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樓宇的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研究
本文關鍵詞:面向智能樓宇的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需求響應 智能樓宇 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 空調負荷 多目標優(yōu)化
【摘要】:智能電網環(huán)境下,為應對電力市場價格升高以及電網可靠性的威脅,由傳統(tǒng)需求側管理新發(fā)展出需求響應的處理模式,電網通過向用戶發(fā)出相應的價格信號與補償指令誘導用戶改變固有用電習慣,從而降低或推移當前的電網負荷。而在電力需求響應的實施過程中,將用戶需求定位為一類可控資源,其消費借助對需求與滿足需求能力的平衡來進行調整。因此,實現(xiàn)用戶與電網的雙向通信與實時互動是基礎,推行自動需求響應的發(fā)展應用是關鍵。其中,針對能耗約占全球總能耗40%的樓宇用戶實施適當?shù)淖詣有枨箜憫胧⿲a生巨大成效,而空調作為最主要的用電負荷,更與電網穩(wěn)定運行以及用戶舒適度息息相關。因此,本文面向智能樓宇用戶,設計了充分考慮智能電網雙向互動服務需求的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并針對其中最主要的空調負荷制定了綜合考慮用戶用電成本與舒適度的需求響應多目標優(yōu)化策略,對需求響應的優(yōu)化應用有重要作用。論文首先介紹了國內外需求響應與智能樓宇的相關研究,總結出當前需求響應發(fā)展的現(xiàn)狀,并根據(jù)智能電網的特征及要求,分析智能樓宇用戶自動需求響應的發(fā)展趨勢。然后分別概述了需求響應與智能樓宇的基本概念與主要技術特征,并基于以上研究基礎提出了智能樓宇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的具體設計要求。其次,在智能樓宇的現(xiàn)有基礎上,針對其中空調、照明及插座系統(tǒng)三類主要用電負荷,設計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的整體架構、具體功能模塊與互動模式。最后,針對智能樓宇最主要的空調負荷,提出了一種用戶可參與自主決策的空調負荷優(yōu)化控制方法,并基于改進的免疫克隆選擇算法,制定了同時考慮用戶舒適度與用電成本的空調負荷多目標優(yōu)化調控策略。經仿真驗證表明,策略能夠有效兼顧用戶對經濟性和舒適性的需求,充分驗證了優(yōu)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優(yōu)越性。
【關鍵詞】:需求響應 智能樓宇 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 空調負荷 多目標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85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11-14
- 1.3 論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內容14-15
- 第2章 智能樓宇與需求響應技術概述15-24
- 2.1 需求響應15-17
- 2.1.1 需求響應概念15-17
- 2.1.2 自動需求響應主要特征17
- 2.2 智能樓宇17-21
- 2.2.1 智能樓宇概念17-19
- 2.2.2 智能樓宇的構成與關鍵技術19-21
- 2.3 系統(tǒng)設計要求21-22
- 2.4 本章小結22-24
- 第3章 智能樓宇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設計24-32
- 3.1 系統(tǒng)整體架構設計24-25
- 3.2 系統(tǒng)平臺應用功能研究25-28
- 3.2.1 系統(tǒng)整體功能架構25-27
- 3.2.2 系統(tǒng)功能模塊設計27-28
- 3.3 系統(tǒng)信息流互動模式28-31
- 3.3.1 信息交互內容28-29
- 3.3.2 系統(tǒng)控制流程29-30
- 3.3.3 典型功能模塊互動功能設計30-31
- 3.4 本章小結31-32
- 第4章 智能樓宇空調負荷的需求響應優(yōu)化策略研究32-48
- 4.1 空調負荷多目標優(yōu)化基本思路32-33
- 4.2 引入舒適度指標PMV后的空調負荷改進優(yōu)化控制模型33-37
- 4.2.1 舒適度指標PMV33-36
- 4.2.2 改進后的空調負荷優(yōu)化控制模型36-37
- 4.3 基于改進免疫克隆選擇算法的空調負荷控制策略37-41
- 4.3.1 免疫克隆選擇算法基本原理37-38
- 4.3.2 改進后的免疫克隆選擇算法38-40
- 4.3.3 空調負荷優(yōu)化控制流程40-41
- 4.4 仿真實驗與結果分析41-47
- 4.4.1 仿真參數(shù)設置41-43
- 4.4.2 單用戶多目標優(yōu)化效果驗證43-46
- 4.4.3 考慮濕度的多目標優(yōu)化模型效果驗證46-47
- 4.5 本章小結47-48
- 第5章 總結與展望48-50
- 5.1 工作總結48
- 5.2 研究展望48-50
- 參考文獻50-5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4-55
- 致謝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芷晨;國際智能樓宇設備展覽會將于2001年6月再次匯聚羊城[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0年11期
2 謝訓華,汪百良;淺淡軍隊醫(yī)院智能樓宇系統(tǒng)的運用與管理[J];中國醫(yī)院建筑與裝備;2002年03期
3 萬頻,鮑鴻,谷剛;智能樓宇綜合實驗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4年01期
4 崔海萍;專業(yè)化團隊打造智能樓宇——華夏銀行弱電項目建設專訪[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4年09期
5 陳志勤;;智能樓宇管理的“條條”與“塊塊”[J];智能建筑;2004年07期
6 章尤強;;智能樓宇防雷與接地設計[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7年12期
7 于洪江;滕陽;;淺議智能樓宇管理系統(tǒng)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年04期
8 本刊編輯部;;2010低碳城市與智能樓宇控制論壇召開[J];現(xiàn)代建筑電氣;2010年06期
9 ;德國倍福參加2010低碳城市與智能樓宇控制論壇[J];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2010年06期
10 井宏建;;智能樓宇的數(shù)字化進程[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嬈;曹道卿;唐華明;徐慰椿;;我國智能樓宇的發(fā)展及智商的提高[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2 沈嬈;曹道卿;唐華明;徐慰椿;;我國智能樓宇的發(fā)展及智商的提高[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第七屆年會土木工程計算機應用文集[C];1999年
3 石坤;許高杰;王鶴;;智能樓宇通信網絡建設研究[A];2012年電力通信管理暨智能電網通信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康賢軍;陳企楚;;基于物聯(lián)網的智能樓宇節(jié)能控制技術研究[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5 沈佳棟;唐明浩;章力;;無線傳感網在智能樓宇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李挺;;某智能樓宇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在地下大型商業(yè)項目中的應用[A];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f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7 何偉;王健;秦霆鎬;;智能樓宇系統(tǒng)中通信控制器的設計及應用[A];2004全國測控、計量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8 朱晨光;;智能樓宇集中空調自控系統(tǒng)[A];第二十七屆中國(天津)2013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左梅;袁曉輝;尹蔚峰;;基于B/S模式智能樓宇管理系統(tǒng)的集成開發(fā)[A];2005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三)[C];2005年
10 王靖;張燕;;智能建筑設備系統(tǒng)集成的設計研究[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4年學術年會資料摘要集(1)[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廣波:智能樓宇不專心而為[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2 編譯 沈建苗;智能樓宇 知冷知熱知我心[N];計算機世界;2012年
3 編譯 沈建苗;智能樓宇,安全第一[N];計算機世界;2013年
4 郭瑩;太極智能樓宇 創(chuàng)新謀發(fā)展[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5 記者 張曉鳴;智能樓宇蘊含千億商機[N];文匯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陳惟 實習生 陳姣姣;樓宇“管家”變耗能為造能[N];文匯報;2010年
7 記者 陳葉綠;“高智商”大樓10月落戶溫州[N];溫州日報;2011年
8 重慶 王曉強 編譯;理想智能樓宇的特性[N];電子報;2013年
9 高;太極智能樓宇又添新成員[N];計算機世界;2003年
10 吳佩英;美國開發(fā)最新智能樓宇響應系統(tǒng)[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良錫;高檔智能樓宇全自動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高健;高智能樓宇安全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3 卜令冰;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樓宇防火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4 蘇圣陽;基于全光網及WiFi的智能樓宇集中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5 葉涵;面向智能樓宇的自動需求響應系統(tǒng)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6 邵麒;智能樓宇消防安全及應急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7 張學榮;基于感知反應網絡的智能樓宇系統(tǒng)[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8 蘇再燾;智能樓宇網絡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徐興亞;智能樓宇管理信息系統(tǒng)集成技術的研究及應用[D];武漢大學;2004年
10 魏杰;基于層次分析法的Y智能樓宇評標指標體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87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68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