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南地區(qū)城鎮(zhèn)空間歷史地理關(guān)系研究
本文選題:西南地區(qū) + 城鎮(zhèn)分布。 參考:《新建筑》2016年06期
【摘要】:以先秦至明清時期西南地區(qū)城鎮(zhèn)分布的時空地理關(guān)系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對相關(guān)歷史文獻、考古資料與堪輿圖典的分析,從山川形勝、資源分布、交通區(qū)位、政治經(jīng)略、戰(zhàn)爭部署、民族遷徙等六個方面評析了云、貴、川、渝四地城鎮(zhèn)格局的演化過程與動力機制。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總結(jié)了歷史地理因素作用下西南地區(qū)城鎮(zhèn)分布的總體規(guī)律,以期深化人們對當前西南城鎮(zhèn)群空間結(jié)構(gòu)的解讀。
[Abstract]:Taking the spatio-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the pre-Qin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maps, from the landscape shap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the traffic location, the political class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 pattern in Yunnan, Guizhou, Sichuan and Chongqing from six aspects of war deployment and ethnic migration. On this basis, the general law of urban distribution in southwest China under the action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is further summarize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博士后流動站;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
【基金】: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資助(2015BS1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178479)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6M602653)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資助項目(106112016CDJXY190004)
【分類號】:TU98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吳壯達;《水經(jīng)注》的“水WH陵”問題——廣州歷史地理問題研究之一[J];華南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02期
2 劉不朽;·三峽探奧·之四十三 《水經(jīng)注》與三峽《水經(jīng)注·三峽》之歷史地理、人文地理價值[J];中國三峽建設(shè);2004年05期
3 任顯坤;;淺談水資源的和諧開發(fā)[J];地下水;2008年02期
4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高傳棋;;如何重建臺灣境內(nèi)的小區(qū)域歷史地理[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shù)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2 何元文;;豎沙煮鹽歷史地理考[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C];2007年
3 陳昌遠;;從“湯始居亳,從先王居”的歷史地理看偃師商城遺址為湯都西亳[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三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1995年
4 孫繼民;;序[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5 吳宏岐;王豫北;郭用和;;濮陽地區(qū)若干歷史地理問題考證[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五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新鄭古都與中原文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申有順;畢雅瑋;楊坤坤;;邯鄲古都肇始的歷史地理背景[A];中國古都研究(總第二十四輯)[C];2013年
7 陳剛;;六朝時期長江建康河段的歷史地理概貌及其變遷——以歷史文獻中“濤水入石頭”及“廣陵涌潮”、“牛渚春潮”現(xiàn)象的考察為中心[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夏星南;徐伯元;;試探武進縣名及其地域的歷史地理變遷——兼探齊梁故里之地望[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早報記者 石劍峰;“中國教育缺乏歷史地理基本知識”[N];東方早報;2012年
2 毛曦 于雙遠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華北歷史地理與中國社會變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從歷史地理看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N];文匯報;2003年
4 毛怡;重建過去的地理[N];光明日報;2014年
5 邢曉鳳;歷史地理觀的培養(yǎng)[N];中國測繪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李楠;15載磨一劍的史地學家[N];山西日報;2001年
7 張傳璽;向侯仁之先生學習歷史地理[N];中華讀書報;2011年
8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 復旦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會常務(wù)委員 葛劍雄 張超然 整理;師者之創(chuàng)新的傳承[N];光明日報;2014年
9 董學增;一部考古與文獻相結(jié)合的史地著作[N];中國文物報;2014年
10 明朗;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強;唐宋時期中國西部地理認識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偉斌;明清浙江天主教史編年考論[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馬相金;歷史地理視角下的中國酒業(yè)經(jīng)濟及酒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會娟;明清時期桂林城若干歷史地理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杰;道口鎮(zhèn)興衰的歷史地理考[D];鄭州大學;2009年
5 韓麗梅;地志《齊乘》述論[D];四川大學;2006年
6 朱喜樂;許昌歷史地理三論[D];鄭州大學;2010年
7 袁剛;從歷史地理的視角審視肅親王對內(nèi)蒙古的巡視[D];內(nèi)蒙古大學;2014年
8 鄭利;大衛(wèi)·哈維的歷史地理唯物主義思想述評[D];安徽大學;2015年
9 裴洞毫;宋代夔州路砦堡地理考[D];西南大學;2009年
10 李云靜;大衛(wèi)·哈維的歷史地理唯物主義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22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92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