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在NRDS患兒氣管內給藥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08:55
[目的]探討自制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在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患兒氣管內給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6年3月—2018年12月入住徐州市兒童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的80例NRDS早產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式氣管內給藥,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自制的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給藥。比較兩組患兒給藥期間的心率最低值、血氧飽和度最低值、面色改變以及藥物反流發(fā)生情況。[結果]試驗組心率最低值為(125. 57±10. 21)/min、血氧飽和度最低值為(88. 23±3. 56)%,對照組心率最低值為(108. 31±18. 43)/min、血氧飽和度最低值為(85. 46±2. 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試驗組面色發(fā)紺發(fā)生率為7. 5%、藥物反流發(fā)生率為5. 0%,對照組面色發(fā)紺發(fā)生率為35. 0%、藥物反流發(fā)生率為30. 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采用自制密閉式氣管內給藥器給藥,可以降低NRDS患兒應用固爾蘇過程中心率、血氧飽和度的下降程度以及面色發(fā)紺和藥物反流發(fā)生率。
【文章來源】:護理研究. 2020,34(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氣管內給藥方法
1.2.1 對照組
1.2.2 試驗組
1.2.2. 1 用具介紹
1.2.2. 2 操作方法
1.2.2. 3 注意事項
1.3 效果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心率和血氧飽和度最低值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兒面色發(fā)紺和藥物反流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2)
3 討論
4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聚乳酸/聚乙二醇復合材料的線材制備及其3D打印成型[J]. 范澤文,安馨,梁可怡,張繼生,邱帥,王艷,劉俊龍,馮鈉,曲敏杰,郭靜. 塑料科技. 2018(04)
[2]住院分娩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國13家醫(yī)院的回顧性調查[J]. 徐鳳丹,封志純,孔祥永,張珊,吳鴻雁,段順艷,童笑梅,劉少君,劉子源,呂紅艷,楊李紅,吳素靜,巨容,汪瑾,彭立,李占魁,趙小林,曾淑娟,丘惠嫻,溫偉溪,武輝,李瑩,李楠,賈文崢,張雪峰,郭果,劉衛(wèi)鵬,王鳳,李改梅,劉芳,李薇,趙曉英,程紅斌,許云波,陳文超,尹歡,丁艷潔,王曉亮,單瑞艷,許平,韓梅盈,楊春燕. 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 2016 (10)
[3]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不間斷NCPAP通氣下應用固爾蘇護理體會[J]. 侯靜,王雪嬌,于鳳英.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5(06)
[4]不同通氣方式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J]. 李琴,陳大鵬. 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 2014(04)
[5]應用改良方法氣管內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療效觀察[J]. 王長浦,方敬,劉征輝,王華彬,劉雅清.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4(15)
[6]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比較[J]. 趙冰,潘家華.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4(03)
[7]固爾蘇不同給藥方法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 錢飛,羊二尚.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3(07)
[8]應用密閉式吸痰管注入固爾蘇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護理研究[J]. 晏玲.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2(24)
本文編號:3344232
【文章來源】:護理研究. 2020,34(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氣管內給藥方法
1.2.1 對照組
1.2.2 試驗組
1.2.2. 1 用具介紹
1.2.2. 2 操作方法
1.2.2. 3 注意事項
1.3 效果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心率和血氧飽和度最低值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兒面色發(fā)紺和藥物反流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2)
3 討論
4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聚乳酸/聚乙二醇復合材料的線材制備及其3D打印成型[J]. 范澤文,安馨,梁可怡,張繼生,邱帥,王艷,劉俊龍,馮鈉,曲敏杰,郭靜. 塑料科技. 2018(04)
[2]住院分娩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國13家醫(yī)院的回顧性調查[J]. 徐鳳丹,封志純,孔祥永,張珊,吳鴻雁,段順艷,童笑梅,劉少君,劉子源,呂紅艷,楊李紅,吳素靜,巨容,汪瑾,彭立,李占魁,趙小林,曾淑娟,丘惠嫻,溫偉溪,武輝,李瑩,李楠,賈文崢,張雪峰,郭果,劉衛(wèi)鵬,王鳳,李改梅,劉芳,李薇,趙曉英,程紅斌,許云波,陳文超,尹歡,丁艷潔,王曉亮,單瑞艷,許平,韓梅盈,楊春燕. 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 2016 (10)
[3]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不間斷NCPAP通氣下應用固爾蘇護理體會[J]. 侯靜,王雪嬌,于鳳英.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5(06)
[4]不同通氣方式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J]. 李琴,陳大鵬. 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 2014(04)
[5]應用改良方法氣管內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療效觀察[J]. 王長浦,方敬,劉征輝,王華彬,劉雅清.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4(15)
[6]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比較[J]. 趙冰,潘家華.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4(03)
[7]固爾蘇不同給藥方法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 錢飛,羊二尚.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3(07)
[8]應用密閉式吸痰管注入固爾蘇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護理研究[J]. 晏玲.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2(24)
本文編號:33442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33442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