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辨析
目前有很多幼兒園都開辦了“學前班”。專業(yè)人士介紹,幼兒園按孩子從3周歲到6周歲分別開設小班、中班、大班和學前班是形勢需要,但現(xiàn)在入學年齡已經(jīng)提前到了6周歲,幼兒園在大班的下半年適當?shù)馗阈?ldquo;幼小銜接”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設學前班。現(xiàn)在的問題是,家長們常以能讓孩子認多少字、會多少數(shù)以內(nèi)的運算,來衡量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好壞,導致很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而將小班提前到3周歲以前,生生“擠”出個“學前班”來。
一、概念辨析
幼兒教育小學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兒當小學生來進行教育,但實踐中有不同層面的表現(xiàn)。
有的小學化側(cè)重于課程內(nèi)容的小學化,如開設各種各樣的技能特色班、興趣班,要求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學習讀寫算;有的小學化側(cè)重于對幼兒的行為要求及幼兒教育形式的小學化。如把小學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搬來,往幼兒身上套,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腳有一定的放法,不許離開座位,不經(jīng)允許不能上廁所,不能隨意喝水;教學的形式則完全是滿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圖案、色彩,沒有幼兒喜歡的游戲,課后還有一堆作業(yè)等等。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完全違背了幼兒教育的規(guī)律和宗旨,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一)扼殺幼兒天性,嚴重損害幼兒身心健康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說得嚴重點,筆耕論文,這種教育模式是對幼兒人性的粗暴踐踏,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種摧殘,將會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嚴重影響幼兒心理的正常發(fā)展,嚴重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與社會要求相脫節(jié),不符合新世紀用人的需要
在幼兒教育小學化這種教育模式下“培育”出來的幼兒,或是幼年老成式的“小老頭”,或是俯首貼耳的“小綿羊”,或是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沒有朝氣,沒有活力,沒有開拓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難以承擔新世紀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因此可以說,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與社會的用人需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與小學教育相脫節(jié),對小學教育形成負面影響
首先,幼兒園對知識的強化灌輸和強制學習的做法淡化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敗壞了幼兒學習的胃口,使部分幼兒對學習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懼,厭學情緒由此而生;其次,由于幼兒園搶學了小學低年級的部分知識,幼兒到了小學上這些課程的時候,容易因為“我已懂”而不專心聽課,不認真學習,反而會使部分幼兒養(yǎng)成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yè)等不良學習態(tài)度;第三,由于幼兒園缺乏?平處煟鶄魇诘闹R不一定正確和準確,如不正確、不準確,幼兒到了小學便會先入為主,很難糾正,反而誤人子弟。第四,幼兒園開設的一些課程未能與小學課程相銜接,如英語,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的學校并不普遍,即使幼兒園英語學得再好,到了小學三年級、四年級開設英語課的時候,原來在幼兒園所學的英語知識早就忘光了,其實并未能對幼兒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基礎性作用或促進作用。
三、對策淺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身心發(fā)展有一定的階段性,階段與階段之間不僅有量的差異,也有質(zhì)的差異。每個階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著不同的水平,有著不同的主要活動形式。幼兒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活潑好
本文編號:2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