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DYNA的高溫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柱的變形形態(tài)仿真
本文關鍵詞:基于LS-DYNA的高溫環(huán)境下鋼筋混凝土柱的變形形態(tài)仿真 出處:《河北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火災不僅會對人民生命財產、社會生產資源產生嚴重破壞,同時也會對建筑結構本身結構造成極大損害,并且經歷火災后產生的建筑垃圾也會對環(huán)境產生較大污染。鋼筋混凝土結構憑借其合理的構造優(yōu)勢,現(xiàn)已普遍應用于各類建筑結構中。近年來,由于建筑物大規(guī);、高層化以及用途的復合化,建筑火災發(fā)生的趨勢逐年上升。目前來看,國內外對鋼筋混凝土構件抗火性能的研究比較有限。因此,深入開展經歷火災后鋼筋混凝土結構抗火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本文結合有限元軟件對此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針對軸心受壓鋼筋混凝土構件在不同節(jié)點溫度下的力學行為,使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LS-DYNA模塊進行仿真研究,分析了軸心受壓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破壞形態(tài),發(fā)現(xiàn)較常溫環(huán)境,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顯現(xiàn)出溫度效應,即承受相同數(shù)值軸向荷載時,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的鋼筋混凝土柱應變有很大的增長。
[Abstract]:The fire will not only for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ocial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use serious damage, but also may cause great damage to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tself structure, and through the waste of building after fire will produce great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its reasonable struc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types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recent years. And because the building of large-scale,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fire and use, the trend of rising year by year. At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fire resist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 is limited. Therefore, further research ha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fter fire fire resistance has importan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axial compression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in different node temperature mechanical behavior, the use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the simulation of the LS-DYNA module, analyzed the damage form of axial compression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find a normal environment,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work shows that under the same temperature effect, numerical axial load, strai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work have great growth.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U37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喬僑;;鋼筋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的關鍵問題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年11期
2 王廣勇;張東明;鄭蟬蟬;張超;;考慮受火全過程的高溫作用后型鋼混凝土柱力學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結構學報;2016年03期
3 程小衛(wèi);李易;陸新征;閆維明;;撞擊荷載下鋼筋混凝土柱動力響應的數(shù)值研究[J];工程力學;2015年02期
4 王強;宋雪迪;郝中華;王占飛;;基于ABAQUS纖維梁單元的鋼筋混凝土柱受力破壞全過程數(shù)值模擬[J];土木工程學報;2014年12期
5 徐玉野;吳波;王榮輝;江茗;羅漪;;高溫后鋼筋混凝土梁剩余承載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3年08期
6 田力;朱聰;王浩;封新華;;碰撞沖擊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柱的動態(tài)響應及破壞模式[J];工程力學;2013年02期
7 林雄英;;鋼筋混凝土結構抗火性能研究回顧與展望[J];福建建材;2012年08期
8 劉陽;郭子雄;葉勇;;核心型鋼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J];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9 趙滇生;張柱;屠俊恒;張蕾春;;Z形截面桁架式型鋼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載力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10 劉陽;郭子雄;黃群賢;;型鋼混凝土柱的損傷模型試驗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強;荷載和環(huán)境作用下銹蝕鋼筋混凝土柱的力學性能[D];浙江大學;2015年
2 陳禮剛;鋼筋混凝土板受火性能的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3 劉永軍;鋼筋混凝土結構火災反應數(shù)值模擬及軟件開發(fā)[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沈晴晴;鋼筋混凝土結構抗火能力數(shù)值模擬試驗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6年
2 李娜;低銀無鉛焊料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3 唐躍鋒;火災后型鋼混凝土柱性能退化與加固修復研究[D];寧波大學;2012年
4 江洲;鋼筋混凝土柱動力性能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5 趙方成;應用LS-DYNA對鋼筋混凝土柱破壞的仿真[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6 曾躍飛;火災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損傷評估與鑒定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7 楊曉光;火災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受損鑒定與修復加固[D];天津大學;2006年
8 宋曉勇;鋼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分析與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9 陳磊;基于ANSYS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試驗有限元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94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39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