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信息、風險感知與火災防范行為——以古建筑火災為例
本文關鍵詞:風險信息、風險感知與火災防范行為——以古建筑火災為例 出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保護動機理論 風險信息 風險感知 防火減災行為 古建筑火災
【摘要】:本文以火災風險為研究對象,以保護動機理論作為理論框架,以安徽省217戶古建筑居民為代表,研究古建筑居民的防火意識。本文將火災風險信息分為信息內(nèi)容、信息觀察、信息交互三個維度,將防火減災行為分為常規(guī)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研究不同信息形式對居民風險感知和防災行為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火災風險信息的三個維度都顯著影響風險認知過程的損失感知和自我效能;損失感知顯著地影響居民的常規(guī)防火措施,而自我感知顯著地影響居民的建筑防火措施。文章驗證性的結(jié)論將有利于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進行有重點和有針對性的信息傳播,提高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fire ris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akes 217 ancient building residents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presentative. In this paper, the fire risk in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information content, information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the behavior of fir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s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measures and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investmen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forms on residents' risk perception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behavior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fire risk inform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loss percep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risk cognition process. Loss percep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residents' conventional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while self-percep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residents'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Focus on and targete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self-protection of resident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471168)
【分類號】:TU-87;TU998.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來,我國古建筑火災頻頻發(fā)生。2014年,黔東南州侗寨村發(fā)生火災事故,燒毀房屋21棟48間,并威脅到了眾多重要歷史古建筑;同年具有1 300余年歷史的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被十多個小時的大火燒成了一座“光城”,古城有三分之二被毀,初步經(jīng)濟損失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大量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鄧國榮;;分析影響我國消費者網(wǎng)上購物的心理因素[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7年02期
2 王園;陳默;尹世久;王志偉;;食品包裝標簽信息的消費者需求研究[J];包裝工程;2014年17期
3 曾誠;孟興凱;蔡鳳田;王生昌;楊超;;駕駛員周邊風險感知測評指標及其閾值劃分[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苗荃;;大學生網(wǎng)上購物風險感知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姚本先;苗荃;;大學生網(wǎng)上購物風險感知問卷的編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顧源;王甫勤;;風險社會與當前中國民眾的風險意識研究[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4 張帆;;從“風險社會”理論進路看公眾在決策中的作用[A];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清華大學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姍媛;信息安全風險分析方法與風險感知實證研究[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2 李華強;突發(fā)性災害中的公眾風險感知與應急管理[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王飛;風險感知視角下的公眾防護型行為決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4 孫躍;產(chǎn)業(yè)集群知識員工離職風險感知對離職意愿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許科;風險視角的信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將;駕駛?cè)孙L險感知效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李盈霞;公眾對臺風災害的風險感知和應對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呂艷;消費者對臨期食品安全的風險感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葉曉榕;風險感知、利益感知與集體行為的關系及其機制研究—礦區(qū)與非礦區(qū)居民的比較[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唐素云;規(guī)模養(yǎng)豬戶環(huán)境風險感知對環(huán)境行為影響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6 谷欣;權(quán)力在組織間地位差異和應急合作關系間的中介作用:風險感知的調(diào)節(jié)機制[D];武漢紡織大學;2015年
7 李艷;基于游前/游后對比視角下的內(nèi)地游客赴西藏旅游風險感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8 項一]Z;試論大眾媒介的風險感知[D];復旦大學;2014年
9 沈甜;創(chuàng)業(yè)失敗成本、創(chuàng)業(yè)者認知偏差對再創(chuàng)業(yè)風險感知的影響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10 方蕾;慢性病病人風險感知問卷的編制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35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43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