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形態(tài)及混凝劑組成對混凝-超濾過程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藻形態(tài)及混凝劑組成對混凝-超濾過程的影響 出處:《環(huán)境科學》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藻形態(tài) 鋁形態(tài) 混凝-超濾 靜電簇 膜污染
【摘要】:為了保證藻類暴發(fā)階段優(yōu)質(zhì)的飲用水供應,提高藻類的去除率,緩解藻類對水處理過程的影響,本研究以銅綠微囊藻(藍藻)、小球藻(綠藻)和小環(huán)藻(硅藻)這3種不同形態(tài)藻細胞為研究對象,使用了3種具有不同鋁形態(tài)分布的混凝劑[Al_2(SO_4)_3(AS)、Al_(13)、Al_(30)]進行混凝-超濾實驗.在分離胞外有機物(EOM)的情況下,考察混凝過程中絮體的特性(粒徑,強度因子,恢復因子)以及不同條件下形成的絮體對膜通量的影響.結果表明Al_(13)與Al_(30)的混凝作用以靜電簇作用為主導,AS主要是以電中和作用為主導.對于銅綠微囊藻與小球藻體系,由于藻顆粒表面存在一定的凹陷,當Al_(13)與Al_(30)做混凝劑時,在投加量較低的情況下,吸附在顆粒表面凹陷處的混凝劑“失活”,其他部位由于仍帶有一定的負電荷而造成絮體形成不明顯,而AS做混凝劑時,混凝機制主要是電中和作用,可以明顯降低顆粒之間的排斥力,在較低投加量下即可形成絮體.對于小環(huán)藻體系,由于其藻細胞呈現(xiàn)光滑的表面,Al_(13)與Al_(30)可有效發(fā)揮其靜電簇作用機制,絮體在較低投加量下即可有效形成.膜通量與絮體粒徑有明顯的相關性,絮體粒徑越大,超濾過程中形成的沉積層越疏松,膜比通量越大.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high quality drinking water, improve the removal rate of algae and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algae on the process of water treatment,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yanobacteri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Chlorella microphylla (Chlorophyta) and Cyclophyta (diatom), three different species of algal cells, were studied. Three kinds of coagulants with different aluminum species were used. [In the case of separation of 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 (EOM), a coagulation-ultrafiltr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cs (particle size, strength factor) during coagu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gulation effect of AlStue 13) and Alsp 30) was dominated by electrostatic cluster action. For the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Chlorella aeruginosa system,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 certain depression on the surface of algae particles, when Alf13) and Alpene 30) are coagulant coagulants. In the case of low dosage, the coagulant "deactivated" adsorbed on the hollow part of the particle surface, other parts are still with certain negative charge, resulting in flocs formation is not obvious, and when as is used as coagulant. The coagulation mechanism is mainly electric neutralization, which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repulsive force between particles, and form floc at lower dosage. For the microcystis, the algal cells show smooth surface. Alsin-13) and Alac _ (30) can effectively exert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static cluster action, and the flocs can be formed effectively at a lower dosage. The membrane flux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flocs, and the larger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flocs is. The looser the sediment layer formed during ultrafiltration, the larger the specific flux of the membrane.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環(huán)境水質(zhì)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TU991.2
【正文快照】: 北京100085)近年來,日益嚴重的水體富營養(yǎng)化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會導致水體中藻類的大量生長繁殖,不僅會破壞水體的生態(tài)平衡,而且會嚴重地干擾水處理過程[1].例如,原水中的大量藻類會堵塞濾床、惡化水質(zhì)、堵塞或腐蝕管道、增大混凝劑投加量[2]、產(chǎn)生嗅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金冀;張華;高海賓;;超濾技術在冶金廢水水處理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冶金節(jié)水、污水處理技術研討會暨萊鋼現(xiàn)場節(jié)水經(jīng)驗交流會文集[C];2007年
2 賀占超;;超濾技術在鋼鐵廢水處理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冶金節(jié)水、污水處理技術研討會暨萊鋼現(xiàn)場節(jié)水經(jīng)驗交流會文集[C];2007年
3 江春元;;采用超濾技術從涂布廢水中再生涂布化學品[A];中國造紙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4 欒世濤;孫光武;;超濾技術與反洗水回收[A];第三屆中國膜科學與技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7年
5 武江津;劉桂中;孫長虹;;超濾技術在水污染控制和水回用中的應用[A];中國膜科學與技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3年
6 傅燕;王薇;;以超濾為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A];雪蓮杯第10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趙軍明;劉嘉慶;孫婷婷;;超濾(UF)水處理設備性能檢測[A];第三次全國鍋爐水(介)質(zhì)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徐明;馮文英;張勇;蘇振華;張升友;林喬元;;超濾技術在楊木P-RC APMP廢液濃縮中的應用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0年
9 關欣;楊昊鵬;;中空纖維超濾技術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A];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郭宏;王熊;劉宗林;;超濾技術在大豆分離蛋白生產(chǎn)中的應用研究[A];21世紀人類食品面臨的新問題學術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張貴峰;中藥超濾技術專利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0年
2 曹國霞;超濾過濾技術去除熱原保障注射液安全[N];健康報;2007年
3 呂工;超濾技術在制藥工業(yè)中的應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4 姜政信 記者 賈輝 屈萬日;哈煉油廠向節(jié)能降耗要效益[N];黑龍江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凱;中孔吸附樹脂對超濾膜不可逆污染的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勤生;不銹鋼膜對煎炸油的凈化性能及超濾動力學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方穎慧;超濾技術對體外循環(huán)下心臟手術中抗生素及炎性因子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歆竹;超濾反滲透雙膜法在汽車行業(yè)中水回用的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豆妮娜;凝膠制劑質(zhì)量控制與質(zhì)量表征關鍵技術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江桐桐;稀土浸出液絡合超濾過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4 耿婷婷;超濾組合工藝處理北江水特性的中試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鄢忠森;低藥劑短流程超濾工藝處理微污染水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程亮;超濾技術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7 張夢雅;心力衰竭治療進展—伊伐布雷定、超濾、去腎交感神經(jīng)術[D];蚌埠醫(yī)學院;2015年
8 周勇;多介質(zhì)填料生物技術協(xié)同超濾技術處理河網(wǎng)水的應用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王曉婧;益氣扶正法配合血液超濾技術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10 曹新塏;超濾深度處理對水質(zhì)及管道腐蝕影響[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本文編號:14041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40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