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

首次口腔護理時間對氣管插管患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6-15 07:02

  本文關鍵詞:首次口腔護理時間對氣管插管患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隨著口腔護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預防效果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建議將其作為預防VAP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腔護理的方式方法、口腔護理的常見溶液、口腔護理的最佳頻次、首次口腔護理介入時間和選擇性口咽部去污染這幾個方面。而臨床上對于重癥監(jiān)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氣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首次口腔護理的最佳時段,目前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一般是依據臨床的具體情況和護士的工作量來確定。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找到一個首次口腔護理最佳的介入時間,以有效預防早發(fā)性VAP的發(fā)生,縮短機械通氣(mechanical ventilation,MV)與住ICU時間,減少患者的花費,并且為具體的臨床實踐提供指導,使臨床護理工作擺脫盲目性。方法:將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重癥監(jiān)護室的經口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共納入病例數為130例。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B、C三組,A組在氣管插管后4h內(含4h)介入首次口腔護理,B組在氣管插管后4h~8h(含8h)介入首次口腔護理,C組在氣管插管后8h~12h(含12h)介入首次口腔護理。但在臨床追蹤過程中,有10例患者脫落,故最終收集病例數為120例,A、B、C三組各40例。收集三組患者入ICU時的基線水平資料并進行組間比較。跟蹤患者早發(fā)性VAP相關監(jiān)測指標,根據診斷標準判斷是否發(fā)生早發(fā)性VAP,及時記錄患者的脫機時間和死亡情況,并在患者出ICU時計算總的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死亡率,比較三組患者的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及死亡率。為支持前期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研究后期分析了A組、B組、C組患者氣管插管后96h內的痰培養(yǎng)結果,比較了三組患者痰培養(yǎng)分離病原菌株數、痰培養(yǎng)陽性率及混合菌感染率,并探討氣管插管后96h內痰培養(yǎng)陽性及混合菌感染與早發(fā)性VAP之間的關系。最后根據患者是否發(fā)生早發(fā)性VAP,將患者分為早發(fā)性VAP組與非VAP組,分析各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構成,得出早發(fā)性VAP的病原譜。結果:1.A組、B組、C組患者在年齡、性別、APACHEⅡ評分、入ICU診斷、吸煙史、是否手術、氣管插管前使用抗生素及氣管插管后使用鎮(zhèn)靜劑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A組、B組、C組患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這三組患者的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卻呈逐漸升高的趨勢。3.A組、B組、C組患者的MV時間及住ICU時間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進一步通過LSD法對三組患者的數據行多重比較,發(fā)現A組、B組、C組患者MV時間、住ICU時間兩兩比較均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并且這三組患者的MV時間、住ICU時間逐漸延長。4.A組、B組、C組患者的死亡率沒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這三組患者的死亡率卻呈逐漸升高的趨勢。5.通過分析患者氣管插管后96h內的痰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A組、B組、C組患者痰培養(yǎng)分離病原菌數量、痰培養(yǎng)陽性率及混合菌感染率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然而,A組、B組、C組患者的痰培養(yǎng)陽性率及混合菌感染率沒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6.氣管插管后96h內痰培養(yǎng)陽性者與痰培養(yǎng)陰性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比較,沒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混合菌感染者其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混合菌感染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對混合菌感染與早發(fā)性VAP作相關分析,發(fā)現兩者呈明顯正相關(r=0.26,P0.05)。7.早發(fā)性VAP患者的病原菌以G-桿菌為主,其次為G+球菌,真菌只占很少一部分比例(G-是指革蘭染色陰性,G+是指革蘭染色陽性)。結論:在氣管插管后4h內介入首次口腔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與死亡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氣管插管 口腔護理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73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縮略語/符號說明11-12
  • 前言12-15
  • 研究現狀、成果12-13
  • 研究目的13-15
  • 1 研究對象和方法15-21
  • 1.1 研究對象15
  • 1.1.1 一般資料15
  • 1.1.2 納入標準15
  • 1.1.3 排除標準15
  • 1.2 研究方法15-18
  • 1.2.1 分組標準與技術路線15-17
  • 1.2.2 口腔護理方法17
  • 1.2.3 統(tǒng)一的護理及治療措施17-18
  • 1.3 相關指標的收集18-19
  • 1.3.1 入ICU基線水平資料的收集18
  • 1.3.2 早發(fā)性VAP相關監(jiān)測指標18
  • 1.3.3 其他預后指標18-19
  • 1.4 VAP相關診斷標準19
  • 1.5 統(tǒng)計學處理19
  • 1.6 儀器與耗材19-20
  • 1.7 倫理學原則20-21
  • 1.8 課題研究中的質量控制21
  • 2 結果21-30
  • 2.1 各組患者基線水平資料比較21-22
  • 2.2 各組患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比較22
  • 2.3 各組患者MV及住ICU時間、死亡率比較22-25
  • 2.4 患者氣管插管后 96h內痰培養(yǎng)結果分析25-28
  • 2.5 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構成比28-30
  • 3 討論30-40
  • 3.1 國內外學者關于首次口腔護理時間的推薦30-31
  • 3.2 首次口腔護理介入時間對氣管插管患者預后的影響31-33
  • 3.3 患者氣管插管后 96h內痰培養(yǎng)結果分析33-35
  • 3.4 患者痰培養(yǎng)病原菌分布及構成比分析35-36
  • 3.5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解釋36-37
  • 3.6 研究的優(yōu)缺點37-40
  • 結論40-41
  • 參考文獻41-46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46-47
  • 附錄47-50
  • 綜述 氣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護理研究現狀50-59
  • 綜述參考文獻54-59
  • 致謝59-60
  • 個人簡歷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衛(wèi)梅;外科腹部術后患者的口腔護理[J];實用醫(yī)技;2001年07期

2 劉軍,陶書振;老年人的口腔護理體會[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4年04期

3 解建設,孟憲安,姜虎泉;口腔護理淺談[J];哈爾濱醫(yī)藥;2004年05期

4 李剛;面向21世紀的口腔護理用品[J];上海護理;2004年06期

5 季梓琴;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口腔護理105例[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5年09期

6 顏克群;采用牙刷進行特殊口腔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5年11期

7 施新珠;濃茶液在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中旬版);2005年26期

8 史宗道,羅勇 ,何瑤 ,劉學成 ,陳娥;口腔護理文獻的系統(tǒng)評價[J];上海護理;2005年01期

9 谷麗娜;李輝;;口腔護理巾的妙用[J];現代護理;2006年20期

10 侯春穎;許娜;張曉娟;;簡易口腔護理盤的制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晶晶;盛旗紅;;口腔護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A];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2 俞平;;新型口腔護理工具在危重癥患者的應用[A];2011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朱殿玲;段素華;李文鳳;;老年人口腔護理淺談[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12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李俊新;;口腔護理隊伍的發(fā)展[A];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黃金蓮;;176例老年住院患者口腔護理技巧及體會[A];玉溪市醫(yī)學會第九屆口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張利;蘇桂花;;口腔護理的臨床應用進展[A];全國護理教育研討會暨第2次護理學院(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劉英華;賈琳;;淺讀美學在口腔護理中的應用[A];全國口腔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史宗道;陳娥;羅勇;何瑤;劉學成;;中文口腔護理文獻的系統(tǒng)評價[A];全國口腔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9 王煥文;郭宇紅;王素英;;口腔護理服務醫(yī)護角色關系探討[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賈珍;趙雯;張春麗;;口腔護理網絡教育的發(fā)展[A];全國口腔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建玲;口腔護理品呼喚差異化經營[N];中國質量報;2007年

2 靖九江;中西結合推動口腔護理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3 于欣;小兒口腔護理[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4 文青;新技術引領家庭口腔護理[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5 賈維雙;專家開出口腔護理良方[N];市場報;2004年

6 上海同濟醫(yī)院 龔朱;老人講口腔衛(wèi)生可防肺炎[N];保健時報;2003年

7 蘇荷 丁云;護士“小發(fā)明”獲國家專利[N];揚州日報;2011年

8 梁君竺;高熱老人口腔護理四措施[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9 鄭建玲;中華牙膏熱心中國口腔護理事業(yè)[N];中國質量報;2006年

10 郭俐君;口腔護理知名品牌集體亮相權威盛會[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翟慧群;首次口腔護理時間對氣管插管患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路迢迢;兩種漱口液漱口與傳統(tǒng)口腔護理效果比較[D];吉林大學;2013年

3 王歡歡;機械通氣患者三種溶液口腔護理的效果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3年

4 馬成華;改良口腔護理方案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5 龍云;早期強化口腔護理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研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6 王曉萍;機械通氣患者洗必泰口腔護理溶液抑菌效果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王婉潔;基于Beck口腔評分的綜合口腔護理干預方案在氣管插管病人中的應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張明銳;專業(yè)口腔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種植體周圍炎的預防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曹海燕;急診氣管插管病人首次口腔護理適宜時間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唐慧婷;氣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護理臨床實踐指南構建[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首次口腔護理時間對氣管插管患者早發(fā)性VAP發(fā)生率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17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4517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483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