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周期地震波作用下超高層框架-核心筒減震結構動力響應分析
本文選題:減震結構 + 框架-核心筒結構 ; 參考:《建筑結構學報》2017年12期
【摘要】:選取長周期分量明顯的2組地震動記錄作為輸入,以一超高層框架-核心筒結構為背景,進行了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彈性分析,并與相應水準普通地震動記錄輸入下的地震響應分析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長周期地震動輸入下結構的地震響應指標如基底剪力、層間位移角和加速度放大系數(shù)遠比普通地震動的大,采用常規(guī)阻尼器已很難滿足減震設計要求;陴枘崞髁W特性,提出了高性能位移放大型阻尼器,建立了理論公式,并對附加位移放大型阻尼器和普通阻尼器的超高層結構在長周期地震動作用下的地震響應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位移放大型阻尼器對結構內力、位移和加速度的減震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普通阻尼器,能更有效地降低超高層結構在長周期地震動作用下的動力響應。
[Abstract]:In this paper, two groups of seismic records with obvious long-period components are selected as input, and the elast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background of a super-tall frame-core tube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frequent earthquakes of 7 degree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under the input of the normal ground motion records of the corresponding leve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response index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input of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 such as the base shear force, the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and the acceleration magnification factor,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ground mo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hock absorber by using the conventional dampers.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iscous dampers, a large displacement damper with high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and a theoretical formula is established.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super-tall structures with large displacement-coupled dampers and ordinary dampers under the action of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mping effect of large displacement damp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dampers,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uper-tall structures under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 can be reduced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陜西煤業(yè)化工集團(上海)勝幫化工技術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78291,51478257)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ZR1416200)
【分類號】:TU9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車愛蘭;于凱;馮少孔;杉山長志;;中國沿海及內陸地區(qū)長周期脈動特征分析[J];巖土力學;2011年S2期
2 于凱;車愛蘭;馮少孔;杉山長志;;長周期地脈動觀測在深部地層調查中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3 張翔宇;;基巖場地條件下長周期地震波頻譜特性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年20期
4 張振炫;陳清軍;;高層建筑結構長周期地震反應的比較研究[J];結構工程師;2009年04期
5 廖述清,裴星洙,周曉松,張立;長周期地震動作用下結構的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J];建筑結構;2005年05期
6 陳清軍;袁偉澤;曹麗雅;;長周期地震波作用下高層建筑結構的彈塑性動力響應分析[J];力學季刊;2011年03期
7 鄔敏;王名臣;董華陽;;復雜結構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動力響應[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8 陳雷;陳清軍;;不同類型地震波作用下非線性場地的行波效應分析[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9 李濤;連業(yè)達;張洵安;吳昊;;雙調制非平穩(wěn)地震波作用下巨子型有控結構動力響應分析[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10 那向謙;張良鐸;;多層房屋在爆炸地震波作用下的動力反應與抗震加固研究[J];工程抗震;198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杜東升;王曙光;劉偉慶;劉鵬飛;;長周期高層隔震建筑的減震效果探討[A];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8年
2 趙成剛;馮啟民;;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管線破壞的模糊隨機分析[A];中國地震學會第四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2年
3 王浩力;李鵬飛;陳清軍;;多維地震波作用下大跨結構行波效應分析[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久建;粘滯阻尼減震結構分析方法及設計理論研究[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婷;長周期地震動對長周期結構動力響應性能影響的分析[D];南昌大學;2015年
2 胡歆;長周期地震作用下超高層建筑基于能量的位移預測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3 毛威;長周期結構設計地震反應譜及最小地震剪力系數(shù)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4 陳立棟;長周期結構地震反應特點及高階振型影響分析[D];東南大學;2016年
5 賈鵬;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特性及對結構響應分析[D];重慶大學;2016年
6 邱立珊;基于汶川地震記錄的遠場長周期地震動設計反應譜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7 牛翔;核電廠樓層譜擬合算法研究及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8 郭剛;考慮長周期地震動作用影響鋼結構梁柱節(jié)點損傷退化行為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貞;長周期地震動特性與高層框架結構動力響應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10 于凱;長周期地脈動特征及其在都市地震防災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87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98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