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彎薄壁型鋼結(jié)構(gòu)多顆鎖鉚連接受剪性能試驗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鎖鉚連接 冷彎薄壁型鋼 受剪性能 力學模型 鉚釘群折減效應 計算方法 出處:《建筑結(jié)構(gòu)學報》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將鎖鉚連接引入冷彎薄壁型鋼結(jié)構(gòu)構(gòu)件間的連接中,考慮了鉚釘端距、間距、數(shù)量、排列方式等因素,對鎖鉚連接的受剪性能進行試驗,研究了各試件的荷載-變形曲線、受剪承載力及破壞模式。基于傳染病傳播動力學SIR模型,建立了單顆鎖鉚連接力學模型,并考慮鉚釘群折減效應提出了多顆鎖鉚連接的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研究結(jié)果表明:多顆鎖鉚連接的破壞主要為鉚釘腿部剝離下層板材并伴隨鉚釘頭部脫離上層板材、鋼板凈截面拉斷,其中前者為較理想的延性破壞模式;鉚釘排列方式、端距和間距對鎖鉚連接的受剪性能影響較大,鉚釘應優(yōu)先縱向排列,端距、間距不宜小于3倍與5倍鉚釘直徑;考慮鉚釘群折減效應的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ock riveting connection in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structure member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ivet end distance, spacing, quantity, arrangement and other factors, tests the shear performance of the lock riveting connection, and studies the load-deformation curve of each specimen. Based on the SIR model of infectious disease transmission dynamics,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single lock riveting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rivet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shear capacity of multiple locking riveting connections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of multiple locking riveting joints is mainly caused by rivet legs stripping off the lower layer plate and riveting head from the upper layer plate. The net section of steel plate is broken, in which the former is an ideal ductile failure mode, the rivet arrangement mode, end distance and spacing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hear performance of lock riveting connection, rivets should be arranged longitudinally, end spacing, The spacing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3 times and 5 times of the diameter of rivets,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ear bearing capacit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group reduction of rivets has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工程抗震與結(jié)構(gòu)診治北京市重點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678008)
【分類號】:TU39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甘元初;劉立新;宋會蓮;;錨貼鋼板和粘鋼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比較[J];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2 鮑文可;王賢權(quán);馬廣閱;;冷彎薄壁型鋼結(jié)構(gòu)受剪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國外建材科技;2008年05期
3 史麗遠,艾軍,宮長義,陳忠漢;復合纖維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3年04期
4 鞏長江,康谷貽,姚石良;L形截面鋼筋砼框架柱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1999年01期
5 桑大勇;王仁義;劉立新;;錨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2007年S1期
6 劉昭清;夏煒洋;;雙向布管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受剪性能研究[J];鐵道建筑;2009年05期
7 朱聘儒;王幼青;胡侖基;;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J];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85年03期
8 丁小艷;王鐵成;;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L形寬肢柱受剪性能試驗[J];工業(yè)建筑;2008年04期
9 李曼;李碧雄;馬進;曾小靈;;銹蝕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評估[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2年S1期
10 桂國慶;熊黎黎;熊進剛;;鋼筋混凝土異形柱框架頂層邊節(jié)點受剪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2006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邊凱;康谷貽;;鋼筋砼框架柱受剪性能研究[A];第三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2 桑大勇;王仁義;劉立新;;錨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既有結(jié)構(gòu)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鐵成;王玉良;邵莉;;斜向水平荷載作用下兩向不等肢配箍框架柱受剪性能試驗研究[A];第16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4 王鐵成;計飛翔;杜琛;;L形寬肢異形柱受剪性能試驗研究[A];第16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5 王樹坤;李元齊;沈祖炎;;高強冷彎薄壁型鋼研究現(xiàn)狀[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武勝;張厚;王偉;;高強冷彎薄壁型鋼力學性能研究綜述[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王麗娜;田國平;;冷彎薄壁型鋼活動房屋中的底盤的設計[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郭耀杰;翟偉;涂崇巍;;高強冷彎薄壁型鋼拉鉚釘連接受力性能試驗研究[A];鋼結(jié)構(gòu)工程研究(七)——中國鋼結(jié)構(gòu)協(xié)會結(jié)構(gòu)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2008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偉;何?;蔣路;;冷彎薄壁型鋼構(gòu)件彈性畸變屈曲分析綜述[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劉飛;李元齊;沈祖炎;;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jié)構(gòu)抗震性能研究綜述[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智光;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2 馬廣閱;低層建筑冷彎薄壁型鋼結(jié)構(gòu)構(gòu)件的試驗與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尤方宸;預應力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2 Frederick Raymond Bruce;縱筋率對剪跨比為1.5的有腹筋簡支梁受剪性能的影響[D];重慶大學;2005年
3 蔡正華;高溫下CFRP-混凝土界面受剪性能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4 鄭曉龍;新型裝配整體式連接短柱受剪性能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5 甘元初;錨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6 袁林華;寬肢T形截面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閻軼群;纖維編織網(wǎng)增強混凝土加固RC梁受剪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張丹;冷彎薄壁型鋼三肢半開口拼合柱軸向受力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9 李方濤;冷彎薄壁型鋼雙肢抱合箱形截面柱軸向受力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10 劉沛松;冷彎薄壁型鋼三肢開口T形拼合柱軸向受力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47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54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