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字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字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主要對對外漢字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綜述,并就費錦昌先生的《對外漢字教學的特點、難點及其對策》一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對"對外漢字教學"這一概念的界定進行了補充,對對外漢字教學的特點與難點分析提出補充,對教學對策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單位】: 蘇州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關鍵詞】: 對外漢語 漢字 教學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一、對外漢字教學研究現(xiàn)狀綜述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對外漢字教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不少學者紛紛在這一領域展開研究、著文論述,可謂“百花齊放”,各有特色。有從宏觀著眼,總結對外漢字教學的歷史、分析現(xiàn)狀、展望未來的,如潘先軍的《近4年對外漢字教學研究述評》(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潘先軍;論對外漢字教學的層次性[J];漢字文化;2005年02期
2 崔永華;漢字部件和對外漢字教學[J];語言文字應用;199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文佳;;淺議對外漢字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2 費錦昌;對外漢字教學的特點、難點及其對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3 胡興華;;對中級漢語精讀課教學的若干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12期
4 周鳳玲;;談對非漢字圈學生的漢字教學[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9期
5 楊月蓉;;論對外漢字教學中字與詞的關系[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孟繁杰;李焱;;基礎階段對外漢語教材的漢字選擇[J];國際漢語學報;2010年00期
7 孫鵬飛;裴蓓;;泰國學生漢字偏誤分析及認知教學策略[J];國際漢語學報;2011年02期
8 曾加勁;;論“字本位”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探索;2010年02期
9 吳玉梅;唐敏;;關于初級階段對外漢字教學的思考[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10 弓月亭;;留學生部件功能認知發(fā)展實驗研究[J];對外漢語研究;2010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婷婷;;從中高段基本漢字的例釋看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王粲;;對外漢字教學方法研究述評[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智慧;基于對外漢字教學的漢字構形理論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建勤;外國學生漢字構形意識發(fā)展的模擬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林民;漢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及應用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郭玲;漢字構形闡釋與對外漢字教學策略探討[D];安徽大學;2012年
6 張海英;英國來華傳教士艾約瑟的漢語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攀;支架式漢字教學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煥寶;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教學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瑜;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認讀層次教學法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張薇;近十年對外漢字教學研究的檢討[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陳偉偉;對外漢語教材語素選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蓉若;初級階段非洲留學生漢字偏誤分析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陳靜;初中級階段泰國留學生漢字部件學習策略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施莎;基于《基礎漢語40課》(上)的對外漢字教材探索與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瑛;外國漢語學習者漢字偏誤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瀟瀟;對外漢語教材漢字復現(xiàn)率及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徐子亮;漢字背景與漢語認知[J];漢語學習;2003年06期
2 張旺熹;;從漢字部件到漢字結構——談對外漢字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0年02期
3 高立群;孟凌;;外國留學生漢語閱讀中音、形信息對漢字辨認的影響[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4期
4 萬業(yè)馨;;從漢字研究到漢字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02期
5 張普;;漢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論[J];語文研究;1984年01期
6 朱志平;漢字構形學說與對外漢字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04期
7 費錦昌;現(xiàn)代漢字部件探究[J];語言文字應用;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光;在甲級字解析基礎上的對外漢字教學構想[J];語言研究;2002年S1期
2 潘先軍;近4年對外漢字教學研究述評[J];漢字文化;2003年03期
3 黃雪梅;關于聯(lián)想式對外漢字教學法的構想[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4 潘先軍;論對外漢字教學的層次性[J];漢字文化;2005年02期
5 郭圣林;梁社會;;談對外漢字教學的幾個原則[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03期
6 陳潔;;從一份調查報告和一次教學實驗看對外漢字教學的幾個問題[J];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7 余國江;;傳統(tǒng)識字教學的優(yōu)點及其對對外漢字教學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09期
8 李文燾;;對外漢字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學術界;2007年05期
9 張麗敏;;從“字中心”看對外漢字教學[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10 崔永華;;從母語兒童識字看對外漢字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毛玉梅;;淺談對外漢字教學中形聲字的應用[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2 通拉嘎;;近十年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易洪川;翟汛;;對外漢字教學所需查字法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粲;;對外漢字教學方法研究述評[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5 王婷婷;;從中高段基本漢字的例釋看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王駿;;從留學生漢字習得的相關因素看中西文字比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玲;漢字構形闡釋與對外漢字教學策略探討[D];安徽大學;2012年
2 張智慧;基于對外漢字教學的漢字構形理論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國江;中國傳統(tǒng)識字教學理論和方法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2 張安威;審美視野下的對外漢字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荔;多媒體條件下的對外漢字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石亞坤;部件分析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5 李婷婷;《發(fā)展?jié)h語 中級綜合》漢字形義關系考察及教學建議[D];蘇州大學;2015年
6 蔣惠慧;初級階段的對外漢字教學[D];蘇州大學;2015年
7 丁晴;論對外漢字教學的確定性和情趣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舒琦;對外漢字教學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薇;近十年對外漢字教學研究的檢討[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鐘翠蕓;與初級綜合教材相配套的對外漢字教學模式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04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0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