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黃土的增濕變形水力特性及漸近狀態(tài)研究
【圖文】:
圖 2-2 一維土柱瞬態(tài)滲透儀 圖 2-3 土柱筒2 Transient permeameter of one-dimensional soil column Fig.2-3 Soil column(1)土柱筒,如圖 2-3 所示,該筒為圓柱狀,為有機玻璃材質(zhì)。土柱筒尺寸為外徑m,內(nèi)徑 100mm,即土柱筒厚度為 20mm,該厚度參考了已有研究[57,58],在施加豎載后其側(cè)向變形小于 0.02%,可忽略不計。土柱筒可分為四節(jié),從下至上各節(jié)高度分 30、25、25、20cm,各節(jié)之間用法蘭連接(內(nèi)六角螺絲),可根據(jù)試驗需要選擇土柱度。本次試驗選取兩節(jié)土柱筒,高為 550mm,下部段高為 300mm,上部段高 250mm。(2)加載裝置,見圖 2-4,垂直加載裝置由氣動作動器、荷重傳感器以及位移傳感成。由氣源為加載裝置提供壓力,通過施加氣壓控制作動器上下移動。氣動作動器行距 50mm,即加壓桿的最大伸長距離為 50mm;荷重傳感器最大量程為 5kN,精度為位移傳感器的最大量程為 50mm,精度為 0.1mm。(3)供水裝置,恒定水頭供給系統(tǒng)由 2 個底部尺寸 50×50mm,高度 300mm 的馬氏及 2 個稱量 5kg,感量 0.01g 天平組成,見圖 2-5 所示。(4)采集傳感器,采集傳感器包括水分傳感器與吸力傳感器,分別見圖 2-6、2-7。含水率的測量由 2 個 MP406-B 型水分傳感器,量程 0-100%,精度 1%,安裝的穿孔
圖 2-2 一維土柱瞬態(tài)滲透儀 圖 2-3 土柱筒2 Transient permeameter of one-dimensional soil column Fig.2-3 Soil column(1)土柱筒,如圖 2-3 所示,該筒為圓柱狀,為有機玻璃材質(zhì)。土柱筒尺寸為外徑m,內(nèi)徑 100mm,即土柱筒厚度為 20mm,該厚度參考了已有研究[57,58],在施加豎載后其側(cè)向變形小于 0.02%,可忽略不計。土柱筒可分為四節(jié),從下至上各節(jié)高度分 30、25、25、20cm,各節(jié)之間用法蘭連接(內(nèi)六角螺絲),可根據(jù)試驗需要選擇土柱度。本次試驗選取兩節(jié)土柱筒,高為 550mm,下部段高為 300mm,上部段高 250mm。(2)加載裝置,見圖 2-4,,垂直加載裝置由氣動作動器、荷重傳感器以及位移傳感成。由氣源為加載裝置提供壓力,通過施加氣壓控制作動器上下移動。氣動作動器行距 50mm,即加壓桿的最大伸長距離為 50mm;荷重傳感器最大量程為 5kN,精度為位移傳感器的最大量程為 50mm,精度為 0.1mm。(3)供水裝置,恒定水頭供給系統(tǒng)由 2 個底部尺寸 50×50mm,高度 300mm 的馬氏及 2 個稱量 5kg,感量 0.01g 天平組成,見圖 2-5 所示。(4)采集傳感器,采集傳感器包括水分傳感器與吸力傳感器,分別見圖 2-6、2-7。含水率的測量由 2 個 MP406-B 型水分傳感器,量程 0-100%,精度 1%,安裝的穿孔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U44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冬季菇棚補水增濕的技術(shù)方法[J];北方園藝;2011年05期
2 魯潔;王鐵行;;膨脹土增濕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3 衛(wèi)曉英,孟憲(日彐冖又);淺析濕陷性黃土增濕變形[J];山西建筑;2000年03期
4 王建平;;釋放木材內(nèi)應力的新方法[J];國際科技交流;1988年07期
5 楊曼;黃華芳;張兆奇;王健;;石家莊裕西公園綠地春季增濕效應[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17年02期
6 盧俊;袁納新;王怡丹;孫萬里;王玉;;增濕處理對粉狀酚醛樹脂木質(zhì)復合材料熱壓效果的影響[J];林產(chǎn)工業(yè);2016年08期
7 陳士峰;張伯龍;;增濕管道變形后快速修復[J];中國水泥;2014年04期
8 劉建吾;;黃河堤防粉土增濕變形特性試驗研究[J];人民黃河;2007年12期
9 王婧;陳曉紅;王學軍;;燃料電池增濕系統(tǒng)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有機氟工業(yè);2013年02期
10 付國;;增濕系統(tǒng)處理能力下降原因及對策[J];貴州化工;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強;李斌;閆亞明;羅登山;;增溫增濕過程中煙葉吸濕速率變化研究[A];中國煙草學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呂群;楊國昌;;呼和浩特發(fā)電廠6號電除塵器簡易增濕實驗[A];第九屆全國電除塵、第一屆脫硫?qū)W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黃鋒;陳清;王樂;竇家宇;王蘇紅;李斌;;片煙增濕與干燥的薄層模型及動力學研究[A];中國煙草學會2014年度優(yōu)秀論文集[C];2014年
4 薛偉朋;郭飛;丁麗瑗;程友良;;雙環(huán)形噴霧增濕系統(tǒng)對空冷單元傳熱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A];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及新能源技術(shù)——2012動力工程青年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3年
5 李振;邢義川;;側(cè)限條件下膨脹土增濕變形特性及計算模式[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gòu)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錢啟福;顏玉強;李曉培;鄧瑞君;;SIROX增溫增濕應用研究[A];中國煙草學會201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呂群;余立偉;楊平健;;煙氣噴霧增濕調(diào)質(zhì)/簡易增濕脫硫系統(tǒng)操作運行與故障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電除塵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黃鋒;陳清;王樂;竇家宇;王蘇紅;李斌;;片煙增濕與干燥的薄層模型及動力學研究[A];中國煙草學會2014年學術(shù)年會入選論文摘要匯編[C];2014年
9 周震濤;鄧柳江;;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自增濕膜電極的研究[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李廣信;司韋;張其光;;非飽和土的清華彈塑性模型[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gòu)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冀亞瓊 李闖 甘露;窯尾廢氣管道增濕系統(tǒng)的改進[N];中國建材報;2010年
2 郭殿為;冬季干燥不容忽視 居室增濕辦法多[N];大眾科技報;2006年
3 胡小軍 姜杰軍;旋窯尾氣管道增濕技術(shù)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10年
4 大理市氣象局 朱以維;雨后增濕氣溫升 嚴防豆麥病流行[N];云南科技報;2004年
5 河南 王素軍;一種可增濕的電子取暖器原理與維修[N];電子報;2010年
6 保山市隆陽區(qū)農(nóng)業(yè)局 楊會英;農(nóng)村沼氣冬季增濕措施試驗[N];云南科技報;2009年
7 范克民 王雙進;箱外遮蔭內(nèi)增濕 適時取蜜防敵害[N];湖南科技報;2010年
8 沈永平;塔里木河生態(tài)環(huán)境退化 出現(xiàn)氣候變暖增濕趨勢[N];黃河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劉元玉 矯曉虹 勇慶威;自主創(chuàng)新 做行業(yè)“小巨人”[N];威海日報;2013年
10 黃桂華;夏季如何養(yǎng)護蘭花[N];北京社會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崔琳;煙氣循環(huán)流化床半干法脫硫復合增濕特性及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梁華根;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自增濕膜電極的制備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3 呂維忠;新型空冷自增濕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sh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王茹潔;自增濕超薄型及自組裝型PEM的低濕性能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游子龍;重塑黃土的增濕變形水力特性及漸近狀態(tài)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9年
2 蘭萬剛;基于除塵脫硫一體化工藝的脫硫灰預混增濕特性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3 魯潔;膨脹土增濕變形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4 張繼文;水敏性黃土增濕的應力等效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5 孫明星;氯鹽漬土增濕變形特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6 周飛飛;濕陷性黃土的增濕結(jié)構(gòu)性非線性本構(gòu)模型研究及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7 謝強偉;集流板自增濕燃料電池技術(sh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司韋;非飽和土的增濕試驗及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9 齊國杰;燃煤超細顆粒物增濕團聚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張文博;側(cè)限及三軸應力條件下增濕時黃土的變形土水特征及滲水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629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62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