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幅晃動下考慮地基效應的矩形貯液結構動力響應研究
[Abstract]:Generally, the rectangular liquid storage structure is directly located on the foundation through the bottom plate,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foundation, define the limit value of the wave height of the micro-amplitude sloshing wave, and establish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rectangular liquid storage structure.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rtificial boundary to simulate the foundation effect. The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studied in the range of micro-amplitude sloshing based on the potential flow theory, and the sloshing wave height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models is compared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ectangular liquid storage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seismic waves and different seismic acceleration amplitu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end of sloshing wave height is the same and the difference of maximum sloshing wave height is small. In the range of micro-amplitude sloshing, the maximum wave height of liquid sloshing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amplitude of seismic acceleration. When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effective stress and liquid sloshing pressure of the slabs decrease to a large extent. The foundation effec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liquid sloshing wave height.
【作者單位】: 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68039;51478212)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博導類)(20136201110003) 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144GKCA032)
【分類號】:TU31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仲人;盧磊;;結構動力響應數值計算方法簡介[J];山西建筑;2007年31期
2 梁慶華;;基于確定性理論的結構動力響應優(yōu)化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3 陳懷海;王超;;關于結構動力響應約束閉環(huán)動力修改問題的初步研究[J];應用力學學報;1990年04期
4 蘇清祖,方和升,徐凌;結構動力響應軟件的開發(fā)及其在汽車上的應用[J];江蘇工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5 沈小璞,陳榮毅,沈鵬程;基于狀態(tài)空間理論的結構動力響應解法[J];安徽建筑;1996年Z1期
6 沈小璞,余景平,陳榮毅;樣條元狀態(tài)空間法分析結構動力響應問題[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3期
7 徐玉野;結構動力響應數值分析積分步長的一種簡單確定方法[J];福建建筑;2002年01期
8 方維鳳,黃勝偉;狀態(tài)變量迭代法分析結構動力響應問題[J];建筑技術開發(fā);2002年05期
9 姜迎春;劉鐵林;于忠誠;;高層結構動力響應的波動分析方法[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王世忠;桿系結構動力響應最優(yōu)化計算[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8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小璞;陳榮毅;沈鵬程;;基于狀態(tài)空間理論的結構動力響應解法[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1996年
2 田洪臣;黃勝偉;;結構動力響應的可視化分析[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陳海龍;范華林;金豐年;;相互作用條件下地下拱形結構動力響應[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侯曉峰;呂植啟;李忠平;王全勝;;彈性支座對淺埋結構動力響應的影響研究[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劉旭紅;楊嘉陵;蘇先樾;;沖擊載荷作用下結構動力響應的模態(tài)解適用性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王安寶;董軍;楊秀敏;鄧國強;楊科之;;化爆作用下無梁板結構動力響應數值模擬[A];第十一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林述濤;劉春明;李楚舒;;基于時域法考慮設備運行結構動力響應的工程應用[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8 徐騰飛;向天宇;趙人達;;精細時程積分的算法改進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徐騰飛;向天宇;趙人達;;精細時程積分的算法改進研究[A];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第十三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雷震宇;陳虬;;板殼結構動力響應的隨機有限元分析[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慶豐;抗震結構動力響應的卸載分析方法[D];天津大學;2003年
2 章子華;自適應比例邊界元法及其在彈性力學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堯;人行激勵下大跨結構振動響應計算與優(yōu)化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張長浩;地震波模擬分析與工程結構動力響應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3 馬雪君;板式轉換層對高層結構動力響應的影響[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趙巖;爆破震動下框架結構動力響應的現場實測與數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陳愛君;時程分析中計算結構動力響應的小波分析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6 胡文耀;隨機結構振動數值模擬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7 陳力宇;基于MATLAB的高層框架結構動力響應與仿真研究[D];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2012年
8 李培河;地震作用下土—地下結構動力響應的若干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797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217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