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問卷編制及現(xiàn)狀調(diào)查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473.74
【圖文】:
第 3 章 結(jié)果.3.2 探索性因子分析評價問卷的結(jié)構(gòu)效度項目分析后,以上 16 個條目均得以保留,將問卷所有條目進行 KMOartlett,s 球形檢驗,研究結(jié)果顯示,本問卷的 KMO=0.714 且 Bartlett,s 球巴特利球形檢驗)x2=1327.393,達到顯著統(tǒng)計水平(p=0.000,P<0.01卷有結(jié)構(gòu)效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l 的值,共產(chǎn)生 4 個公因子,分別命名為因子 1(身體鍛煉依從)、因煉監(jiān)測依從)、因子 3(尋求建議依從)、因子 4(注意事項依從),4 個積方差貢獻率為 73.992%,見表 3-9;各因子碎石圖,見圖 3-1。經(jīng)方正交旋轉(zhuǎn)進行因子載荷分析,問卷的 16 個條目均在各自公因子上有較(>0.40),能很好地解釋原始問卷假設結(jié)構(gòu),見表 3-1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為什么在冬春之季帕金森患者會有異常表現(xiàn)?[J];藥物與人;2014年01期
2 梅利;;觀察46例帕金森患者疼痛與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3 夏希愿;;論帕金森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分析與研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09期
4 張曉萍;;帕金森患者心理特點與疏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年04期
5 周秀麗;陳會敏;;如何良好護理帕金森患者[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31期
6 凌衛(wèi)仙;周俊;余蔚菲;蔡小燕;;帕金森患者跌倒發(fā)生情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3年09期
7 ;帕金森患者:后半輩子怎么熬[J];金秋;2006年02期
8 ;帕金森患者:甭和藥物“賽跑”[J];金秋;2006年04期
9 高國棟;王學廉;;讓帕金森患者告別震顫[J];藥物與人;2004年07期
10 陳海;;帕金森患者多聽聽老歌[J];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201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力;崔冬生;;帕金森患者尿β2微球蛋白變化[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2 劉力;崔冬生;;帕金森患者尿β_2微球蛋白變化[A];河北省免疫學會第5次會員代表暨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施海姍;侯樂;陳杰;劉妍梅;章慧;陳玲;鄭東;寧玉萍;;伴有精神癥狀的帕金森患者多導睡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王玨;蔣建雯;;門診帕金森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與分析[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12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蔡彥寧;溫玫;張愚;陳彪;;帕金森患者尾狀核中基因表達譜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鄭敏;侯芳;徐敏寧;雷小航;杜米娜;;846例帕金森患者圍手術期焦慮狀態(tài)相關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A];全國外科、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7 陳玲;侯芳;徐敏寧;吳玉燕;穆霄靜;高靜;翟君麗;陳萱;侯利利;;出院后持續(xù)康復指導對鞏固帕金森患者手術療效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劉衛(wèi)國;葉民;沈偉;張麗;;帕金森患者非運動癥狀自評量表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9 李靜;岳旺;;尿中2,3-吲哚醌在帕金森患者中的預警標志物研究[A];第八屆全國生化藥理學術討論會暨第七屆Servier獎頒獎大會會議摘要集[C];2003年
10 李琳;劉振國;干靜;周明珠;周楨源;;早期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礙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朱麗麗;帕金森患者也需康復鍛煉[N];健康時報;2009年
2 健康時報記者 趙晴晴;全球一半帕金森患者在中國[N];健康時報;2010年
3 胡小吾 二軍大帕金森病專病診治中心主任 上海長海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教授;關愛帕金森患者從細節(jié)做起[N];文匯報;2014年
4 ;六成帕金森患者未獲正確診治[N];健康報;2005年
5 記者 朱旭東;帕金森患者新希望:大腦能裝“起搏器”[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6 李華虹 張遠航;帕金森患者就診率低[N];保健時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項錚;讓帕金森患者戴上腦起搏器奔跑[N];科技日報;2014年
8 健康時報記者 劉永曉;半數(shù)帕金森患者沒就診[N];健康時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雨燕;帕金森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問卷編制及現(xiàn)狀調(diào)查[D];南昌大學;2017年
2 陳怡;帕金森患者疼痛及感覺功能的纖維選擇性的定量測定[D];蘇州大學;2015年
3 路偉;帕金森患者生命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李奇;帕金森患者骨密度和血清25羥維生素D濃度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高帥鋒;帕金森患者運動功能評價系統(tǒng)設計[D];東南大學;2016年
6 岳麗春;基于積極老齡化視角下帕金森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7 梁雅慶;帕金森患者震顫信號提取及量化方法研究[D];西華大學;2016年
8 張仕飛;早期帕金森患者疲勞的相關性分析[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陳霞;積極心理干預對帕金森患者抑郁及認知功能障礙影響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張慧;帕金森病口咽吞咽障礙的量化評估及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01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280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