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建筑工程論文 >

滇池泥炭土物理力學(xué)指標統(tǒng)計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9-10 11:00
【摘要】:通過搜集數(shù)個典型場地的地質(zhì)勘查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分析了滇池泥炭土?xí)r空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學(xué)指標間的統(tǒng)計特性關(guān)系,重點分析了有機質(zhì)含量及其組分特征對于泥炭土工程特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1)滇池泥炭土埋深在3.6~10 m之間,厚度變化范圍為2.3~7.3 m。該區(qū)域泥炭土多屬于高分解度泥炭土,其有機質(zhì)含量、孔隙比的分布范圍為10.5%~84.1%、1.5~9.2,具有壓縮性高,強度較低的特點;(2)通過對各物理力學(xué)指標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泥炭土含水率與孔隙比、壓縮系數(shù)、抗剪強度呈線性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而隨著有機質(zhì)含量的增加,孔隙比增大,天然重度減小,壓縮性、抗剪強度增大;(3)相對于纖維泥炭土,滇池泥炭土由于分解度高,纖維含量較少,腐殖質(zhì)顆粒較多,結(jié)構(gòu)更加致密而具有更小的孔隙比、含水率以及較大的天然重度、顆粒比重。
[Abstract]:By collecting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of several typical sit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at soil in Dianchi Lake and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indexes.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its components on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eat soil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buried depth of peat soil in Dianchi Lake is between 3.6 and 10 m, and the thickness varies from 2.3 to 7.3 m. Most of the peat soils in this area belong to peat soil with high decomposition degree, 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orosity ratio is 10.5% and 84.1%, 1.5% and 9.2%,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mpressibility and low strength. (2)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ous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index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content of peat soil and porosity ratio,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and shear strength,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he porosity ratio increases, the natural severe degree decreases,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shear strength increase. (3) relative to fiber peat soil, Because of the high decomposition degree, less fiber content, more humus particles, denser structure and smaller porosity ratio, water content, natural gravity and particle specific gravity of the peat soil in Dianchi Lake.
【作者單位】: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昆明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學(xué)建筑工程學(xué)院;
【基金】:巖土力學(xué)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GH201401)
【分類號】:TU44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其芳,張水平;水泥攪拌樁在泥炭土中的應(yīng)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5期

2 張留俊;黃曉明;王攀;王福勝;;泥炭的微觀結(jié)構(gòu)及工程性質(zhì)[J];中國公路學(xué)報;2007年01期

3 張路;詹長久;李翠華;劉一亮;;昆明滇池泥炭土的某些特性[J];土工基礎(chǔ);2006年02期

4 黃俊;南昆線七旬泥炭土地基加固工程設(shè)計與施工[J];路基工程;1999年06期

5 方明山;南昆線七甸泥炭土路基加固技術(shù)[J];路基工程;2000年01期

6 ;泥炭土的固結(jié)強度和壓縮變形問題[J];勘察技術(shù);1978年03期

7 謝黎黎;;水泥攪拌樁對處理泥炭土地基的實踐[J];浙江建筑;2009年11期

8 薛曉輝;梁小勇;歐陽志;;擠密碎石樁在加固泥炭土地基中的應(yīng)用[J];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2期

9 黃俊;南昆線七旬泥炭土的工程巖土學(xué)特征[J];路基工程;1999年06期

10 鄭鵬飛;;水泥—廢石膏加固泥炭土地基分析[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1年08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蔣軍;稀有的大型真菌:泥炭菇[N];中國綠色時報;2005年

2 吉林神農(nóng)集團董事長 王中;中國泥炭當自強[N];中國花卉報;2007年

3 丹麥品氏托普公司 張曉春;泥炭的分類與應(yīng)用[N];中國花卉報;2006年

4 丹麥品氏托普公司 張曉春;泥炭的分類與應(yīng)用[N];中國花卉報;2007年

5 依德;泥炭在高爾夫球場中的應(yīng)用[N];中國花卉報;2009年

6 劉寶效;泥炭應(yīng)用前景廣闊[N];中國花卉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譚川江;資源和品質(zhì)導(dǎo)向極致產(chǎn)品[N];中國花卉報;2012年

8 胡一民;泥炭土與草炭土有何區(qū)別[N];中國花卉報;2004年

9 ;高新區(qū)高質(zhì)量建設(shè)撫仙路[N];玉溪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余志華;高原湖相泥炭土固結(jié)壓縮及卸荷回彈變形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5年

2 李斗;滇池泥炭土微觀結(jié)構(gòu)特征及工程力學(xué)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5年

3 李琳;昆明滇池泥炭土工程力學(xué)性狀的改良試驗[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2年

4 蔣卓吟;固化泥炭土的力學(xué)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3年

5 孫曉娟;滇池泥炭土工程地質(zhì)特性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6年

6 鄧昭衡;外源氮輸入和凍融對泥炭土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15年

7 劉渝;滇池泥炭土物質(zhì)組分和微觀結(jié)構(gòu)對力學(xué)強度影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4年

8 呂俊青;昆明盆地泥炭土流變特性與本構(gòu)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1年

9 張揚;昆明盆地泥炭土滲透變形特征及變形本構(gòu)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1年

10 李明明;岸邊土體力學(xué)特性及本構(gòu)關(guān)系的分析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22342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2342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785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