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高強鋼筋的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梁短期裂縫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預應力混凝土梁 + 后張有黏結預應力 ; 參考:《建筑結構學報》2017年11期
【摘要】:進行了29根配置500 MPa級鋼筋的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受彎性能試驗,獲得了29組裂縫間距和96組短期裂縫寬度數(shù)據(jù);收集了國內(nèi)外29根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梁的裂縫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以上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了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短期裂縫特征,并評估了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裂縫計算公式的適用性。研究結果表明:規(guī)范GB 50010—2010的短期裂縫計算方法仍適用于配置高強鋼筋的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梁,按其公式計算的平均裂縫間距、平均裂縫寬度和最大裂縫寬度較試驗值普遍偏大,二者之比的均值分別為1.086、1.313和1.263。因此,建議對GB 50010—2010規(guī)范公式部分參數(shù)進行修正,并建議將計算裂縫寬度明確為梁側面最外排受拉鋼筋中心處、鋼筋應力取為最外排受拉鋼筋的應力。通過參數(shù)回歸分析,得到裂縫寬度的修正計算公式,并提出梁側面最外排受拉鋼筋中心處與受拉邊緣、預應力筋中心處的裂縫寬度的換算關系式,建議公式的計算值和試驗值符合較好。
[Abstract]:The flexural behavior tests of 29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with #number0# MPa reinforcem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data of 29 groups of crack spacing and 96 groups of short term crack width were obtained.The crack test data of 29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beam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collected.Based on the abov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hort term crack characteristics of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are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crack calculation formula in GB50010-2010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de i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ort-term crack in code GB50010-2010 is still suitable for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beams with high strength steel bars, and the average crack spacing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its formula.The average crack width and the maximum crack width are generally larg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nd 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two is 1.0861.313 and 1.263 respectively.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some parameters of the formula of GB 50010-2010 code should be revised, and the calculated crack width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center of the outermost draining tensile steel bar on the side of the beam, and the stress of the steel bar should be taken as the stress of the outermost draining tensile steel bar.Through the paramete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odified formula of crack width is obtained, and the conversion formula of crack width between the center of the outermost draining tensile bar on the side of the beam and the center of the tension edge and the center of the prestressed tendons is put forward.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e suggested formula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基金】:“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2016YFC0701903)
【分類號】:TU37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超;劉伊生;;高強鋼筋應用的經(jīng)濟及社會效益比較[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2 王信君;;高強鋼筋的研究及使用現(xiàn)狀[J];四川建筑;2009年03期
3 李建華;;高強鋼筋性能、經(jīng)濟性分析及推廣應用策略[J];建筑經(jīng)濟;2012年02期
4 武春麗;;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聯(lián)動 加快推廣應用高強鋼筋 作為工程獲獎的參評條件[J];中國住宅設施;2012年03期
5 ;新疆:發(fā)揮區(qū)域優(yōu)勢 高強鋼筋推廣步入“快車道”[J];建筑;2012年22期
6 ;云南:政策標準導引 高強鋼筋推廣顯成效[J];建筑;2012年22期
7 ;河北:強化制度建設 高強鋼筋應用扎實推進[J];建筑;2012年22期
8 蕭康標;;高強鋼筋的探討及應用[J];建筑監(jiān)督檢測與造價;2013年03期
9 宋玉峰;李巍娜;黃丹心;;推廣應用高強鋼筋的分析與思考[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13年05期
10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下發(fā)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推廣應用高強鋼筋工作[J];工程建設;201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裴智;張維匯;康會亭;李鵬;馬向群;張勁;;科學推廣應用高強鋼筋[A];2009全國建筑鋼筋生產(chǎn)、設計與應用技術交流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9年
2 李錚;;推動高強鋼筋應用促進我國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A];2009全國建筑鋼筋生產(chǎn)、設計與應用技術交流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9年
3 楊忠民;;細晶高強鋼筋[A];2009全國建筑鋼筋生產(chǎn)、設計與應用技術交流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9年
4 徐有鄰;;高強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應用技術導則(簡介)[A];2009全國建筑鋼筋生產(chǎn)、設計與應用技術交流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9年
5 閻石;陳鑫;季保建;;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框架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6 盧建峰;蔣永生;陳德文;;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梁剛度的試驗研究[A];高強混凝土及其應用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7 葉獻國;章益民;種迅;蔣慶;黃小坤;劉剛;;基于名義拉應力法的預應力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梁裂縫控制方法試驗研究[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下)[C];2013年
8 王麗娟;張光宇;;配有高強鋼筋的高強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研究與應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6年遼寧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6年
9 張國軍;劉建新;;高軸壓比高強鋼筋混凝土足尺框架柱的試驗研究[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六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譚晉鵬;尚志海;;高強鋼筋在高層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A];2009全國建筑鋼筋生產(chǎn)、設計與應用技術交流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柳祖林;推廣高強鋼筋應抓好四個環(huán)節(jié)[N];中國冶金報;2011年
2 ;高強鋼筋推廣應用協(xié)調組成立[N];世界金屬導報;2011年
3 孟憲珩 宋承燕 秋菊;推廣應用高強鋼筋的意義及存在問題[N];世界金屬導報;2011年
4 包斯文;高強鋼筋推廣應用還有待破題[N];中國冶金報;2011年
5 柳祖林;推廣高強鋼筋,鋼企應做到兩個“提高”[N];中國冶金報;2012年
6 劉祥 朱元嵩 張娜;承鋼再次擔負國家高強鋼筋推廣重任[N];世界金屬導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武春麗;高強鋼筋龍年挑大梁[N];中國建設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武春麗;加快應用高強鋼筋意義重大[N];中國建設報;2012年
9 王芬 武春麗;云南推廣高強鋼筋打“聯(lián)動牌”[N];中國建設報;2012年
10 王芬 武春麗;推廣高強鋼筋亟待政策扶持[N];中國建設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源;配置高強鋼筋的混凝土構件受力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劉曉;高強鋼筋異形柱抗震性能試驗和理論分析[D];天津大學;2016年
3 陳鑫;配有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師長磊;配置HRB600級高強鋼筋無粘結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試驗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傳正;配置HRB600級高強鋼筋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抗彎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宋曉程;高強鋼筋與高強混凝土錨固性能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4 張克偉;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簡支梁抗剪性能試驗研究及數(shù)值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唐駿;高強鋼筋混凝土構件復合受扭性能試驗與強度計算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5年
6 徐智敏;高強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受火后加固試驗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7 張杰強;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試驗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8 張偉;配高強度等級鋼筋的混凝土空間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敏娜;高強鋼筋低溫熱變形行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10 張未;高強鋼筋增強混凝土受彎構件剛度裂縫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45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74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