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粘結預應力再生混凝土疊合梁受彎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12:54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原有建筑被拆除,產(chǎn)生大量建筑垃圾,對建筑垃圾的處理方式直接影響到生存環(huán)境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對這些建筑垃圾采取科學手段進行重復利用是必要的。將已喪失使用功能的混凝土構件用破碎機進行攪碎,再進行人工清洗和篩分,根據(jù)設計配合比按一定比例取代天然粗骨料與其他膠凝材料進行混合即形成再生混凝土。將其應用到現(xiàn)有工程結構中可有效減少環(huán)境污染、節(jié)約資源,對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有效地促進作用。然而,能否將再生混凝土應用于一個完整的建筑結構之中,即天然混凝土完全被再生混凝土替代,這一點還需要科研人員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與工程實踐的相關應用與論證結果,畢竟,再生粗骨料其本身存在受力性能復雜、物理性能差異較大、來歷多種多樣等特點,工程中對于再生骨料性能的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將再生混凝土應用于混凝土構件受力較小的區(qū)域或建筑結構中的非承重區(qū)域已經(jīng)能夠實現(xiàn)。鋼筋混凝土疊合構件既具有現(xiàn)澆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好的優(yōu)勢,又擁有裝配式結構節(jié)約模板、綠色環(huán)保和節(jié)約工期的優(yōu)點,能夠很好的符合當前國內外所提出的提高傳統(tǒng)建筑行業(yè)工程質量、縮短施工工期的相關政策,加快了建筑工業(yè)化的步伐,對于綠色建筑的相關推...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建筑垃圾的弊端??-1?-??
?1緒論???霸I?^?/??應一??(c)寧波浙海大廈?(d)悉尼歌劇院雙曲面屋面??圖1-4預應力技術在橋梁和建筑中的應用??Tran?Duong?T.等[31]針對CFRP加固的后張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在反復荷載和單??調荷載下的撓曲行為展開研究,探討了振幅、CFRP比率和不同的CFRP錨固形式對試驗??梁受力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振幅對試驗梁的混凝土應變、殘余位移、殘余承載力、??裂縫寬度等有較大影響;在反復加載過程中,隨著CFRP層數(shù)的增加,試驗梁的殘余位??移、能量耗散、裂縫寬度等大幅下降;U型包裹錨桿對梁的失效模式有顯著的影響,增??加了CFRP和普通鋼筋的最大應變,提高了試驗梁的延性。??ChimgM以循環(huán)荷載的幅值和無粘結預應力筋配筋率為參數(shù)變量,對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極限承載力開展了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重復荷載對于試驗梁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和變形性能影響較大,而對于試驗梁的開裂彎矩和極限承載力幾乎沒有影??響;提出了在進行反復荷載作用下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設計時,在保證裂縫寬度不??超過限值的情況下,變形限值提高25%。??Harajli等%完成了?26根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抗彎試驗,研究了綜合配筋指標、??非預應力筋面積、加載方式及跨高比對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受加載方式的影響較;試驗梁的跨高比從8提高??到20,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降低大約35%;綜合已經(jīng)掌握的試驗數(shù)據(jù),給出了??適用于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的計算方法。??呂志濤等[34]對預加載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高溫性能進行了試驗
外的發(fā)展歷程??疊合結構主要是由疊合板和疊合梁構成,初期的疊合結構主要是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與木梁或型鋼梁的結合,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探索,才演變?yōu)槿缃竦念A制梁、板和現(xiàn)澆混??凝土的組合形式。十九世紀末,歐美的一些國家開始在橋梁結構中應用疊合結構,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后,在建筑結構中應用疊合構件被大范圍推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提出了針對疊合梁構件的“建筑用組合梁設計暫行建議”?t39l同一時期,前蘇聯(lián)、英??國和美國的相關規(guī)范中對于疊合結構的設計和計算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圖1-5給出了五十年代后期國外常用的一些疊合構件的截面形狀。以下的幾種截面??形式均已在實際工程中有所應用,實踐結果表明后澆混凝土能夠與預應力構件協(xié)同受??力,整體性較好。然而,該結構形式因為現(xiàn)澆混凝土需求量過大,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已經(jīng)極少用于實際工程之中。??后澆混凝土?I后澆混凝土?后澆混凝土??|Wj?..二?1?r;?[7^7]??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a)?(b)?(c)??|后澆混凝土?后張鋼絲索丨后澆混凝土?? ̄ ̄ ̄rT_^1?!?\?…r?_]??^?^?*?I?^??p?V??-h*?*?*十?十.?-t??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d)?(e)??圖1-5疊合梁構件截面形式??-8?-??
本文編號:2929861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建筑垃圾的弊端??-1?-??
?1緒論???霸I?^?/??應一??(c)寧波浙海大廈?(d)悉尼歌劇院雙曲面屋面??圖1-4預應力技術在橋梁和建筑中的應用??Tran?Duong?T.等[31]針對CFRP加固的后張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在反復荷載和單??調荷載下的撓曲行為展開研究,探討了振幅、CFRP比率和不同的CFRP錨固形式對試驗??梁受力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振幅對試驗梁的混凝土應變、殘余位移、殘余承載力、??裂縫寬度等有較大影響;在反復加載過程中,隨著CFRP層數(shù)的增加,試驗梁的殘余位??移、能量耗散、裂縫寬度等大幅下降;U型包裹錨桿對梁的失效模式有顯著的影響,增??加了CFRP和普通鋼筋的最大應變,提高了試驗梁的延性。??ChimgM以循環(huán)荷載的幅值和無粘結預應力筋配筋率為參數(shù)變量,對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極限承載力開展了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重復荷載對于試驗梁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和變形性能影響較大,而對于試驗梁的開裂彎矩和極限承載力幾乎沒有影??響;提出了在進行反復荷載作用下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設計時,在保證裂縫寬度不??超過限值的情況下,變形限值提高25%。??Harajli等%完成了?26根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抗彎試驗,研究了綜合配筋指標、??非預應力筋面積、加載方式及跨高比對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受加載方式的影響較;試驗梁的跨高比從8提高??到20,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降低大約35%;綜合已經(jīng)掌握的試驗數(shù)據(jù),給出了??適用于無粘結預應力筋極限應力增量的計算方法。??呂志濤等[34]對預加載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高溫性能進行了試驗
外的發(fā)展歷程??疊合結構主要是由疊合板和疊合梁構成,初期的疊合結構主要是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與木梁或型鋼梁的結合,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探索,才演變?yōu)槿缃竦念A制梁、板和現(xiàn)澆混??凝土的組合形式。十九世紀末,歐美的一些國家開始在橋梁結構中應用疊合結構,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后,在建筑結構中應用疊合構件被大范圍推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提出了針對疊合梁構件的“建筑用組合梁設計暫行建議”?t39l同一時期,前蘇聯(lián)、英??國和美國的相關規(guī)范中對于疊合結構的設計和計算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圖1-5給出了五十年代后期國外常用的一些疊合構件的截面形狀。以下的幾種截面??形式均已在實際工程中有所應用,實踐結果表明后澆混凝土能夠與預應力構件協(xié)同受??力,整體性較好。然而,該結構形式因為現(xiàn)澆混凝土需求量過大,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已經(jīng)極少用于實際工程之中。??后澆混凝土?I后澆混凝土?后澆混凝土??|Wj?..二?1?r;?[7^7]??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a)?(b)?(c)??|后澆混凝土?后張鋼絲索丨后澆混凝土?? ̄ ̄ ̄rT_^1?!?\?…r?_]??^?^?*?I?^??p?V??-h*?*?*十?十.?-t??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d)?(e)??圖1-5疊合梁構件截面形式??-8?-??
本文編號:2929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929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