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建筑工程論文 >

滲透系數(shù)對砂土液化震陷影響的數(sh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4-19 21:37
【摘要】:飽和砂土在地震荷載的作用下往往會產生液化變形,包括豎向震陷和側向擴展。砂土由于液化的作用,其滲透系數(shù)會發(fā)生改變,而目前描述砂土液化變形的本構模型均采用常量滲透系數(shù),這是造成自由場地的震陷數(shù)值模擬結果低于試驗觀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開源有限元平臺Open Sees對飽和砂土的自由場地震陷進行模擬分析,對比離心機模型試驗,分析了滲透系數(shù)對飽和砂土液化震陷的影響。為進一步提高數(shù)值模擬的準確性,采用了適合于動力分析及液化模擬的邊界面模型。與固定滲透系數(shù)模型相比,最終提出的變滲透系數(shù)模型允許液化狀態(tài)的滲透系數(shù)升高為初始值的數(shù)倍,該模型模擬結果較好,可以作為從滲透模型角度提高數(shù)值模擬精度的近似考慮。通過一系列的模擬和分析發(fā)現(xiàn),采用合理的變滲透系數(shù)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砂土自由場地地震液化震陷的數(shù)值模擬精度。
[Abstract]:Saturated sand often produces liquefaction deformation under earthquake load, including vertical seismic subsidence and lateral expansion. Because of liquefactio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andy soil will change, bu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of sand liquefaction deformation has adopted consta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t present.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y the seismic subside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free site are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The open source finite element platform Open Sees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free-field seismic subsidence of saturated sand. Compared with centrifuge model test, the influence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n the liquefaction seismic subsidence of saturated sand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boundary interface model suitable for dynamic analysis and liquefaction simulation is adopted. Compared with the fix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model, the proposed variabl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model allow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liquefaction state to increase several times as much as the initial valu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is model are better. It can be used as an approximate considera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rmeability model. Through a series of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of seismic liquefaction subsidence can b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adopting reasonable variabl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model.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地下建筑與工程系;同濟大學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巖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41372271)~~
【分類號】:TU4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兆吉;郁壽松;;土壤震陷參數(shù)及試驗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1992年03期

2 湯淼興;周建石;;關于震陷的定義及分類的建議[J];工程抗震;1993年02期

3 劉惠珊;;預估液化震陷經驗公式再探討[J];工程抗震;1997年04期

4 袁曉銘,孫銳,孟上九;軟弱地基土上建筑物不均勻震陷機理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4年02期

5 孟上九,袁曉銘;建筑物不均勻震陷影響因素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4年01期

6 孟上九,袁曉銘,劉添華;晨報華源大廈不均勻震陷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5年11期

7 徐舜華;王蘭民;袁中夏;;黃土震陷初判指標的界定研究[J];西北地震學報;2006年02期

8 宋和平;李培振;;考慮土體-結構相互作用的震陷分析的研究與進展[J];結構工程師;2007年04期

9 周燕國;陳云敏;社本康廣;堀田洋之;;軟粘土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勻震陷離心機試驗研究[J];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2009年06期

10 徐舜華;王蘭民;孫軍杰;吳志堅;;含水量對黃土震陷性定量影響研究[J];西北地震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劉惠珊;;建筑物液化震陷的預估[A];中國地震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6年

2 黃海國;莊樂和;;黃土試樣震陷變形試驗與震陷曲線方程的研究[A];全國第三次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上卷)[C];1988年

3 王峻;石玉成;;含水率的變化對黃土震陷影響的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4 石兆吉;;液化地基上的房屋震陷[A];海峽兩岸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地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5 牟崇元;;地基震陷的附加動應力法[A];中國地震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6年

6 李蘭;;動三軸軟土震陷分析及抗震性能的評價[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7 王蘭民;張振中;;地震時黃土震陷量的估算方法[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三)[C];1992年

8 周健;楊春林;;砂性土震陷的動力特性預測模型研究[A];巖土力學的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全國青年巖土力學與工程會議論文集[C];199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楠;基于OpenSees的軟土震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2 馬君釗;天津軟土場地地震反應規(guī)律及其震陷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3 譚芳;基于參數(shù)等級劃分模糊處理的黃土震陷災害概率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4 高瑩;江蘇軟土地基震陷特性分析[D];河海大學;2006年

5 徐進;液化引起建筑物不均勻震陷分析方法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9年

6 郭樂;寶雞市臺塬黃土震陷特性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孟凡超;液化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勻震陷機理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6年

8 竹霞;關中地區(qū)黃土的震陷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9 裘國榮;黃土震陷變形的微結構控制機理研究[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10年

10 胡煜文;場地震陷對地下管線影響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8年



本文編號:24613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4613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a7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