研究》目錄[J];近代史研究;1980年04期

9 蔡建國;關于新發(fā)現(xiàn)的魯迅致蔡元培的信[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5期

10 ;致馮雪峰同志追悼會唁電[J];魯迅研究月刊;198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信;;建國前中共在香港的主要活動[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2 周忠瑜;;中國實業(yè)之振興,必在社會主義之實行——學習李大釗關于社會主義的部分論述[A];在黨的旗幟下——青海省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3 季甄馥;;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A];瞿秋白研究新探——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1999年

4 鄭萬鵬;;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5 彭明;;李大釗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6 沙健孫;;李大釗的社會主義觀[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7 張靜如;;李大釗對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的歷史貢獻[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8 謝蔭明;;論李大釗的知識準備與馬克思主義傳播[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9 蕭超然;;李大釗與北京大學[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10 鄭云德;;李大釗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作的幾點詮釋[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李璽(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婦女教育需要全社會的關注[N];中國婦女報;2000年

2 作者 聶祖儀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婦女工作委員會主席;誰擁有第一誰就擁有歷史[N];中國婦女報;2000年

3 吳鳳鳴;新文化運動的地學先軀[N];中國礦業(yè)報;2000年

4 許艷麗;婦女教育西部發(fā)展的關鍵[N];中國人口報;2000年

5 李帆;讀《李大釗早期思想與近代中國》[N];光明日報;2000年

6 佟新;中國的普羅米修斯[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7 余子蘭;魯迅和李大釗的深厚友誼[N];團結報;2000年

8 小錚;深圳銀行界熱衷網(wǎng)絡化[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0年

9 孫繼民;全面展示李大釗精神[N];新聞出版報;2000年

10 張華平;莫以文憑論英雄[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平;李大釗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日;章士釗新聞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文聯(lián);五四時期婦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周志軍;歷史叢林中的路標[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陳桂香;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周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復旦大學;2005年

7 張陟遙;幸德秋水社會主義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高惠蓉;美國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隋曉瑩;陳獨秀與中國新文學運動[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謝寶利;現(xiàn)代化視閾下中國共產(chǎn)黨農(nóng)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再思考(1921-1966)[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登德;陳熾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春雷;清末民初的價值主脈[D];西北大學;2002年

3 趙璐;近代中國的進化論與社會歷史觀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4 胡尚元;李大釗文化思想述論[D];安徽大學;2002年

5 趙秀麗;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與非基督教運動[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郭國祥;李大釗國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張淑娟;民初國家重建中知識分子對代議制的探索與困惑——以潘力山為例[D];河南大學;2004年

8 童中平;瞿秋白的社會歷史觀[D];湘潭大學;2003年

9 張青紅;李大釗人權思想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劉立豐;“兩個口號”論爭與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的形成[D];湘潭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5179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5179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e78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