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機語境下的創(chuàng)傷記憶與空間敘事
本文選題:空間敘事 切入點:創(chuàng)傷修復 出處:《中央美術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當創(chuàng)傷問題不再單一的被拘泥于心理學分析式的論述,而是作為一種建構社會、文化、歷史、藝術、設計與美學關系的思考方式時,即擴大了該課題在相關不同語境下敘事書寫的延展性和可能性。本文通過對不同案例的分析,探討公共危機語境下,空間敘事系統(tǒng)化設計對于創(chuàng)傷記憶和修復的重要意義。其一,營造創(chuàng)傷記憶的事件空間,可以幫助集體記憶的重構,使族群在代際傳遞中增強自我的身份認同感;其二,構建創(chuàng)傷敘事的互動場域,促成空間與參觀者的交流對話,為創(chuàng)傷者的心理修復提供群體的支持和認同;其三,巧妙運用創(chuàng)傷敘事的認知載體,參觀者在空間的互動體驗中解讀創(chuàng)傷;其四,在事件敘述、創(chuàng)傷表達、創(chuàng)傷體驗、觀者回饋的系統(tǒng)設計中構建空間敘事。將創(chuàng)傷這一社會和心理學現(xiàn)象帶入到空間敘事領域中做出具體的理論表述和設計實踐,對于心理學、空間敘事的跨學科發(fā)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和意義。
[Abstract]:When the issue of trauma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analytical discourse of psychology, but as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culture, history, art, design and aesthetics,In other words, it expands the extensibility and possibility of narrative writ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ystematic design of spatial narration for traumatic memory and repair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crisis.First, creating an event space for traumatic memory can help to reconstruct collective memory and enhance the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s i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second, build an interactive field of trauma narration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space and visitors.The third is to use the cognitive carrier of trauma narrative skillfully to interpret the trauma in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fourth, to interpret the trauma in the event narration, the wound expression, the trauma experience, the fourth, in the event narration, the wound expression, the trauma experience, the fourth, in the event narration, the wound expression, the trauma experience,Audience feedback system desig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 narration.Bring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trauma into the field of spatial narration to make specific theoretical expression and design practice has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psychology and spatial narration.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U-0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胡濱;;“天空之下”——空間敘事模型表述空間[J];建筑學報;2012年03期
2 陸璐;凌世德;;作為空間敘事的方法——淺析坡道對于建筑連續(xù)空間的創(chuàng)造[J];中外建筑;2013年03期
3 殷定芳;;試析空間敘事隱喻的價值信息——以《紅樓夢》和《魯濱孫飄流記》為例[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衛(wèi)英;馬彥芳;;《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圣勸善施霖》的空間敘事藝術[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四輯)[C];2010年
2 林珍;;《遠山淡影》中的不可靠敘述與讀者解讀[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龍迪勇;空間敘事學[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明明;紀念性展陳設計的空間敘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曾理;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空敘事[D];長江大學;2015年
3 李震;哥特式小說《德古拉》空間敘事的解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4 彭永樂;卡勒德·胡塞尼小說《群山回唱》的空間敘事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5 王丹妮;《北戴河故事》的空間敘事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
6 李孟霞;《奇境》中的空間敘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7 孫晶蕊;《恥》的空間敘事研究[D];河南大學;2016年
8 趙巖;《繁花》的空間敘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9 張欣佩;《贖罪》的空間敘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7年
10 陳丹;路易斯·厄德里克《愛藥》中的空間敘事[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721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72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