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與出路:“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學改革何以可能
本文選題:本科教學 切入點:以學生為中心 出處:《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范式是本科教學改革的新范式。它與傳授范式本質(zhì)上是教育倫理觀念的對立,而非認識論和心理學基礎之別。這意味著兩者不是范式轉(zhuǎn)換而是范式共存的關(guān)系。因此,學校的系統(tǒng)性變革必須考慮傳授范式下綱領(lǐng)性精英、公眾情緒以及支持系統(tǒng)的可接受性,在改革實踐中以自下而上的教學實驗為突破口。教學實驗不僅是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局部探索,更是一種改革策略,具有整體制度變遷的意義。
[Abstract]:The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paradigm is a new paradig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No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pistemology and psychology. This means that they are not a paradigm shift but a co-existence of paradigms. The acceptance of public emotion and support system takes the bottom-up teaching experiment as a breakthrough in the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experiment is not only a partial explo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but also a reform strategy, which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overall institutional change.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
【基金】:2012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青年基金項目“從功利主義到公共責任:我國當代學校改革的價值范式轉(zhuǎn)換研究”,項目編號:CFA120127
【分類號】:G642.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永芬;賴曉燕;;高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福建電腦;2012年07期
2 唐玲;尹珧人;;淺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3 陳恬;;芻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電子制作;2013年10期
4 ;教學改革中一個可喜的開端[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5 劉立;;堅持“三個面向” 努力搞好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1985年02期
6 于美方;;評價教學改革成效的依據(jù)[J];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02期
7 夏自強;;有系統(tǒng)有步驟地進行高等學校文理科教學改革[J];教材通訊;1986年01期
8 張云學;從實際出發(fā) 走自己的路 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1986年02期
9 郭仁義;關(guān)于教學改革基本原則的幾點看法[J];高教探索;1986年01期
10 劉一凡;;致力做好教學改革的基礎工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葛興;羅劏;鄭燕英;楊柳;劉京萍;苑嗣純;蔡紅;;教學與科研相互結(jié)合的教學改革探索[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2 李玉紅;周先林;;深化高校教學改革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3 邱萍;;《大學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10分會:高等化學教育[C];2014年
4 宋春林;郭愛煌;劉富強;孫懋珩;;基于學科交叉和科教結(jié)合的《嵌入式系統(tǒng)》教學改革實踐[A];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201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4年
5 曹益平;周新志;魏俊;;從大學生就業(yè)現(xiàn)狀看高校實踐教育培養(yǎng)與改革[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田立國;崔世鋼;李春華;王永亮;;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7 高保鳳;;材料力學教學改革嘗試[A];力學與工程應用[C];2012年
8 武紅磊;郭媛;;“薄膜物理與技術(shù)”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徐海梅;;試論高校的教學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10 李世剛;張永琦;;高等學校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以“藥理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為例[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高校教學改革需著眼整體抓好配套[N];中國教育報;2014年
2 通訊員 朱寶琳;一次“接地氣”的教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唐景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要靠扎實的教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周光禮;研究性學習:對我國30年高校教學改革的總回應[N];學習時報;2009年
5 南京動力高等?茖W校 鄭家泰 寧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徐挺;龍頭:專業(yè)教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首席記者 田暢;站在新起點與“蝶”共起舞[N];鞍山日報 ;2011年
7 陳連生;關(guān)于“兩課”教學改革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劉先琴邋通訊員 時瑞剛;河南大學:教學改革“盤活”整盤棋[N];光明日報;2007年
9 崔靜;不教本科生的教師,不得聘為“教授”[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10 王建平 達娃;農(nóng)牧教學改革之我見[N];西藏日報;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晏莉娟;面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民辦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向鈺;地方院校轉(zhuǎn)型過程中教學改革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盧浩;高職藝術(shù)設計類專業(yè)《構(gòu)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劉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究[D];江南大學;2015年
5 鄒琴;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以學生為中心”本科教學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6 劉歷歷;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本科教學改革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7 王軍芳;甘肅省高校教學改革新探索[D];蘭州大學;2014年
8 張守宇;MOOC風暴中的高校本科教學改革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9 黃永宜;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皟烧n”教學改革的新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江瑩瑩;高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改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989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59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