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諧液體柱形阻尼器及其基本動力性能
本文關鍵詞:雙調諧液體柱形阻尼器及其基本動力性能
更多相關文章: 雙調諧液體柱形阻尼器 雙調諧質量阻尼器 優(yōu)化設計 簡諧激勵 有效性 魯棒性 振動控制
【摘要】:借鑒被動調諧質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簡稱TMD)和調諧液體柱形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簡稱TLCD)各自的優(yōu)缺點,結合土木工程結構減震裝置的經(jīng)濟性和適用性,提出了一種雙調諧液體柱形阻尼器(doubly 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簡稱DTLCD),建立了簡諧激勵作用下單自由度DTLCD控制體系(DTLCD-SDOF)的運動方程,推導了其動力反應放大系數(shù)。提出了針對DTLCD的調優(yōu)策略及優(yōu)化評價函數(shù),通過相關算法獲得DTLCD-SDOF系統(tǒng)的參數(shù)優(yōu)化程序,并利用該程序得到了DTLCD的最優(yōu)參數(shù)。具體分析了不同參數(shù)對DTLCD共振峰值和調頻寬度的影響,并對阻尼器阻尼參數(shù)或受控結構頻率發(fā)生變化后DTLCD的魯棒性進行了評價。對DTLCD,TMD,TLCD及DTMD的有效性和魯棒性進行了對比分析。理論與數(shù)值研究結果表明,DTLCD的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TMD和TLCD,與DTMD效果相同,并且在主結構頻率的攝動方面擁有更佳的魯棒性。事實證明,DTMD比TMD和TLCD更具工程適用性。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工程抗震與結構診治北京市重點試驗室;
【關鍵詞】: 雙調諧液體柱形阻尼器 雙調諧質量阻尼器 優(yōu)化設計 簡諧激勵 有效性 魯棒性 振動控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8039;91315301-03)
【分類號】:TU352.1
【正文快照】: 引言自從1909年Frahm提出TMD后,利用吸振器控制結構振動成為了一種常用的減振手段[1]。許多學者在TMD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被動吸振器,包括多重調諧質量阻尼器(multipletuned mass damper,簡稱MTMD)、調諧液體阻尼器(tuned liquid damper,簡稱TLD)以及TLCD。由于被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亮;張京偉;;新型阻尼器的理論與試驗研究[J];液壓與氣動;2011年12期
2 R. I. Skinner;史金納;R. G. Tjler;戴勒;A. J. Heine;海尼;W. H. Robinson;羅賓遜;嚴竹平;;用于結構抗震的滯忯阻尼器[J];工程抗震;1980年03期
3 Thomas Szirtes;曹元彪;;正確選用阻尼器[J];礦山機械;1990年03期
4 張冶;;機械式壓力阻尼器的類型及其應用[J];自動化儀表;1993年06期
5 王飛躍,聶玉光,金兆熊;離心機下阻尼器的非線性特性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10期
6 劉暉,唐家祥;主動調頻阻尼器的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0年03期
7 段權,徐暉;旋轉式硅油阻尼器動態(tài)特性實驗研究[J];應用力學學報;2001年02期
8 楊智春,李斌;多層滑動極板式電流變阻尼器的動力學建模[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2年S1期
9 黃震宇,陳大躍,謝國權,朱成剛,趙春宇;電流變阻尼器的頻率自適應減振控制[J];機械工程學報;2002年04期
10 楊國華,李愛群,程文p<;結構控震設計中流體阻尼器的指數(shù)選擇與控制系統(tǒng)設計[J];工業(yè)建筑;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玲凌;楊智春;孫浩;溫金鵬;;一種新型非線性阻尼器的設計及特性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賈九紅;黃修長;杜儉業(yè);汪玉;華宏星;;粘滯性阻尼器的設計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賈九紅;黃修長;杜儉業(yè);汪玉;華宏星;;粘滯性阻尼器的設計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維凝;蘇亮;閆維明;;大行程鉛剪切阻尼器的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研究[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閆維明;蘇亮;彭凌云;王維凝;;鉛阻尼器的研究與應用概況[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周?;王石城;孫利民;張文生;;考慮阻尼器剛度影響的張力梁復特征值分析[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7 王湛;李江剛;潘建榮;;裝有金屬阻尼器的鋼結構有限元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⑧——中國鋼協(xié)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2屆(ASSF-2010)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王曉斌;陳五星;胡軍華;周勇;;蓄能式阻尼器的仿真與試驗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3冊)[C];2009年
9 楊光;陳塑寰;楊志軍;;電流變阻尼器在結構中的最優(yōu)位置[A];振動利用技術的若干研究與進展——第二屆全國“振動利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肖應廷;廖瑛;;粘性阻尼器對減小展開式太陽翼鎖定沖擊力矩的研究[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程超 李虹 王占奎;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首裝”風阻尼器[N];中華建筑報;2007年
2 王桂蘭 席斯;安裝阻尼器為建筑增加一份抗震保險[N];中國建材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席斯;安裝阻尼器 為豪宅加一份保險[N];財經(jīng)時報;2003年
4 駐太倉首席記者 徐允上 通訊員 莊超;“天核”參與核電國產(chǎn)[N];蘇州日報;2010年
5 首席記者 任荃;“彈簧”以柔克剛 校舍巋然不倒[N];文匯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華;Nano-MR阻尼器研究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04年
2 武s,
本文編號:1090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nzhugongchenglunwen/109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