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尺度低影響開發(fā)設施調控效果模擬與優(yōu)化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17:42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都遭受過嚴重的城市內澇和面源污染災害。研究低影響開發(fā)(LID)措施的設計結構同時模擬措施效能,對解決我國城市的洪澇災害和水污染環(huán)境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本研究以城市雨洪和面源污染Mike Flood模型和低影響開發(fā)單項設施DRAINMOD模型為研究基礎,以海綿某試點區(qū)和西安某地區(qū)為研究區(qū)域,進行LID措施對城市降雨徑流和徑流污染的調控效果以及LID措施結構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主要結論如下:(1)區(qū)域尺度城市雨洪和面源污染模型方面,Mike Flood模型在模擬研究雨水管理措施時,可以兼顧水文、水力及水質3個方面。同時,該模型在模擬LID措施的調控效果時,可以針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精確描述區(qū)域開發(fā)前和開發(fā)后的狀態(tài);設施尺度低影響開發(fā)單項設施模型方面,DRAINMOD模型因其對氮素的模擬更為細致,應用較為廣泛。(2)通過模擬海綿某試點區(qū)在不同降雨重現(xiàn)期下LID措施的調控效果。在LID措施總比例為17.75%情況下,相較于傳統(tǒng)開發(fā)模式,溢流量減少率為22.4%~100%;超負荷管段比例減少率為0%~54.55%;徑流量減少率為64.01%~81.52%。SS、COD、I...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相同降雨事件兩種開發(fā)模式下流量過程線
1 緒論1 緒論1.1 研究背景與意義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導致硬化地表增加,雨水管排水壓力增大[1]。急速增加的徑流量使得雨水資源大量流失,同時造成內澇風險的加劇[2]。徑流中各種污染物(如 SS、COD、TN、TP 等)從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進入受納水體,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安全產(chǎn)生危害[3]。內澇災害和降雨徑流污染影響見圖 1-1。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為:多面積不透水的用地類型在該模式下被建造,導致徑流量增加,水質進一步惡化;同時土壤性質的改變,嚴重破壞了水體的質量[7]。本研究所指的 TD 模式是沒有低影響開發(fā)措施下的開發(fā)模式。研究 LID 措施的結構設計并同時用模型模擬措施的調控效能,對解決我國城市洪澇災害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雨水花園對實際降雨徑流的調控效果研究[J]. 蔣春博,李家科,馬越,李懷恩,阮添舜.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4)
[2]基于DRAINMOD模型的雨水花園運行效果影響因素[J]. 唐雙成,羅紈,許青,賈忠華,馬曉宇,邵正宵. 水科學進展. 2018(03)
[3]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內澇與面源污染的模擬分析[J]. 馬萌華,李家科,鄧陳寧. 水力發(fā)電學報. 2017(11)
[4]基于海綿城市的生物滯留池水文效應分析[J]. 王建婷,董增川,孫艷偉,徐偉. 水電能源科學. 2017(10)
[5]低影響開發(fā)單項設施模擬模型研究與應用進展[J]. 李亞嬌,徐毓江,李家科.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7(05)
[6]不同開發(fā)模式下城市雨洪及污染模擬研究進展[J]. 張蓓,李家科,李亞嬌.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17(08)
[7]MIKE21 FM在引江濟巢工程規(guī)劃中的應用[J]. 張虎,徐學軍,代濤. 水電能源科學. 2016(09)
[8]MIKE11模型在東苕溪水源地水質預警及保護的應用[J]. 胡琳,盧衛(wèi),張正康.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2016(01)
[9]人工島內湖水體交換數(shù)值模擬研究[J]. 崔成,張義豐,左書華. 水道港口. 2015(06)
[10]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J]. 宋翠萍,王海潮,唐德善. 中國給水排水. 2015(16)
博士論文
[1]城市化和低影響發(fā)展的生態(tài)水文效應研究[D]. 孫艷偉.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不同空間尺度城市低影響開發(fā)的環(huán)境水文效應模擬[D]. 鄧陳寧.西安理工大學 2018
[2]基于Mike Flood的運城市內澇模擬與風險評估[D]. 周小飛.西安理工大學 2017
[3]華南某城區(qū)雨洪排水模型研究[D]. 詹瑋璇.華南理工大學 2015
[4]基于Mike Urban的小城市排水內澇規(guī)劃[D]. 韓君良.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5
[5]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管理措施的設計及效能模擬研究[D]. 戚海軍.北京建筑大學 2013
[6]基于MIKE FLOOD的城市排水系統(tǒng)模擬方法研究[D]. 姚雙龍.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2
[7]城市大型緩流景觀水體循環(huán)和水質模擬[D]. 康孟新.天津大學 2012
[8]洪水風險圖編制中的洪水演進數(shù)值模擬研究[D]. 周游.大連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31035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相同降雨事件兩種開發(fā)模式下流量過程線
1 緒論1 緒論1.1 研究背景與意義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導致硬化地表增加,雨水管排水壓力增大[1]。急速增加的徑流量使得雨水資源大量流失,同時造成內澇風險的加劇[2]。徑流中各種污染物(如 SS、COD、TN、TP 等)從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進入受納水體,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安全產(chǎn)生危害[3]。內澇災害和降雨徑流污染影響見圖 1-1。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為:多面積不透水的用地類型在該模式下被建造,導致徑流量增加,水質進一步惡化;同時土壤性質的改變,嚴重破壞了水體的質量[7]。本研究所指的 TD 模式是沒有低影響開發(fā)措施下的開發(fā)模式。研究 LID 措施的結構設計并同時用模型模擬措施的調控效能,對解決我國城市洪澇災害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雨水花園對實際降雨徑流的調控效果研究[J]. 蔣春博,李家科,馬越,李懷恩,阮添舜.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4)
[2]基于DRAINMOD模型的雨水花園運行效果影響因素[J]. 唐雙成,羅紈,許青,賈忠華,馬曉宇,邵正宵. 水科學進展. 2018(03)
[3]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內澇與面源污染的模擬分析[J]. 馬萌華,李家科,鄧陳寧. 水力發(fā)電學報. 2017(11)
[4]基于海綿城市的生物滯留池水文效應分析[J]. 王建婷,董增川,孫艷偉,徐偉. 水電能源科學. 2017(10)
[5]低影響開發(fā)單項設施模擬模型研究與應用進展[J]. 李亞嬌,徐毓江,李家科.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7(05)
[6]不同開發(fā)模式下城市雨洪及污染模擬研究進展[J]. 張蓓,李家科,李亞嬌.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17(08)
[7]MIKE21 FM在引江濟巢工程規(guī)劃中的應用[J]. 張虎,徐學軍,代濤. 水電能源科學. 2016(09)
[8]MIKE11模型在東苕溪水源地水質預警及保護的應用[J]. 胡琳,盧衛(wèi),張正康.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2016(01)
[9]人工島內湖水體交換數(shù)值模擬研究[J]. 崔成,張義豐,左書華. 水道港口. 2015(06)
[10]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J]. 宋翠萍,王海潮,唐德善. 中國給水排水. 2015(16)
博士論文
[1]城市化和低影響發(fā)展的生態(tài)水文效應研究[D]. 孫艷偉.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不同空間尺度城市低影響開發(fā)的環(huán)境水文效應模擬[D]. 鄧陳寧.西安理工大學 2018
[2]基于Mike Flood的運城市內澇模擬與風險評估[D]. 周小飛.西安理工大學 2017
[3]華南某城區(qū)雨洪排水模型研究[D]. 詹瑋璇.華南理工大學 2015
[4]基于Mike Urban的小城市排水內澇規(guī)劃[D]. 韓君良.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5
[5]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管理措施的設計及效能模擬研究[D]. 戚海軍.北京建筑大學 2013
[6]基于MIKE FLOOD的城市排水系統(tǒng)模擬方法研究[D]. 姚雙龍.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2
[7]城市大型緩流景觀水體循環(huán)和水質模擬[D]. 康孟新.天津大學 2012
[8]洪水風險圖編制中的洪水演進數(shù)值模擬研究[D]. 周游.大連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310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35310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