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06:31
[目的]本研究通過三種健康教育方案的實踐、比較、探索構建臨床乳腺癌患者基于以問題為基礎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健康教育護理方案,應用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探索PBL健康教育方案與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案以及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方案在改善術后患側(cè)肢體淋巴水腫、肩關節(jié)功能、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生命質(zhì)量以及癌性疲乏水平的情況,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提供新的臨床護理模式。[方法]選擇2016年09月-2017年04月入院患者,根據(jù)乳腺癌TNM分期為Ⅰ期和Ⅱ期,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12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傳統(tǒng)組(n=40)、路徑組(n=40)和PBL組(n=40)。傳統(tǒng)組根據(jù)臨床制定的乳腺癌健康手冊,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案;路徑組采用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方案,即根據(jù)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zhuǎn)歸特點擬定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方案;PBL組采用PBL健康教育方案,即在傳統(tǒng)和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方案基礎上,針對乳腺癌病人在診療以及預后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構建并制定PBL健康教育計劃,經(jīng)培訓的專業(yè)人員評估患者需求,給予針對性地健康教育,并指導方法。對三組分別于術后第1天...
【文章來源】: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論研究
1.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概念及其術后生活質(zhì)量下降原因分析
1.1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概念
1.2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下降原因分析
2. 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護理中重要性
2.1 健康教育的概念
2.2 健康教育的作用
3. 國內(nèi)外健康教育方案及發(fā)展現(xiàn)狀
3.1 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案
3.2 健康信念教育方案
3.3 PDCA循環(huán)法方案
3.4 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
3.5 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方案
3.6 PBL健康教育方案
4. 乳腺癌術后健康教育方案的評價指標
4.1 術后淋巴水腫
4.2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4.3 肩關節(jié)功能
4.4 生活質(zhì)量
4.5 癌因性疲乏
第二章 臨床研究
1. 研究內(nèi)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義
1.3 關鍵技術
2. 研究對象
2.1 病例樣本量估算檢驗
2.2 納入及排除標準
2.3 病例一般資料
3. 研究方法
3.1 人員培訓
3.2 干預方法
3.2.1 傳統(tǒng)組干預方法
3.2.2 路徑組干預方法
3.2.3 PBL組干預方法
3.3 評價方法
3.3.1 患者術后淋巴水腫的評價
3.3.2 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價
3.3.3 乳腺癌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評價
3.3.4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價
3.3.5 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評價
3.4 倫理原則
3.5 質(zhì)量控制
3.5.1 資料收集過程
3.5.2 臨床護理過程
3.5.3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3.6 統(tǒng)計學分析
3.7 技術路線圖
4. 結果
4.1 研究對象基線資料比較
4.2 干預前后三組患者淋巴水腫情況比較
4.3 干預前后三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
4.4 干預前后乳腺癌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能力比較
4.5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4.6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
5. 討論
5.1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淋巴水腫的影響
5.2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5.3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
5.4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5.5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
6. 結論
7. 課題認識與思考
7.1 本項目的創(chuàng)新之處
7.2 本項目的不足與展望
7.2.1 不足之處
7.2.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4例男性乳腺癌臨床診治分析[J]. 張玉倩,趙海艷,孫強,茅楓,周易冬,周敬敏.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17(04)
[2]Weekly taxane-anthracycline combination regimen versus tri-weekly anthracycline-based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Qiu-Wen Tan,Ting Luo,Hong Zheng,Ting-Lun Tian,Ping He,Jie Chen,He-Lin Zeng,Qing Lv.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7(06)
[3]基于PBL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影響研究[J]. 朱潔,姜蕾,高園林.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7(02)
[4]PBL健康教育在住院髖關節(jié)置換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關彩艷,向凝,王曉燕,宋麗霞,劉桂清. 全科護理. 2016(34)
[5]持續(xù)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睡眠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劉淑麗.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94)
[6]乳腺癌患者的認知及對術后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調(diào)查分析[J]. 金曉勃. 當代醫(yī)學. 2016(26)
[7]PBL模式健康教育對社區(qū)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洪艷群,方躍平,曹軍. 內(nèi)科. 2016(04)
[8]微波復合理療對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干預效果的研究[J]. 強萬敏,王盈,唐磊,沈怡. 中華護理雜志. 2016(05)
[9]PBL健康教育模式對HIV/AIDS術后病人的影響[J]. 查麗俊,干艷捐,王琳,侯雪紅,鮑美娟. 護理研究. 2016(08)
[10]我國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綜述[J]. 徐喜卿,李順平. 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5(12)
碩士論文
[1]持續(xù)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睡眠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D]. 王冬菊.山東大學 2015
[2]癌因性疲乏自評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研究[D]. 薛秀娟.泰山醫(yī)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221874
【文章來源】: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論研究
1.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概念及其術后生活質(zhì)量下降原因分析
1.1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概念
1.2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下降原因分析
2. 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護理中重要性
2.1 健康教育的概念
2.2 健康教育的作用
3. 國內(nèi)外健康教育方案及發(fā)展現(xiàn)狀
3.1 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案
3.2 健康信念教育方案
3.3 PDCA循環(huán)法方案
3.4 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
3.5 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方案
3.6 PBL健康教育方案
4. 乳腺癌術后健康教育方案的評價指標
4.1 術后淋巴水腫
4.2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4.3 肩關節(jié)功能
4.4 生活質(zhì)量
4.5 癌因性疲乏
第二章 臨床研究
1. 研究內(nèi)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義
1.3 關鍵技術
2. 研究對象
2.1 病例樣本量估算檢驗
2.2 納入及排除標準
2.3 病例一般資料
3. 研究方法
3.1 人員培訓
3.2 干預方法
3.2.1 傳統(tǒng)組干預方法
3.2.2 路徑組干預方法
3.2.3 PBL組干預方法
3.3 評價方法
3.3.1 患者術后淋巴水腫的評價
3.3.2 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價
3.3.3 乳腺癌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評價
3.3.4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價
3.3.5 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評價
3.4 倫理原則
3.5 質(zhì)量控制
3.5.1 資料收集過程
3.5.2 臨床護理過程
3.5.3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3.6 統(tǒng)計學分析
3.7 技術路線圖
4. 結果
4.1 研究對象基線資料比較
4.2 干預前后三組患者淋巴水腫情況比較
4.3 干預前后三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
4.4 干預前后乳腺癌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能力比較
4.5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4.6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
5. 討論
5.1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淋巴水腫的影響
5.2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5.3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
5.4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5.5 PBL健康教育方案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
6. 結論
7. 課題認識與思考
7.1 本項目的創(chuàng)新之處
7.2 本項目的不足與展望
7.2.1 不足之處
7.2.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4例男性乳腺癌臨床診治分析[J]. 張玉倩,趙海艷,孫強,茅楓,周易冬,周敬敏.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17(04)
[2]Weekly taxane-anthracycline combination regimen versus tri-weekly anthracycline-based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Qiu-Wen Tan,Ting Luo,Hong Zheng,Ting-Lun Tian,Ping He,Jie Chen,He-Lin Zeng,Qing Lv.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7(06)
[3]基于PBL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影響研究[J]. 朱潔,姜蕾,高園林.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7(02)
[4]PBL健康教育在住院髖關節(jié)置換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關彩艷,向凝,王曉燕,宋麗霞,劉桂清. 全科護理. 2016(34)
[5]持續(xù)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睡眠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劉淑麗.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94)
[6]乳腺癌患者的認知及對術后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調(diào)查分析[J]. 金曉勃. 當代醫(yī)學. 2016(26)
[7]PBL模式健康教育對社區(qū)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洪艷群,方躍平,曹軍. 內(nèi)科. 2016(04)
[8]微波復合理療對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干預效果的研究[J]. 強萬敏,王盈,唐磊,沈怡. 中華護理雜志. 2016(05)
[9]PBL健康教育模式對HIV/AIDS術后病人的影響[J]. 查麗俊,干艷捐,王琳,侯雪紅,鮑美娟. 護理研究. 2016(08)
[10]我國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綜述[J]. 徐喜卿,李順平. 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5(12)
碩士論文
[1]持續(xù)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睡眠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D]. 王冬菊.山東大學 2015
[2]癌因性疲乏自評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研究[D]. 薛秀娟.泰山醫(yī)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2218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32218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