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木結構的發(fā)展概況
本文關鍵詞:木結構建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一、木結構在中國的概況
木結構建筑在我國有悠久的建造歷史,是我國古代建筑的主要結構類型。中國古代木結構體系主要分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種。許多宮殿、寺廟和住宅都采用木材制作梁、架、檁、柱、斗拱、雀替等構件,連接方式多采用中國古建筑中特有的隼卯連接。其靈活的風格、合理的布局、事宜的建筑體量以及精巧的裝修在世界享有盛譽,是五大最古老的的建筑體系之一。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中有著名的建于遼代的應縣木塔;有數不勝數的寺廟禪院;有遍布全國的各種居名住宅……
二、木結構在國外的概況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是國際上木結構發(fā)展最快的時期。木材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美觀、加工性能好等特點,因此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從實木、原木結構到膠合木結構,再到復合木結構,木結構已不再是傳統(tǒng)概念上的木結構,在建筑上已經達到可以替代剛才的程度。在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木結構的大量研究與應用還同時促進了森林資源采伐和利用的良性 ,形成了成熟的森林管理體系。
現(xiàn)代木結構根據結構的材料方案主要分為輕型木結構、重木結構以及各種形式的混合結構。輕型木結構有小斷面的規(guī)格木材形成超靜定框架結構,多用于住宅建筑;重木結構主要采用膠合木或大斷面的原木作為結構材,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商業(yè)建筑等。
在北美,木結構住宅處于市場主導地位,美國平均每年都有近150萬幢新建住宅,其中90%采用木結構;在加拿大,木結構住宅的工業(yè)化、標準化和配套安裝技術非常成熟;在日本,大量的住宅也是木結構建筑;在北歐的芬蘭和瑞典,90%的房屋也為木結構建筑。
三、中國木結構建筑的前景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建筑物節(jié)能減排的日益重視和國外現(xiàn)代木結構產品及技術的大量引入技術轉化和本土化,木結構建筑在中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中國未來的建設和發(fā)展中,減少建筑工程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建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建筑,營造健康、和諧的人居空間將是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追求的目標。木結構建筑的又是必將日益顯著,木結構將為人們提供綠色、舒適安全的建筑新體驗。
本文關鍵詞:木結構建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8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4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