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繕技術中的幾個問題
本文關鍵詞:古建修繕技術中的幾個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 古建筑 木構件 古建保護 維修工作 建筑物 承載能力 工作者 問題 灰漿 修繕技術
【摘要】:正 古建筑作為一種歷史遺存,不但具有文物、藝術、科學價值,而且也是一種培養(yǎng)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激勵后人不斷進取、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因此保護、修繕古建筑,使它延年益壽傳之久遠是我們古建工作者艱巨而光榮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 古建筑 木構件 古建保護 維修工作 建筑物 承載能力 工作者 問題 灰漿 修繕技術
【正文快照】: 古建筑作為一種歷史遺存,不但具有文物、藝術、科學價值,而且也是一種培養(yǎng)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激勵后人不斷進取、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因此保護、修繕古建筑,使它延年益壽傳之久遠是我們古建工作者艱巨而光榮的歷史使命。、防徽杜漸是古建界迫在眉 睫的首要任務 分布在全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開濟;為古建筑請命[J];南方文物;1980年02期
2 ;國務院批轉國家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關于加強古建筑和文物古跡保護管理工作的請示報告[J];南方文物;1980年04期
3 ;周口鎮(zhèn)關帝廟介紹[J];中原文物;1980年03期
4 高禮雙;;山西唐代木構古建筑[J];晉陽學刊;1981年04期
5 彭先初;;古建筑的修繕[J];今日中國(中文版);1982年05期
6 高禮雙;;山西宋代木構古建筑[J];晉陽學刊;1982年06期
7 黃崇岳;;水井起源初探——兼論“黃帝穿井”[J];農業(yè)考古;1982年02期
8 蔣博光;故宮古建筑的避雷針裝置[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年01期
9 顧頡剛;;中國古代的城市[J];歷史教學問題;1983年03期
10 丁超;;先秦古建筑概述[J];歷史教學問題;198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慧農;;珠海圓明新園傳統(tǒng)式建筑技術措施設計述要[A];建筑史論文集(第11輯)[C];1999年
2 彭海;;喬家大院建筑文化特點剖析[A];中國傳統(tǒng)民居與文化(第七輯)——中國民居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3 梁琦;;青海傳統(tǒng)民居——莊窠[A];中國傳統(tǒng)民居與文化(第七輯)——中國民居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4 王承沂;;珍藏在山中的一顆古建筑明珠——關于北京爨底下村明清古建筑群的初步探討[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楊先健;潘復蘭;;環(huán)境振動中古建筑的防振保護[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6 白麗娟;王景福;;壽皇門的復原設計[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7 高大偉;劉瑗;;頤和園磚雕藝術研究[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8 居閱時;;保護城市的歷史美[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會議文件(二)[C];2000年
9 陳保建;湯樺;肖進如;;景德鎮(zhèn)市的文化底蘊和發(fā)展優(yōu)勢初探[A];建筑與地域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10 王麗娟;;關于古建筑保護中新型材料的應用[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庚堯;絲路名城——撒馬爾罕[N];北京科技報;2000年
2 記者 孫小杰;重建三園圍墻 劃分六大景區(qū)[N];北京日報;2000年
3 林進春;再造“圓明園”[N];中國工商報;2000年
4 梅美;歷經滄桑的日本社寺建筑[N];中國建材報;2000年
5 記者 岳琳;印度保護泰姬陵采用康明斯天然氣發(fā)電機組[N];中國汽車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粟丹;蘇州:文物多 “申報”忙[N];中國文化報;2000年
7 李衛(wèi) 王仲林 粟丹;到陜西韓城觀覽元代建筑[N];中國文化報;2000年
8 紫坤;遠古的搖籃河姆渡[N];大眾科技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康力平 譚t熕,
本文編號:704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70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