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標準護理方案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急性白血病患者標準護理方案的構建
【摘要】:目的構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相關功能分級下的標準護理方案。方法在文獻研究、臨床追蹤、專家會議的基礎上,采用Delphi法對血液科護理專家進行2輪咨詢。結果 2輪專家咨詢問卷的回收率分別為92.90%、94.59%;專家的權威系數(shù)分別為0.808、0.818;急性白血病相關功能分級下的標準護理方案包括20條護理措施與309個條目。結論專家的積極性和權威程度高,意見協(xié)調程度好,所形成的條目能更好地滿足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護理需求。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護理部;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Ⅱ科;
【關鍵詞】: 護理 國際功能分類 白血病
【基金】:2014年度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資助立項項目(BRA2014340) 江蘇省重點學科建設“護理學”(JX10617801)
【分類號】:R473.73
【正文快照】: 2011年,國務院學位辦頒布了新的學科目錄設置,護理學成為一級學科[1],為滿足學科建設以及衛(wèi)生機構信息化建設的需要[2],制訂統(tǒng)一、標準的護理語言用以描述護理實踐是護理學科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工作之一。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種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起病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薇波,潘理明;老年人急性白血病27例分析[J];臨床薈萃;2000年17期
2 吳意紅,祝文娟;急性白血病患者首程化療前后血小板計數(shù)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年06期
3 李招金,嚴健,羅桂英,李瑤芳;急性白血病與血漿纖維結合蛋白的相關性[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0年02期
4 楊天楹;進一步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0年02期
5 于民海,王寶宏,趙寧寧,崔景英,于志剛,夏炳森,冉學紅;半年內兄弟患不同類型急性白血病二例[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0年02期
6 舒航;單人無菌床在治療急性白血病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學;2000年05期
7 賈學軍,李青,徐文江;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轉為急性白血病1例[J];白血病;2000年04期
8 李桂鳳,房麗華;老年急性白血病的臨床特點(附45例臨床分析)[J];白血病;2000年04期
9 邵劍峰,狄黎明,何薇,傅佳萍,封蔚瑩;基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促進急性白血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恢復的研究[J];白血病;2000年05期
10 蔡曉燕,余自強,施華;急性白血病肺部病變咯血窒息致死2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哈爾濱醫(yī)藥;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靜;;急性白血病并發(f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4例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內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2 陳信義;;中藥逆轉急性白血病多藥耐藥臨床研究[A];第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湯愛萍;楊碧云;李慧慧;曹瑞生;楊桂玲;陳三軍;華建媛;;54例老年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分析[A];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虛證與老年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孫芳卿;;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臨床特點分析[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5 葉金松;吳玲玉;孫森;唐曉勤;周明先;;惡性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檢測在急性白血病方面的臨床應用[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6 劉海川;姚善謙;樓方定;張伯龍;;單次與雙次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白血病122例療效分析[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7 許家仁;;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療進展[A];第三屆全國老年醫(yī)學進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鄧曉莉;;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臨床特點[A];第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陳滿才;王纓;顧偉英;王琳;;急性白血病36例長期無病生存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彭愛華;張麗娜;陳運賢;羅紹凱;李娟;洪文德;;老年急性白血病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漢橋;急性白血病發(fā)病有新論[N];健康報;2002年
2 劉清池;急性白血病何時可;焄N];健康報;2007年
3 陳華;梁愛斌急性白血病的診治情結[N];科技日報;2007年
4 張國清;“微移植”為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療帶來希望[N];科技日報;2011年
5 子康;人類基因變異可引發(fā)急性白血病[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6 齊文中;山西醫(yī)大二院治療急性白血病又有新貢獻[N];山西科技報;2000年
7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 教授 劉曉力 碩士 張嵩;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8 應慶;關注急性白血病臨床研究新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9 龍堅石;固本生血治急性白血病[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10 記者 趙長春;女性孕前感染皰疹能使兒童患急性白血病[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婷婷;血清多肽圖用于急性白血病診斷及療效評價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周世勇;瘦素受體與急性白血病中的關系及其相關意義[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3 顏靈芝;成人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和分子遺傳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鄭敏;急性白血病兒童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和表達及維生素D對白血病細胞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朱興虎;急性白血病凋亡因子及多藥耐藥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6 王俊祥;白介素-12、干擾素-γ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意義與樹突狀細胞誘導特異性抗白血病免疫應答的體外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葉霈智;浙貝母顆粒逆轉急性白血病多藥耐藥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8 葉t錦;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及相關機理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意義[D];浙江大學;2002年
9 李衛(wèi)華;應用蛋白質組技術鑒定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自身抗體[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10 楊仁池;急性白血病多藥耐藥相關蛋白基因介導的多藥耐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貞書;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多因素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康錦芬;急性白血病合并院內敗血癥的臨床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王鵬彬;hDOT1L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姚云;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漿vWF、P-選擇素、sEPCR的檢測及臨床意義[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5 張占芳;PD-L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鄭州大學;2015年
6 張靜人;EVI1基因及BRE基因在MLL重排急性白血病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15年
7 郭維婷;雙指數(shù)擴散模型對急性白血病診斷價值的初步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何海燕;父母供者外周血單倍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復發(fā)難治急性白血病[D];鄭州大學;2015年
9 蘇曉艷;15例乳腺癌治療相關急性白血病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王愛井;干擾素預防和治療急性白血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復發(fā)的臨床研究及機制探討[D];蘇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49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64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