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腦年齡相關性改變—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7 03:06
目的:應用DKI技術,評價SD大鼠腦增齡性改變過程中灰質(zhì)、白質(zhì)、腦脊液的彌散特性及其與年齡的相關性改變。方法:雄性SD大鼠按月齡分5組:3月齡、6月齡、10月齡、13月齡、24月齡(每組各10只),其中24月齡SD大鼠由3月齡SD大鼠連續(xù)頸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300mg?kg-1?d-1,6周獲得,注射藥物前后均行眼眶取血,檢測血漿的SOD活化力及MDA含量,注射藥物后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P0.05)代表24月齡SD大鼠衰老模型造模成功。50只SD大鼠均行顱腦常規(guī)MRI及DKI檢查,手工繪制感興趣區(qū),測量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兩側腦脊液的MK、K∥、K⊥、MD、FA值。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外囊、皮層灰質(zhì)、尾殼核、腦脊液的不同側別間各統(tǒng)計指標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采用One-Way ANOVA比較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兩側腦脊液各統(tǒng)計指標不同年齡組間的差異,如果有差異,則應用LSD-t檢驗比較兩兩之間的差異。最后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關分析評價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兩側腦脊液各指標與年齡的相關性,然后進行直線或曲線擬合,并得到擬合方程式。結果:1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兩側腦脊液的MK、K∥、K⊥、MD、FA左右側均沒有差異(P0.05)。2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MK不同年齡組間存在組間差異(P0.05)。胼胝體在M3-10、M3-13、M6-13、M6-24、M10-13、M10-24和M13-24有統(tǒng)計學差異。左側外囊在M3-6、M3-13、M6-13、M6-24、M10-13、M13-24存在差異。右側外囊在M3-10、M3-13、M6-13、M6-24、M10-13、M10-24和M13-24存在差異。左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3、M6-13、M10-13、M13-24存在差異。右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0、M3-13、M6-10、M6-13、M6-24、M10-13、M10-24、M13-24存在差異。左側尾殼核在M3-6、M3-10、M6-13、M6-24、M10-13、M10-24存在差異。右側尾殼核在M3-6、M3-10、M3-13、M6-13、M6-24、M10-13、M10-24存在差異。左右側腦脊液均在M3-10、M3-13、M6-13、M10-13、M10-24、M13-24存在差異。左側皮層灰質(zhì)不同年齡組間K∥存在組間差異(P0.05)。兩兩比較示左側皮層灰質(zhì)的K∥在M3-13、M3-24、M6-13、M10-13、M13-24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胼胝體、兩側外囊、右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的K∥不同年齡組間不存在組間差異(P0.05)。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的K⊥不同年齡組間存在組間差異(P0.05)。胼胝體在M3-13、M3-24、M6-10、M6-13、M10-13和M10-24存在差異。左側外囊在M3-6、M3-10、M3-13、M6-13、M6-24、M10-13、M10-24及M13-24間存在差異。右側外囊在M3-10、M3-13、M6-10、M6-13、M10-13、M10-24間存在差異。左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3、M6-13、M10-13、M13-24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右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3、M6-13、M10-13、M10-24存在差異。左側尾殼核在M3-6、M3-10、M6-13、M6-24、M10-13、M10-24間存在差異。右側尾殼核在M3-6、M3-10、M6-13、M6-24、M10-13、M10-24存在差異性。左側腦脊液在M3-13、M6-13、M10-13、M13-24存在差異。右側腦脊液在M3-10、M3-13、M6-13、M6-24、M10-13、M10-24、M13-24間存在差異性。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的MD不同年齡組間存在組間差異(P0.05)。左側外囊在M3-13、M6-13、M10-13及M13-24間存在差異。右側外囊在M3-13、M6-13、M10-13、M10-24、M13-24間存在差異。左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3、M6-13、M10-13、M13-24存在差異。右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0、M3-13、M6-13、M10-13、M10-24間存在差異。左側尾殼核在M3-6、M3-10、M6-13、M6-24、M10-13和M10-24存在差異性。右側尾殼核在M6-10、M6-13和M6-24存在差異。左側腦脊液在M6-13、M6-24、M10-13和M10-24間存在差異。右側腦脊液在M3-24、M6-13、M6-24、M10-13、M10-24間存在差異。胼胝體MD不同年齡組間不存在組間差異(P0.05)。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右側尾殼核的FA不同年齡組間存在組間差異(P0.05)。左側外囊在M3-13、M3-24、M6-13、M6-24和M10-13存在差異。右側外囊在M3-13、M6-13、M10-13及M13-24間存在差異。左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3、M3-24、M6-13、M10-13、M13-24存在差異。右側皮層灰質(zhì)在M3-10、M3-13、M6-13、M13-24間存在差異。右側尾殼核在M3-13、M6-10、M6-13和M13-24間存在差異。胼胝體、左側尾殼核、兩側腦脊液FA不同年齡組間不存在組間差異(P0.05)。3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和兩側腦脊液的MK、K∥、K⊥、MD、FA與年齡均不成直線相關關系(P0.05)。曲線擬合除了左側尾殼核與右側腦脊液的K∥值隨年齡增長呈“緩降速升”形曲線,其余各部位的MK、K∥、K⊥值隨年齡增長均呈“拋物線”形曲線。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的MD曲線隨年齡增長呈“拋物線”形曲線。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與兩側腦脊液FA值隨年齡增長逐漸上升,兩側尾殼核的FA值隨年齡增長呈“U”形曲線。結論:1外囊、皮層灰質(zhì)、尾殼核和腦脊液的MK、K∥、K⊥、MD、FA左右側別無差異。2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的MK和K⊥、左側皮層灰質(zhì)的K∥、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兩側尾殼核與兩側腦脊液的MD、兩側外囊、兩側皮層灰質(zhì)、右側尾殼核的FA不同年齡組間存在差異性,其余部位各參數(shù)不同年齡組間沒有差異性。3從擬合的曲線趨勢看:除了左側尾殼核與右側腦脊液的K∥值呈“緩降速升”形曲線,胼胝體、兩側外囊、兩側尾殼核、兩側皮層灰質(zhì)和兩側腦脊液的MK、K∥、K⊥、MD隨年齡增長呈“拋物線”形曲線,兩側尾殼核FA呈“U”形,其余各部位FA隨年齡增長而升高,下降不顯著。4 MK、K⊥與MD、FA比較,前者對組織微觀結構變化更加敏感。
【學位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R445.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縮寫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87014
【學位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R445.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縮寫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曾丁巳;肖新蘭;;擴散峰度成像(DKI)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應用[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年09期
2 肖飛;李曉光;張曉裕;候軍代;林煉峰;高勤;羅煥敏;;D-半乳糖和鋁聯(lián)合應用誘導大腦產(chǎn)生阿爾茨海默病樣損傷(英文)[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1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林;大鼠大腦白質(zhì)及其內(nèi)有髓神經(jīng)纖維老年改變的側別差異和少突膠質(zhì)細胞老年改變的體視學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87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28870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