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地區(qū)城市規(guī)劃地域性應對策略
[Abstract]:The natural runoff of the surface formed by topography and climate is the basic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lly areas in the south of China. The 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model in hilly areas leads to the destruction or even disappearance of surface natural runoff, bu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urban planning in hilly areas lacks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regional planning.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surface natural runof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ning strategy system of hilly cities from six aspects: urban structure, urban roads, urban green corridors, urban drainage, urban vertical and urban space.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fā)展研究中心;
【分類號】:TU9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穎,陳煒,王立,榮富強;城市結構:理性還是非理性[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1年06期
2 龔清宇;經濟全球化語境下的緊湊發(fā)展與城市結構多樣性[J];規(guī)劃師;2002年02期
3 余穎,陳煒;時間儀式化與城市結構化[J];規(guī)劃師;2002年05期
4 翁芳玲;胡曉鳴;;解讀租界對上海城市結構之影響[J];南方建筑;2006年04期
5 侯鑫;王絢;;信息時代的城市結構與城市交通[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6 韓超;袁舒萍;王棟;;西安軌道交通1、2號線對城市結構的引導作用及其策略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7年08期
7 邵瀟;柴立和;;城市結構模式形成的復雜系統理論[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8 張龍;;基于對城市結構與形態(tài)擴展的討論[J];民營科技;2012年06期
9 宗必澤;關于改革我國城市結構問題的探討[J];建筑學報;1983年11期
10 連蘇華;;交通方式與城市結構[J];城市問題;198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姚勝利;;對城市結構調整的構想——以天津市為例[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謝映;許乙青;江葉帆;;基于小流域單元的南方丘陵城市結構模式研究[A];城市時代,協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3-城市總體規(guī)劃)[C];2013年
3 尚嫣然;黎皇興;江藝東;柴江豪;余婷;;基于轉型需求的“城”與“鎮(zhèn)”協調發(fā)展研究[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1.城市化與區(qū)域規(guī)劃研究)[C];2012年
4 孫磊磊;谷華;;對張謇城市建設實踐的重新考察與詮釋——以城市空間結構理論為視角和方法[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5.城市規(guī)劃歷史與理論)[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穎;城市結構化理論及其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謝映;基于小流域單元的南方丘陵城市結構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2 王嘉慧;京廣鐵路客運西線對駐馬店市城市發(fā)展及結構布局影響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97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49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