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研究
本文選題:歷史建筑 + 歷史建筑風貌 ; 參考:《蘭州交通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登封市隸屬鄭州市,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黃河文明的發(fā)祥地。登封地處鄭州、洛陽兩大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間。登封因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岳而得名,擁有嵩山世界地址公園、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以及少林功夫等三大世界級旅游資源。“佛儒道”三教文化在這里并存,享有“中華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都”的稱謂。登封雖然現(xiàn)存古建筑種類很多,自漢代以來各個時期均有遺存下來的歷史建筑遺跡,但是我們并沒有對登封的歷史建筑風貌特色進行過研究,以至于在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過程中沒有可依據(jù)的、適合登封地理風貌和歷史文化的建筑風格參考,城市的建設也沒有彰顯登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和打造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提上日程,我們迫切需要了解本地區(qū)的建筑文化特色,總結登封歷史建筑風貌特色,傳承建筑文化理念。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研究背景,沿著基礎研究—現(xiàn)狀問題—實例分析—歸納總結—傳承實踐這一框架,展開登封市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研究,希望喚起更多的古建筑愛好者,保護和傳承我們自己的古建筑文化。本文分為七個章節(jié):第一章為緒論,介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并對相關的概念進行解讀,確定研究的對象和范圍。介紹了研究的方法,制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為國內外歷史建筑風貌研究現(xiàn)狀。本章介紹了國外歷史建筑風貌研究的現(xiàn)狀,重點從國內出發(fā),以杭州、都江堰、天津為例,從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方面介紹了目前國內歷史建筑風貌研究的現(xiàn)狀。第三章為登封市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與歷史建筑保護。本文介紹了登封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城建歷史、城市建筑風貌現(xiàn)狀,并從四個不同歷史階段介紹了登封的城市發(fā)展演化。本章還通過調研,介紹了登封歷史建筑保護情況。第四章為登封歷史建筑概況。登封自漢代以來均有遺存下來的建筑遺跡,本章以朝代為先后順序,對登封現(xiàn)存的代表性歷史建筑進行了基礎調研,作為登封市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研究的基礎資料。第五章為登封歷史建筑風貌研究是本文的重點章節(jié)。本章概括了登封歷史建筑的特點、登封歷史建筑的風貌特征以及歷史建筑風貌形成原因,并從歷史建筑傳承創(chuàng)新理念、要求和途徑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歷史建筑傳承與創(chuàng)新。第六章為登封市歷史建筑風貌特色實踐。本章指出了登封市代表性建筑風貌,并提出了城市風貌控制和明清古城的保護與整治措施,以此實現(xiàn)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的實踐。第七章為結論。該部分對本論文進行了總結,并自我檢驗,指出了本論文的不足之處,對歷史文明名城的未來進行了展望。其中,第五章、第六章為本文的重點章節(jié)。本文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社會等多方面出發(fā),從宏觀和微觀、物質和文化等多角度對登封歷史建筑風貌特色進行了研究。歷史建筑風貌特色既包括歷史建筑特點,也包括歷史建筑風貌特征。歷史建筑特點是從宏觀方面總結歷史建筑風貌,歷史建筑風貌特征從微觀方案總結歷史建筑風貌,二者都屬于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的范疇。登封歷史建筑特點為:涵蓋種類豐富、文化內涵多樣、建筑格局完整、始建年代真實、宗教文化濃厚、祭祀文化突出、商貿(mào)街井發(fā)達。登封歷史建筑的風貌特征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建筑選址—依山傍勢、注重地形,建筑空間布局—院落布局、主次分明,建筑形制—形式多樣,功能為主,斗拱—精致美觀,作用衰退,建筑色彩—注重環(huán)境、樸實自然,建筑材料—磚墻為主,輔以石材,建筑裝飾—裝飾精美、題材豐富。登封歷史建筑風貌形成原因從政治歷史條件、經(jīng)濟社會條件、地理風貌條件、風俗文化條件進行了描述。同時本文提出了歷史建筑傳承創(chuàng)新理念和創(chuàng)新要求,從形式、元素、符號、材料、色彩、工藝、環(huán)境、氣質方面提出歷史建筑傳承創(chuàng)新途徑。最后又從登封代表性建筑風貌、城市風貌控制、明清古城的保護與整治三個方面闡述了歷史建筑風貌特色在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實踐和建議,希望登封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城市發(fā)展之路。針對登封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研究,筆者搜集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長時間的現(xiàn)場調研。但是對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的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基礎資料不夠全面、歸納總結欠缺、傳承理念、途徑和實踐仍需論證。歷史建筑風貌的傳承創(chuàng)新理念和途徑,以及歷史建筑風貌特色實踐,仍需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地方政策進行論證,本文僅代表筆者的個人觀點。希望本文對登封歷史建筑風貌特色的研究,能夠為登封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提供適合登封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建筑風格,為整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提供指導。同時,希望本文能夠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地域風格打造、歷史文化街區(qū)建筑風貌設計、新城建設方面提供借鑒。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 the background ,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the world . The article makes a summary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features and the features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features of historic buildings include historical building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 features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concrete practice and sugges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 ' 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 political history condition ,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 ,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customs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U-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亮;曲亮;;中西方歷史建筑修復差異性分析[J];中外建筑;2015年12期
2 何流;詹長法;;《威尼斯憲章》的指導思想和現(xiàn)實意義[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15年01期
3 李岡原;王黎;;英國公民社會與文物古跡保護的探析[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3年03期
4 王雪芹;;淺析中國古塔建筑藝術[J];大眾文藝;2010年24期
5 谷俊青;;國外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及啟示[J];中國房地產(chǎn);2010年09期
6 陳占祥;;雅典憲章與馬丘比丘憲章述評[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09年S1期
7 彭秀濤;;中西方歷史文物建筑保護原則的比較研究[J];南方建筑;2006年06期
8 陳一新;巴黎德方斯新區(qū)規(guī)劃及43年發(fā)展歷程[J];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3年01期
9 張松;日本歷史環(huán)境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法律、政策與公眾參與[J];華中建筑;2001年04期
10 余孝恒;中國古代的宗教建筑[J];四川建筑;1995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夏斐;;傳承歷史建筑文脈 營造杭州特色風貌[N];杭州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力;秀山梅江河地域特色風貌建筑設計探索[D];重慶大學;2015年
2 韓際平;關于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qū)和歷史建筑保護的探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3 楊飛;天津近現(xiàn)代歷史風貌建筑色彩特征及保護研究[D];天津城市建設學院;2013年
4 趙艷艷;嵩山中岳廟古建筑裝飾藝術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2年
5 袁昊;珠海市唐家灣鎮(zhèn)歷史建筑風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6 曹璐;城市風貌規(guī)劃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7 付少慧;城市建筑風貌特色塑造及城市設計導則的引入[D];天津大學;2009年
8 章臻穎;杭州近代建筑史及其建筑風格初解[D];浙江大學;2007年
9 畢娟;歷史風貌建筑修復改造的結構技術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10 梅騰;河南佛教寺院建筑初探[D];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572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75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