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腦卒中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53例和對照組51例。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15.68%,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1.89%。實驗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減少重癥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最大限度降低并發(fā)癥和致殘率,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提高生活質量,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醫(yī)院;新疆第一師阿拉爾醫(yī)院;
【關鍵詞】: 腦卒中 護理干預 下肢深靜脈血栓
【分類號】:R473.74
【正文快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腦卒中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者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并經頭顱CT或MRl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53例和對照組51例,實驗組男34例,女19例;腦出血15例,腦梗死38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迎新;;預見性護理在防止腦卒中患者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年34期
2 顧巧華;陳張潔;;預防腦卒中偏癱病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年1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嚴斌泓;馮嘉依;顧亞萍;曹鳳;;中藥熏蒸在預防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年03期
2 張秀英;呂梅芬;;康復護理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年11期
3 連愛華;王詠華;楊秀春;邢竹君;;早期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年37期
4 龔蕊;;整體護理在32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6年03期
5 張蕊;;早期運動護理對預防偏癱腦梗塞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05期
6 姚明珠;;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5年02期
7 周潔;;空氣壓力波治療卒中后下肢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年77期
8 張晶;;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的綜合護理[J];護理研究;2014年2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曉琴;;循證護理在預防腦卒中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年02期
2 黃慧;;預見性護理在預防腦卒中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中的作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24期
3 馬海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J];上海醫(yī)藥;2014年12期
4 彭偉英;;護理干預對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年20期
5 程道荷;;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年18期
6 李靜;朱紅紅;;腦卒中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年06期
7 岳彩磊;李衛(wèi)紅;劉永生;;腦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31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0年11期
8 黃海燕;;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56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年15期
9 戴蓮;卞麗艷;夏冰;;髖膝關節(jié)圍術期序貫加壓充氣泵不同使用時間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年20期
10 杜麗萍;吳強愛;黃利雙;肖玲;聞曉燕;;氣壓治療儀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浙江醫(yī)學;2008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敏;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鼻飼的體會[J];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4年04期
2 黃效模;曾德珍;張謙;;急性重癥腦卒中33例搶救治療體會[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8年04期
3 戴鳳玲;梁淑琴;李建英;;重癥腦卒中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年19期
4 靳玲玲;;重癥腦卒中患者的監(jiān)護[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年18期
5 楊彩浮;;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腸內和腸外營養(yǎng)支持的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年25期
6 辛可可;龐鋒;;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腸內和腸外營養(yǎng)支持的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年08期
7 陳征;;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腸內和腸外營養(yǎng)支持的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年11期
8 徐善芬,崔智娟,吳遠美;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的監(jiān)護及其意義[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0年05期
9 徐麗鳳,許輝,李靜;重癥腦卒中少量多餐的飲食護理[J];黑龍江醫(yī)學;2001年12期
10 李長茂;亞低溫治療26例重癥腦卒中并高熱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04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程贛萍;王橋根;邵錦根;劉曉玲;王曉翔;張耀西;劉建榮;;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探討[A];2005急診醫(yī)學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第四屆組稿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瞿佩育;;8例重癥腦卒中病人家庭康復[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分會第十一屆全國康復學術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3 肖淑英;宿英英;;誘發(fā)電位對重癥腦卒中患者預后的預測時機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婁唯鳴;;120例重癥腦卒中機械通氣患者營養(yǎng)支持的臨床觀察[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12屆全國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9年
5 邱小紅;;5例重癥腦卒中家庭康復[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三次康復治療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2年
6 張道培;閆福嶺;徐海清;朱奕忻;;重癥腦卒中相關性感染與單核細胞免疫抑制的臨床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7 李麗霞;李建國;;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杜樺;樊欣;李俊霞;;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使用螺旋形鼻胃腸管的護理[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周翠萍;宿英英;;重癥腦卒中患者對等熱卡不同蛋白質入量的腸內營養(yǎng)代謝反應:51例隨機對照研究[A];第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吳紅瑛;范建中;;重癥康復病房中重癥腦卒中患者的康復療效觀察[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換屆暨第十五次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年會、湖南省康復醫(y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yè)委員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針刺并辨證護理對急性重癥腦卒中神經功能損傷的康復干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周峰;重癥腦卒中患者早期動態(tài)營養(yǎng)評估及治療策略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茹妍妮;免疫營養(yǎng)對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營養(yǎng)、免疫及病情變化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劉欣敏;重癥腦卒中患者誤吸高危因素分析及集束化干預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張貴強;腸內營養(yǎng)治療重癥腦卒中患者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劉曉嵐;重癥腦卒中患者腸內營養(yǎng)制劑干預效果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6 田永芳;腸內營養(yǎng)混懸液(TPF-DM)對危重癥腦卒中患者血清蛋白、血脂、免疫指標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63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86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