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實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自密實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進展
【摘要】:對近年來自密實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進展作了總結,包括自密實混凝土高溫材性試驗和足尺自密實混凝土構件的抗火性能試驗研究。從自密實混凝土高溫下和高溫后的力學性能、熱工性能和應力-應變關系等方面入手,總結和分析了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尚存的一些問題。分析表明:高溫下自密實混凝土質(zhì)量和抗壓強度損失嚴重,通過添加不同添加劑可使其得到改善。由于其密度高,在高溫下自密實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易發(fā)生高溫爆裂,加入纖維可以有效抑制爆裂但會降低抗壓強度。高溫爆裂的抑制和抗壓強度降低的平衡研究,自密實混凝土結構高溫后損傷鑒定和修復加固,以及自密實混凝土加固結構的防火保護措施研究等是今后一段時間自密實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領域值得關注的課題。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關鍵詞】: 混凝土結構 自密實混凝土 抗火 研究進展
【分類號】:TU37;TU352.5
【正文快照】: 0引言建筑火災是一類危害嚴重的高發(fā)災害,而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現(xiàn)今應用最為廣泛的建筑結構形式,因此,對混凝土結構的抗火研究十分重要。自密實混凝土的概念最早在1986年由日本學者提出[1],與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實混凝土具有以下優(yōu)點[2]:在澆筑時不需人工振搗,僅靠其自身質(zhì)量充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素蓉;吳文達;陳彪;;二次受力下自密實混凝土加固RC梁受彎性能研究[J];工程力學;201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世安;金屬油罐柔性陶瓷基防腐材料基礎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波;烏魯木齊地區(qū)C30自密實混凝土簡支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D];新疆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毅,黎洪,李英;人工砂石自密實混凝土的研制[J];貴陽金筑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2 趙筠;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和應用[J];混凝土;2003年06期
3 陳鳳山;潘德強;王勝年;;自密實混凝土應用與研究進展綜述[J];華南港工;2003年01期
4 趙偉,張建欣;粉煤灰在自密實混凝土中的應用[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4年02期
5 吳紅娟,李志國;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工作性評價[J];武漢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鐘志強;王君菊;田德義;師海霞;;自密實混凝土在通道改建工程中的應用[J];商品混凝土;2004年01期
7 陳朝陽,周建國,邱清露;自密實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評價[J];國外建材科技;2005年05期
8 唐偉;高強自密實混凝土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2期
9 于新文;董浩;王蘭英;王建程;;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J];低溫建筑技術;2006年01期
10 解光勝;;自密實混凝土應用發(fā)展與研究[J];治淮;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廷樹;;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2 黃炳周;;自密實混凝土及其發(fā)展對策[A];福建省第九屆水利水電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葉燕華;李雪紅;繆漢良;陳麗華;;骨膠比對自密實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六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春亮;何世欽;;自密實混凝土高溫后性能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5 吳小強;劉中心;陳兵;顧晴霞;;自密實混凝土在武漢火車站三跨連續(xù)梁中的研究和應用[A];建設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C];2009年
6 宗蘭;曾麗娟;王元綱;何振興;;干拌自密實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試驗研究[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雷登憲;胡建立;雷宏;;自密實混凝土在廠房蝸殼施工中的應用[A];水工大壩混凝土材料和溫度控制研究與進展[C];2009年
8 王少江;胡長清;;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性能研究[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七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9 謝建軍;盧芳云;王志兵;;沖擊載荷下自密實混凝土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A];第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劉志超;羅素蓉;;自密實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因素[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純紅;自密實混凝土無須振搗夯實發(fā)展路[N];中華建筑報;2009年
2 潘效淑;混凝土創(chuàng)新新技術:自密實混凝土[N];中國建材報;2007年
3 通訊員 沈靖;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滿足奧運工程需求[N];建筑時報;2006年
4 劉曙甲 劉志偉;自密實混凝土防水性能比普通水泥高4倍[N];科技日報;2006年
5 北京城建道橋銀龍混凝土分公司主任工程師 常峰;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在自密實混凝土施工中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06年
6 程超 許漢平;中建商砼公司 科技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N];中華建筑報;2010年
7 記者 蘭建國;中冶建工3項科技成果通過部省級鑒定[N];中國冶金報;2008年
8 徐艷紅 李之政;科技創(chuàng)新 構筑精品[N];中華建筑報;2005年
9 李長吉 郭江武;新技術破解施工擾民難題[N];中國交通報;2009年
10 通訊員 朱寶君邋盧遠興 本報記者 陳曉光;黑龍江首次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技術大獲成功[N];中國交通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小潔;自密實混凝土梁長期變形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2 劉思國;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剪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謝越韜;自密實混凝土填充性能及堆石混凝土界面微觀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4 龔靈力;自密實混凝土性能及混凝土多場耦合時變性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黃綿松;堆石混凝土中自密實混凝土充填性能的離散元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6 吳瓊;基于凈漿流變性的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7 陳松貴;賓漢姆流體的LBM-DEM方法及自密實混凝土復雜流動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興;自密實混凝土應力—應變曲線方程研究及梁可靠度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牛艷飛;纖維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設計及其對斷裂性能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吳青松;層間連接對CRTSⅢ型板式軌道結構受力特性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張猛;混摻纖維高強自密實混凝土的力學及堿腐蝕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5 李福青;纖維高強自密實混凝土鹽腐蝕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6 穆靜;纖維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7 徐俊娟;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學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8 李渝;高體積率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靜態(tài)斷裂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9 龍飛;聚丙烯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粘結錨固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10 吳禹;聚丙烯纖維自密實混凝土梁的力學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379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83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