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對無口語智障兒童溝通能力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15:10
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提升個體參加活動的參與度和獨立性,促進其與他人分享想法和情感,增加自我決定,提高生活品質(zhì)。研究表明多數(shù)智障兒童在溝通交往上存在明顯障礙,溝通障礙會影響其融入學校教育、參與社交活動、獨立生活等。2016年我國教育部制定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將智障兒童的溝通與交往訓練列為其康復訓練內(nèi)容之一。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能夠增加溝通障礙者的溝通渠道,也可作為學習語言的橋梁,增加身心障礙者的語言能力。運用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改善自閉癥、腦癱等兒童的溝通問題已有不少實證研究,但以無口語智障兒童為研究對象的較少。為此,本研究選取三名無口語智障兒童,依據(jù)人類活動輔助科技模式(HAAT模式)和“溝通矩陣”的評估,制定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方案并實施訓練,以探討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對他們溝通能力的影響效果。本研究采用跨被試多探測實驗設計。干預全程包括基線期(A)、干預期(B)和維持期(M)三個階段。自變量為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訓練方案為活動本位AAC介入三部曲的前兩部曲——詞匯教學和語句教學。本研究的因變量為溝通能力,具體評量的指標為個案參與活動的有效應答百分比。實驗結(jié)束后,研究者使用曲線...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背景
1.智障兒童溝通障礙的現(xiàn)狀訴求
2.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改善溝通障礙的有效性
3.研究者個人的興趣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三)理論依據(jù)
1.HAAT模式
2.兒童溝通能力發(fā)展階段理論
3.活動本位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智力障礙
2.無口語智障兒童
3.輔助溝通系統(tǒng)
4.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
5.溝通能力
一、文獻綜述
(一)智障兒童溝通障礙及訓練的相關(guān)研究
1.智障兒童的溝通能力
2.智障兒童的特質(zhì)對溝通影響
3.智障兒童溝通訓練的相關(guān)研究
(二)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的相關(guān)研究
1.輔助溝通系統(tǒng)的內(nèi)涵
2.輔助溝通系統(tǒng)的適用對象
3.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活動本位AAC介入三部曲
(三)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干預智障兒童的相關(guān)研究
1.國外相關(guān)研究
2.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
(四)已有研究述評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2.實驗設計
3.變量分析
(三)研究工具
1.實施干預方案所用的工具
2.評估目標行為的工具
4.社會效度評估工具
5.溝通輔具及輔助記錄工具
(四)研究情境
1.研究場所
2.實驗情境
(五)干預方案
1.干預方案的制定
2.干預方案的實施
(六)資料收集與分析
1.因變量的觀察與記錄
2.資料的分析與處理
(七)研究流程
三、研究結(jié)果
(一)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干預其溝通能力的成效
1.干預前后個案溝通能力比較結(jié)果
2.干預前后“溝通矩陣”的評估結(jié)果
3.干預前后個案溝通方式比較分析
(二)個案溝通詞匯短語學習成效
1.個案YXL溝通詞匯短語的學習效果
2.個案CJY溝通詞匯短語的學習效果
3.個案YBK溝通詞匯短語的學習效果
(三)個案溝通語句學習成效
1.個案YXL溝通語句的學習效果
2.個案CJY溝通語句的學習效果
3.個案YBK溝通語句的學習效果
(四)個案遷移表現(xiàn)
1.個案YXL遷移表現(xiàn)
2.個案CJY遷移表現(xiàn)
3.個案YBK遷移表現(xiàn)
(五)本研究的社會效度
四、討論與結(jié)論
(一)研究討論
(二)研究結(jié)論
(三)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
發(fā)表論文一覽表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臺灣地區(qū)溝通輔具服務探析與啟示[J]. 齊紅,趙斌. 綏化學院學報. 2018(01)
[2]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對學前自閉癥兒童主動溝通行為的干預研究[J]. 李歡,杜澤星. 中國特殊教育. 2016(07)
[3]培智學校智障兒童溝通能力發(fā)展中的問題研究[J]. 李曉慶.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16(12)
[4]智障兒童溝通與交往的研究現(xiàn)狀[J]. 李曉慶. 南京特教學院學報. 2014(02)
[5]自閉癥兒童非語言溝通能力研究述評[J]. 陳墨,韋小滿. 中國特殊教育. 2013(12)
[6]輔助溝通系統(tǒng)概要[J]. Szu-Han Kay Chen,Katya Hill,孫克興,褚立希.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2(09)
[7]智力落后兒童語用能力研究述評[J]. 李歡. 中國特殊教育. 2012(06)
[8]智力落后定義的百年演變[J]. 王波,康榮心. 中國特殊教育. 2010(06)
[9]中重度智力落后學生對漢語副詞理解的研究[J]. 孫圣濤,何曉君,施鳳. 中國特殊教育. 2007(09)
[10]運用自然手語培養(yǎng)智障兒童、孤獨癥兒童溝通能力的研究[J]. 劉志軍,劉晶,林萍.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05(04)
碩士論文
[1]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干預中度智障學生行為問題的研究[D]. 劉文雅.西南大學 2017
[2]基于iPad的PECS教學方案干預自閉癥兒童溝通行為之研究[D]. 張春花.重慶師范大學 2015
[3]綜合干預法在智障兒童語用溝通行為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 胡偉斌.西南大學 2015
[4]運用自然情境教學促進重度智力障礙兒童溝通行為的個案研究[D]. 白茹.華東師范大學 2015
[5]輔助溝通系統(tǒng)(AAC)在孤獨癥兒童溝通障礙中的應用研究[D]. 馬蓉蓉.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3
[6]在自然情境中建立提示系統(tǒng)對增進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主動溝通行為的成效研究[D]. 鄧寶蓮.重慶師范大學 2013
[7]輔讀學校學生語言能力特點研究[D]. 趙曼.華東師范大學 2012
[8]AAC干預腦癱兒童溝通能力的個案研究[D]. 曾線.重慶師范大學 2010
[9]中度智力落后兒童代詞能力研究[D]. 吳昊雯.華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49916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背景
1.智障兒童溝通障礙的現(xiàn)狀訴求
2.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改善溝通障礙的有效性
3.研究者個人的興趣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三)理論依據(jù)
1.HAAT模式
2.兒童溝通能力發(fā)展階段理論
3.活動本位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智力障礙
2.無口語智障兒童
3.輔助溝通系統(tǒng)
4.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
5.溝通能力
一、文獻綜述
(一)智障兒童溝通障礙及訓練的相關(guān)研究
1.智障兒童的溝通能力
2.智障兒童的特質(zhì)對溝通影響
3.智障兒童溝通訓練的相關(guān)研究
(二)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的相關(guān)研究
1.輔助溝通系統(tǒng)的內(nèi)涵
2.輔助溝通系統(tǒng)的適用對象
3.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活動本位AAC介入三部曲
(三)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干預智障兒童的相關(guān)研究
1.國外相關(guān)研究
2.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
(四)已有研究述評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2.實驗設計
3.變量分析
(三)研究工具
1.實施干預方案所用的工具
2.評估目標行為的工具
4.社會效度評估工具
5.溝通輔具及輔助記錄工具
(四)研究情境
1.研究場所
2.實驗情境
(五)干預方案
1.干預方案的制定
2.干預方案的實施
(六)資料收集與分析
1.因變量的觀察與記錄
2.資料的分析與處理
(七)研究流程
三、研究結(jié)果
(一)輔助溝通系統(tǒng)訓練干預其溝通能力的成效
1.干預前后個案溝通能力比較結(jié)果
2.干預前后“溝通矩陣”的評估結(jié)果
3.干預前后個案溝通方式比較分析
(二)個案溝通詞匯短語學習成效
1.個案YXL溝通詞匯短語的學習效果
2.個案CJY溝通詞匯短語的學習效果
3.個案YBK溝通詞匯短語的學習效果
(三)個案溝通語句學習成效
1.個案YXL溝通語句的學習效果
2.個案CJY溝通語句的學習效果
3.個案YBK溝通語句的學習效果
(四)個案遷移表現(xiàn)
1.個案YXL遷移表現(xiàn)
2.個案CJY遷移表現(xiàn)
3.個案YBK遷移表現(xiàn)
(五)本研究的社會效度
四、討論與結(jié)論
(一)研究討論
(二)研究結(jié)論
(三)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
發(fā)表論文一覽表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臺灣地區(qū)溝通輔具服務探析與啟示[J]. 齊紅,趙斌. 綏化學院學報. 2018(01)
[2]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對學前自閉癥兒童主動溝通行為的干預研究[J]. 李歡,杜澤星. 中國特殊教育. 2016(07)
[3]培智學校智障兒童溝通能力發(fā)展中的問題研究[J]. 李曉慶.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16(12)
[4]智障兒童溝通與交往的研究現(xiàn)狀[J]. 李曉慶. 南京特教學院學報. 2014(02)
[5]自閉癥兒童非語言溝通能力研究述評[J]. 陳墨,韋小滿. 中國特殊教育. 2013(12)
[6]輔助溝通系統(tǒng)概要[J]. Szu-Han Kay Chen,Katya Hill,孫克興,褚立希.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2(09)
[7]智力落后兒童語用能力研究述評[J]. 李歡. 中國特殊教育. 2012(06)
[8]智力落后定義的百年演變[J]. 王波,康榮心. 中國特殊教育. 2010(06)
[9]中重度智力落后學生對漢語副詞理解的研究[J]. 孫圣濤,何曉君,施鳳. 中國特殊教育. 2007(09)
[10]運用自然手語培養(yǎng)智障兒童、孤獨癥兒童溝通能力的研究[J]. 劉志軍,劉晶,林萍.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05(04)
碩士論文
[1]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干預中度智障學生行為問題的研究[D]. 劉文雅.西南大學 2017
[2]基于iPad的PECS教學方案干預自閉癥兒童溝通行為之研究[D]. 張春花.重慶師范大學 2015
[3]綜合干預法在智障兒童語用溝通行為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 胡偉斌.西南大學 2015
[4]運用自然情境教學促進重度智力障礙兒童溝通行為的個案研究[D]. 白茹.華東師范大學 2015
[5]輔助溝通系統(tǒng)(AAC)在孤獨癥兒童溝通障礙中的應用研究[D]. 馬蓉蓉.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3
[6]在自然情境中建立提示系統(tǒng)對增進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主動溝通行為的成效研究[D]. 鄧寶蓮.重慶師范大學 2013
[7]輔讀學校學生語言能力特點研究[D]. 趙曼.華東師范大學 2012
[8]AAC干預腦癱兒童溝通能力的個案研究[D]. 曾線.重慶師范大學 2010
[9]中度智力落后兒童代詞能力研究[D]. 吳昊雯.華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49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31499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