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建筑工程論文 >

三軸應力條件下增濕時原狀黃土的力學特性及土水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10-08 16:56
   黃土具有較強水敏性,圍繞水敏性研究黃土在增濕、加荷的不同變化下的變形發(fā)展與強度變化特性及其水氣滲透特性,并使這些研究與現(xiàn)代非飽和土力學的發(fā)展相結合,對尋求黃土土力學的理論支撐、解決黃土工程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際價值。鑒于此,本文對非飽和原狀黃土進行了控制吸力的固結排水三軸剪切試驗、常三軸應力分級增濕試驗及三軸應力條件下滲氣試驗,對比分析了常吸力加荷與常應力增濕兩種條件下原狀黃土的變形、強度及屈服特性;探究了常應力增濕條件下原狀黃土的土水特征與水氣滲透特性。主要的研究工作與成果如下所述。(1)基于控制吸力固結排水三軸剪切試驗,分析了吸力對原狀黃土等向壓縮特性與屈服特性的影響,得到了吸力與壓縮性指標(彈性指數(shù)、壓縮指數(shù)、屈服應力)之間的關系;分析了吸力對應力-應變及臨界狀態(tài)特性的影響,得到了原狀黃土的抗剪強度參數(shù)與吸力之間的關系;分析了等向壓縮與三軸剪切過程中飽和度的變化特性,揭示了三軸應力對土水特征的影響。(2)基于常三軸應力分級增濕試驗,分析了三軸應力條件下分級增濕時應變與吸力之間關系,探討了三軸應力對原狀黃土屈服與強度特性的影響,揭示原狀黃土水敏性體現(xiàn)出的濕壓和濕剪特性;分析了飽和原狀黃土兩種力水路徑下的應力應變及臨界狀態(tài)特性,探討了力水路徑對飽和原狀黃土臨界狀態(tài)的影響;得到了三軸應力條件下描述以飽和度與吸力關系表征的土水特征修正V-G模型,探討了力水路徑對飽和原狀黃土臨界狀態(tài)特性的影響;揭示了三軸應力對滲水系數(shù)與吸力及飽和度關系皆有明顯的影響,而其對相對滲水系數(shù)與吸力比及飽和度關系的影響皆很小,且可近似用同一增濕滲水函數(shù)描述。(3)基于三軸應力條件下滲氣試驗,提出了直接考慮含水率及三軸應力影響的滲氣函數(shù),揭示了三軸應力對滲氣系數(shù)與飽和度及體積含氣率關系皆有較大的影響,而其對相對滲氣系數(shù)與飽和度及相對體積含氣率關系的影響皆很小,且可用間接考慮應力與濕度影響的同一滲氣函數(shù)進行描述;揭示了三軸應力對滲水滲氣系數(shù)之比與飽和度關系的影響較小,可近似用同一指數(shù)函數(shù)來描述。
【學位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U444
【部分圖文】:

時程曲線,三軸儀,非飽和土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上頂帽及排水管相通。增濕時,施加滲水壓力值大于試樣內施加的氣壓值 5kPa,增濕水量根據(jù)傳感器進行控制。(4)量測與壓力控制系統(tǒng)體變量及排水量由差壓傳感器量測變化,差壓傳感器位于控制柜內。軸向位移由固定在活塞桿的軸向位移傳感器量測,孔隙水壓力的變化由孔隙水壓傳感器量測變化,并與陶土板下的螺旋槽連通。(5)計算機采集系統(tǒng)計算機采集系統(tǒng)可以對整個試驗過程中軸力、變形、孔隙水壓、體變管、排水管的變化進行記錄,且可以設置記錄的時間間隔,并通過采集系統(tǒng)保存在 Excel 中,可以繪制出時程曲線。

滲氣,三軸


圖 2-2 三軸滲氣儀Fig.2-2 Triaxial apparatus for gas permeability(1)軸向加載裝置通過調節(jié)調壓閥對氣壓缸施加氣壓,氣壓帶動氣壓缸對傳力軸施加軸向力,軸向由施加氣壓力大小決定。在試驗前應量測出氣壓力值與量力環(huán)之間的對應關系軸向力的大小來確定出施加的氣壓力值。(2)體變量測系統(tǒng)體變量測由雙管體變裝置量測,由有機玻璃筒和堿式滴定管組成,滴定管上部與筒相通,連接施加圍壓氣壓力管,下部連接內壓力室。通過施加圍壓記錄每級壓管的水量變化,除去不同壓力下的系統(tǒng)體變即為試樣體變。(3)滲氣量測裝置滲氣流速量測裝置為電子皂膜流量計,電子皂膜流量計接口與試樣出氣口相連一定滲氣壓力,氣體流過試樣進入皂膜流量計中,玻璃管中的皂膜依次通過上下傳感器,根據(jù)皂膜通過傳感器的時間間隔來計算出滲氣速度。 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祖良;王睢;劉新榮;;基于綜合結構勢概念的結構性原狀黃土屈服準則[J];巖土力學;2015年11期

2 田堪良;王沛;張慧莉;;考慮結構性的原狀黃土應力-應變關系的探討[J];巖土力學;2013年07期

3 陳存禮;高鵬;何軍芳;;考慮結構性影響的原狀黃土等效線性模型[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09期

4 武文舉;馬艷霞;張吾渝;蔣寧山;劉凌霄;;循環(huán)荷載下原狀黃土的動應力——動應變關系試驗研究[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8年04期

5 王輝;岳祖潤;葉朝良;;原狀黃土及重塑黃土滲透特性的試驗研究[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6 閆華林;石曉嶺;張磊;;飽和原狀黃土的液化及其影響因素的試驗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06年05期

7 米海珍;李如夢;牛軍賢;;蘭州原狀黃土剪切強度特性的試驗研究[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8 張一希;許強;劉方洲;趙寬耀;趙程;修德皓;鄒錫云;;不同地區(qū)飽和原狀黃土靜態(tài)液化特性試驗研究[J];地質科技情報;2018年05期

9 黃鳳鳳;蘇楠楠;周偉;劉彥忠;;原狀黃土固結過程中電阻率參數(shù)變化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年24期

10 金松麗;趙衛(wèi)全;邢義川;高連琳;李仁濤;;側限條件下原狀黃土增濕特性研究[J];人民長江;2017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海軍;周康;駱亞生;胡全;趙文鵬;張志毅;;不同區(qū)域原狀黃土顆粒和孔隙特征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2 李喜安;黃潤秋;周健;鄧亞虹;趙寧;洪勃;;原狀黃土三軸拉伸特性研究[A];2014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4年

3 彭柳君;尹劍輝;;水在原狀黃土中的入滲過程研究[A];《工業(yè)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年

4 潘明;仝飛;;山西原狀黃土強度特性試驗研究[A];《工業(yè)建筑》2018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8年

5 邱志剛;張常亮;王振宇;魏巖朔;李同錄;藺曉燕;;大斷面原狀黃土抗拉強度試驗研究[A];2018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6 劉曉京;陳新建;馮滿;龔芯磊;;可溶鹽對原狀黃土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A];2018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7 駱亞生;李平;胡仲有;;三軸應力狀態(tài)下的土結構性變化特性[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邵生俊;;黃土的結構性參數(shù)、強度特性及彈塑性本構模型[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立榮;石玉成;;隨機荷載下黃土動力特性探討[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10 駱亞生;謝定義;田堪良;;非飽和原狀黃土在動荷條件下的孔隙壓力變化[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鐘祖良;Q_2原狀黃土本構模型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董林;黃土及一般含細粒土體液化判別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杰;三軸應力條件下增濕時原狀黃土的力學特性及土水特征[D];西安理工大學;2019年

2 王智;平面應變條件下黃土剪切破壞與屈服特性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張禹揚;原狀黃土的灌溉入滲過程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8年

4 苗賀朝;濕陷性黃土的增濕濕陷及滲透變形特性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年

5 楊帆;軌道交通荷載下西安原狀黃土的動力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年

6 徐亞非;基于應力變換的飽和原狀黃土的結構性本構模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7 高鵬;不同濕度原狀黃土靜、動力學特性及其與結構性關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8 蔡宗鵬;原狀黃土的增濕變形強的及土水特征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嚴威;含水量和含鹽量對原狀黃土力學特性的影響[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7年

10 彭柳君;水在原狀黃土中的入滲過程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325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8325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08b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