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對晚期肝癌患者術后疼痛、生存質量及疲乏程度的影響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1 .2 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方法
1 .3 干預措施
1 .4 觀察指標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2結果
2.1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
22.2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比較
2.3兩組患者疲乏程度的比較
3討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和;;護理干預對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年07期
2 李鳳淑;張立鴻;孫翠紅;;晚期肝癌患者的臨終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年27期
3 范建華;;晚期肝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yī)學;2015年29期
4 崔春英;;優(yōu)質護理在晚期肝癌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5年21期
5 劉金麗;田桂元;黃晶晶;;晚期肝癌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4年04期
6 魏本莉;劉爽;葛偉華;王飛陽;蘭麗;王雪;;多成員多維度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對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療后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20年09期
7 費洪琳;王笑荷;胡秀;;晚期肝癌患者臨終護理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年19期
8 郭玉梅;張彥芳;張曉霞;周子英;;人文關懷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年03期
9 潘建玲;覃妮;吳永鳳;;晚期肝癌患者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3年09期
10 單靖眙;;晚期肝癌患者心理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民;三維可視化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療中應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2 葉楓;釓塞酸二鈉增強MRI在慢性肝病背景下肝癌的應用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3 李攀;超聲破壞微泡介導內皮抑素基因治療肝癌及其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張巍;穩(wěn)定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的肝癌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栓塞對肝癌肺轉移影響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5 劉新疆;肝細胞癌術后轉移復發(fā)MR分子影像學特征與外周血腫瘤標志物表達調控的相關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6 韓耀啟;肝癌RFA術后動物模型與臨床功能MRI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何健;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肝臟惡性腫瘤療效評估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0年
8 葉彤;葉酸受體靶向對比劑磁共振顯像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于杰;ZNF545表觀遺傳改變對肝癌熱消融后復發(fā)的預測價值及微波和射頻治療肝癌的對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3年
10 張波;影像分析技術在疾病監(jiān)測與診斷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巧玲;綜合護理方案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癌疼痛中的實施與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劉維;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顧者需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3 劉慧;雙能量碘圖在肝癌TACE術后療效評估中的應用價值[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王靈民;某三級腫瘤醫(yī)院肝癌患者連續(xù)護理干預效果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李飛龍;雙能量碘圖評價肝癌TACE療效的臨床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6 王云;肝癌術后復發(fā)腫瘤的CT診斷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屈佳;超聲引導經皮徒手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中央型肝癌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8 左陽;MDCT動態(tài)增強掃描測量肝癌與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對膈肌侵犯的診斷價值[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張璟卓;超聲檢測肝癌血管分級與血管生成的關系及射頻消融術對兔肝VX2殘余腫瘤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劉珩;行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的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與生存質量、希望水平的相關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475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284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