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典時期經(jīng)典建筑工程營建案例的幾何數(shù)學思想應用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22:42
【摘要】:建筑材料和建筑構造是建筑的本身的重要組構,是推動建筑學發(fā)展的直接因素,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融合的問題。建筑材料與構件如何與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工程完美銜接?其中又蘊含著怎么樣的幾何數(shù)學邏輯思維?基于以上的問題,筆者將在本研究中選取西方古典工藝工業(yè)技術史、制圖法和數(shù)學邏輯理念作為研究對象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首次,分析古希臘和古羅馬各個時期重要的工業(yè)工藝技術,探究推動建筑發(fā)展的重要工程工藝技術的發(fā)展過程;再引入古典時期建筑設計的重要制圖法原則,推導建筑構造與建筑實體之間的銜接方式;然后引入古典數(shù)學邏輯理論,為制圖法的論證提供科學的幾何理論依據(jù);最后選取特定的案例進行計算機模擬還原分析,以模擬還原建筑設計至建筑工程的全過程。通過上述的研究分析,本文希望還原古典建筑由設計到施工建造完成的實際過程,探索數(shù)學幾何邏輯思維通過制圖法對古典建筑構造的影響方式,進而推動古典建筑發(fā)展的邏輯過程。本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西方古典建筑的發(fā)展由工藝工業(yè)技術直接推動,幾何學制圖法則是二者之間的橋梁,三者的緊密結合共同推進了古典建筑學的進步。在古典建筑學的發(fā)展過程中,幾何數(shù)學邏輯思維的發(fā)展多先于建筑學的發(fā)展,但數(shù)學邏輯思維模式并未對古典建筑學提供直接的動力,也不是古典建筑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而是充當了制圖法和工藝工業(yè)技術革新的催化劑,形成了科學的規(guī)律性總結,加速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演變過程。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U74
本文編號:2625263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U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沈源;羅杰威;;不同幾何空間觀下的建筑設計——對建筑“形體語言”的探析[J];建筑師;2010年02期
2 慎鐵剛;西方古典建筑的力與美例析[J];力學與實踐;199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倩華;16-18世紀入華耶穌會士中國地理研究考述[D];浙江大學;2013年
2 沈源;整體系統(tǒng):建筑空間形式的幾何學構成法則[D];天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欒名歌;基于幾何規(guī)律的公共建筑空間組合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2 奧京;基于幾何邏輯的復雜建筑形態(tài)控制[D];清華大學;2016年
3 常超;論古典時期雅典城市發(fā)展的特點及原因[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周蕓;基于工程實踐中的建筑幾何邏輯控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2年
5 王風濤;基于高級幾何學復雜建筑形體的生成及建造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6 王寧;馬里奧·博塔的建筑造型語言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7 李倩怡;建筑幾何性淺析:15-18世紀意大利和明清中國的完美形式[D];清華大學;2011年
8 袁大偉;基于參數(shù)化技術的建筑形體幾何邏輯建構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9 張璐;解析帕拉第奧的建筑世界[D];南京大學;2011年
10 李英偉;基于分形幾何的建筑立面形式分析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25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6252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