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巖石的擾動狀態(tài)本構模型
本文關鍵詞:高溫巖石的擾動狀態(tài)本構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高溫 巖石 擾動狀態(tài)概念 本構模型
【摘要】:諸多巖石工程都涉及高溫巖石問題,開展高溫下巖石的本構關系尤為必要.基于擾動狀態(tài)概念理論,通過定義與溫度相關的擾動函數,建立起高溫巖石的擾動狀態(tài)本構模型.利用高溫下實施的花崗巖單軸壓縮破壞試驗,對建立的本構模型進行了檢驗.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本構模型能描述高溫巖石的力學響應特性.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關鍵詞】: 高溫 巖石 擾動狀態(tài)概念 本構模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572255)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ZR1423300)資助
【分類號】: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溫度是影響巖石物理力學性能的重要因素,諸多巖石工程都涉及高溫巖石問題.如:深部礦產資源的開采、煤炭的地下氣化、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深地層處置、地熱資源的開發(fā)以及石油的三次開采等工程,都與高溫下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有關.因此,探究高溫對巖石的作用機理,掌握高溫下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明田;李術才;楊磊;張寧;;類巖石材料中表面裂紋擴展模式的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09年01期
2 衣永亮;曹平;蒲成志;;靜載下預制裂隙類巖石材料斷裂實驗與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3 韋港,任漢玲;巖石非線性強度方程及其應用[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0年05期
4 謝衛(wèi)紅;高峰;謝和平;;細觀尺度下巖石熱變形破壞的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05年04期
5 張均鋒;祁濤;李正國;;巖石材料的三維各向異性損傷破壞模型與數值模擬[J];巖土力學;2006年S1期
6 奚正志;周占波;陳洪;;巖石斷裂和損傷的研究現狀[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7 宛新林;聶細江;席道瑛;;巖石對沖擊波的非線性動態(tài)響應[J];實驗力學;2010年03期
8 任雋;陳東柏;戴王強;陳運平;潘紀順;;巖石滯后非線性彈性響應的物理模型[J];西北地震學報;2011年03期
9 羅榮;曾亞武;曹源;黎玲;;巖石非均質度對其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J];巖土力學;2012年12期
10 莫宣學;九十年代巖石學的發(fā)展趨向[J];地學前緣;1994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亞武;趙震英;陶振宇;;巖石材料的分叉和穩(wěn)定性[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孫鈞;潘鼎元;;巖石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A];巖石力學新進展[C];1989年
3 黃理興;陳奕柏;;我國巖石動力學研究狀況與發(fā)展[A];第八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雷冬;余快;李昂;邵國建;任青文;;巖石材料全場變形測量和損傷應變分析[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俞茂宏;昝月穩(wěn);張永強;胡小榮;;巖石材料模型發(fā)展100年回顧[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6 黎立云;車法星;劉大安;;類巖石材料多裂紋模型破壞分析[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7 李銀平;王元漢;;壓縮荷載下巖石中的單翼滑動裂紋分析[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趙吉坤;;基于流固耦合的巖石細觀破壞分析[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杜春志;劉衛(wèi)群;茅獻彪;;非協(xié)調數值方法及巖石材料脆斷研究綜述[A];第九屆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尤明慶;蘇承東;申江;;巖石材料的非均質性與動態(tài)參數[A];第七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一 凡;為使建筑物堅如巖石[N];中國質量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谷新保;近場動力學理論及其在巖石類材料變形破壞過程的數值模擬[D];重慶大學;2015年
2 李宏松;文物巖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評價方法[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3 李清;爆炸致裂的巖石動態(tài)力學行為與斷裂控制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9年
4 郭少華;巖石類材料壓縮斷裂的實驗與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晗;動態(tài)荷載下巖石裂紋的擴張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胡翔凱;表鑲CBN鉆頭研制及其巖石鉆進負載特性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丁嚴昊;螺旋型取芯鉆頭巖石鉆進負載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白象元;應力波作用下脆性材料破壞過程數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張金浩;巖石材料損傷—斷裂轉換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6 李晨;基于電化學阻抗譜的巖石滲透性試驗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5年
7 彭秋凡;加卸荷條件下巖石漿體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8 王志;巖石高溫剪切(含Ⅱ型和Ⅲ型)斷裂特征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9 王文冰;層理巖石聲學特性及其爆炸荷載作用下?lián)p傷特征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10 李國瑩;細觀非均質巖石材料的力學及變形性質數值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83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58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