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公園準入標準研究述評——以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qū)為例
本文選題:國家公園 + 準入標準 ; 參考:《世界林業(yè)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國家公園屬于全球保護地的一種,其最本質屬性是公益性、國家主導性和科學性。以1974年IUCN對國家公園的定義為依據(jù),將中國國家公園的準入標準概括為面積、資源級別、人類足跡指數(shù)和功能全面性4個方面,并據(jù)此建立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個層次指標的權重,然后運用模糊數(shù)學法對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qū)進行綜合評價,綜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青海三江源、黑龍江湯旺河、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nóng)架、云南普達措、湖南南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錢江源和北京八達嶺國家公園。從結果來看,完全符合中國國家公園準入標準的試點區(qū)有青海三江源、吉林長白山和湖北神農(nóng)架,即可以進入中國國家公園體系;黑龍江湯旺河雖然綜合排名第2,但是資源級別不符合要求;云南普達措、湖南南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錢江源和北京八達嶺則是人類足跡指數(shù)未達標。
[Abstract]:National park is a kind of global protection, its most essential attribute is commonweal, national dominant and scientific.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national parks by IUCN in 1974, the admission criteria of Chinese national parks are summarized in four aspects: area, resource level, human footprint index and functional comprehensiveness, and the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ly. The weight of each level index is determined by AHP, an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9 national park system pilot area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from high to low are three rivers in Qinghai, Tangwang River in Heilongjiang, Changbai Mountain in Jilin. Shennongjia, Yunnan Pudaco, Hunan Nanshan, Fujian Wuyishan, Zhejiang Qianjiangyuan and Beijing Badaling National Park.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pilot are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dmission standards of Chinese national parks include Qinghai Sanjiangyuan, Changbai Mountain in Jilin Province and Shennongjia in Hubei Province, that is, they can enter the Chinese National Park system. Although the Heilongjiang Tangwang River ranked 2nd in the overall ranking, the resource level di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Yunnan Pudacao, Hunan Nanshan, Fujian Wuyi Mountain, Zhejiang Qianjiangyuan and Beijing Badaling are human footprint index is not up to standard.
【作者單位】: 湖北文理學院管理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16YJCZH090) 襄陽市科技計劃軟科學研究專項
【分類號】:TU986.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居易;關于設立“太湖國家公園”的建議與構想[J];蘇州城市建設環(huán)境保護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蘇雁;;日本國家公園的建設與管理[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23期
3 周文華;;大自然遺產(chǎn)的陳列館——國家公園[J];建筑知識;1981年04期
4 孫筱祥;美國的國家公園[J];北京林學院學報;1982年02期
5 徐大陸;外國國家公園梗概[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5年02期
6 趙中樞;;英國的國家公園運動及其規(guī)劃管理[J];北京園林;1989年04期
7 徐大陸;;外國國家公園綜述——墨西哥、英、法、波蘭、瑞典、芬蘭、西班牙[J];中國園林;1991年03期
8 徐大陸;;外國國家公園綜述——美國、加拿大[J];中國園林;1991年01期
9 安和麥克尤恩 ,孫平;英國國家公園的起源與發(fā)展[J];國外城市規(guī)劃;1992年03期
10 董波;美國國家公園:起源、性質和功能[J];黑龍江水專學報;199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孫平;;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思考[A];城鄉(xiāng)治理與規(guī)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0——風景環(huán)境規(guī)劃)[C];2014年
2 莊優(yōu)波;;美國國家公園界外管理研究及借鑒[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吳承照;;國家公園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機制與管理[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0.風景園林規(guī)劃)[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雯;國家公園管理模式 借他山之石以攻玉[N];中華建筑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丁洪美;國家公園是人民的真實財富[N];中國綠色時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肖正華;國家公園體制爭論[N];中國建設報;2014年
4 納夢月 史效軒;中國大陸首個國家公園正式揭牌[N];中華建筑報;2007年
5 趙青邋楊士龍;加國家公園開發(fā)百年,何以仍一派“原生態(tài)”?[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6 資敏;國家公園美在何處?[N];中國環(huán)境報;2008年
7 王忠田;魅力無窮的馬來西亞瓜拉大漢國家公園[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胡春明;規(guī)劃建設我們自己的國家公園[N];中國建設報;2012年
9 熊志紅;仙居躋身首批國家公園試點[N];中國環(huán)境報;2014年
10 綜合開發(fā)研究院(中國·深圳) 胡振宇 周余義 安然;盡快建設南海國家公園[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海霞;國家公園的旅游規(guī)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唐芳林;中國國家公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冠華;臺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系統(tǒng)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李吉龍;基于森林管理視角的中國國家公園探索[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5年
3 郭偉樂;我國國家公園體系構建及發(fā)展模式的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師慧;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構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6年
5 潘泉君;伊春市國家公園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年
6 劉瓊;中美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7 孫冬冬;中國國家公園制度建設與管理體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8 郭宇航;新西蘭國家公園及其借鑒價值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年
9 賈姍姍;湯旺河國家公園的旅游發(fā)展實證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10 王雪伊;美國國家公園科教模式在中國風景區(qū)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1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82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