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2 23:19
本文關鍵詞: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西藏護士 職業(yè)倦怠 工作應激源 社會支持 人格 應對方式 自我效能 結構方程模型
【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狀;比較不同社會、環(huán)境及人口特征的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得分差異;分析護士工作應激源、中介因素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護士工作應激源對職業(yè)倦怠的作用路徑及作用大小,分析大五人格、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在護士工作應激源與職業(yè)倦怠間的中介作用及作用大��;為高原地區(qū)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干預提供依據(jù)。 方法:以西藏地區(qū)自治區(qū)級、市級、縣鄉(xiāng)級醫(yī)院為抽樣框架,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采用自編的一般資料問卷、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職業(yè)倦怠量表通用版、大五人格問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西藏地區(qū)1062名護士進行調(diào)查研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描述、兩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非參數(shù)的Kruskal-wallis H檢驗、Pearson目關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和結構方程分析。 結果: 1各量表的Cronbach'sa系數(shù)均大于0.600; 2西藏護士情緒衰竭均分為(2.31±1.24)分;去人格化均分為(1.59±1.24)分;低個人成就感均分(3.06±1.29)分;職業(yè)倦怠總檢出率為33.15%,輕、中、重度依次為22.32%,8.19%,2.64%。 3分別以情緒衰竭、去人格化、低個人成就感為因變量,社會、環(huán)境及人口特征、工作應激源、中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工作應激源(p=0.317),社會支持(p=-0.212),適應性(p=0.216),消極應對(p=0.228),積極應對(β=-0.190),醫(yī)院級別(p=0.090),民族(p=-0.071),醫(yī)療場所暴力(p=0.057),工作性質(zhì)(p=0.047),社交性(p=-0.041)進入情緒衰竭的回歸方程(F=266.832,P=0.000),方程R2=0.717,上述變量能共同解釋情緒衰竭71.7%的方差變異;工作應激源(β=0.245),社交性(ββ=-0.245),消極應對(β=0.217),積極應對(p=-0.158),世居西藏(p=0.146),適應性(p=0.112),醫(yī)療場所暴力(p=0.098),社會支持(β=-0.122),利他性(p=-0.083),開放性(p=0.078),科室分類(ββ=0.043)進入去人格化的回歸方程(F=130.449,P=0.000),方程R2=0.577,上述變量能共同解釋去人格化57.7%的方差變異;自我效能(β=-0.343),消極應對(p=0.182),社會支持(p=-0.127),醫(yī)院級別(β=-0.075),社交性(p=-0.071),有無行政職務(p=0.067),性別(β=-0.062),利他性(β=-0.065),開放性(p=0.060)進入低個人成就感的回歸方程(F=39.627,P=0.000),方程R2=0.253,上述變量能共同解釋低個人成就感25.3%的方差變異。 4結構方程模型顯示,工作應激源可直接作用于情緒衰竭(路徑系數(shù)=0.35),也可以通過社會支持(路徑系數(shù)=-0.17),開放性(路徑系數(shù)=-0.02)、利他性(路徑系數(shù)=-0.01)、自我效能(路徑系數(shù)=-0.03)、適應性(路徑系數(shù)=0.05)間接作用于情緒衰竭;社會支持(路徑系數(shù)=-0.21)、適應性(路徑系數(shù)=0.24)、消極應對(路徑系數(shù)=0.23)、積極應對(路徑系數(shù)=-0.18)均對情緒衰竭有直接作用;工作應激源可以直接作用于去人格化(路徑系數(shù)=0.29),也可以通過社會支持(路徑系數(shù)=-0.16),開放性(路徑系數(shù)=-0.02),利他性(路徑系數(shù)=-0.01),自我效能(路徑系數(shù)=-0.02),適應性(路徑系數(shù)=0.05)間接作用于去人格化;社會支持(路徑系數(shù)=-0.12)、適應性(路徑系數(shù)=0.11)、消極應對(路徑系數(shù)=0.23)、積極應對(路徑系數(shù)=-0.15)、社交性(路徑系數(shù)=-0.25)對去人格化有直接作用;工作應激源對低個人成就感無直接效應,但可通過社會支持(路徑系數(shù)=-0.07),適應性(路徑系數(shù)=0.02)對低個人成就感產(chǎn)生間接效應;自我效能(路徑系數(shù)=-0.36),消極應對(路徑系數(shù)=0.19)、社會支持(路徑系數(shù)=0.13)對個人成就感產(chǎn)生直接效應。 結論: 1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整體水平為輕度。 2工作應激源、社會支持、適應性、消極應對、積極應對、醫(yī)院級別、民族、醫(yī)療場所暴力、工作性質(zhì)、社交性是情緒衰竭的預測因素;工作應激源、社交性、消極應對、積極應對、是否世居西藏、適應性、醫(yī)療場所暴力、社會支持、利他性、開放性、科室類別是去人格化的預測因素;自我效能、消極應對、社會支持、醫(yī)院級別、社交性、有無行政職務、性別、利他性、開放性是低個人成就感的預測因素。 3結構方程模型基本驗證了大五人格、應對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在工作應激源與職業(yè)倦怠的中介作用。工作應激源是情緒衰竭、去人格化最主要、最直接的影響因素,社會支持、開放性、利他性、自我效能、適應性是工作應激源與情緒衰竭、去人格化的中介因素,其中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最明顯;自我效能感是低個人成就感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社會支持、適應性是工作應激源與低個人成就感的中介變量,其中適應性的中介作用最明顯。
【關鍵詞】:西藏護士 職業(yè)倦怠 工作應激源 社會支持 人格 應對方式 自我效能 結構方程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47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0
- 目錄10-13
- 符號說明13-14
- 1 前言14-20
- 1.1 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研究現(xiàn)狀14-17
- 1.1.1 工作和職業(yè)特征15-16
- 1.1.2 個體因素16
- 1.1.3 組織因素16-17
- 1.2 研究不足17
- 1.3 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研究現(xiàn)狀17
- 1.4 理論基礎17-18
- 1.5 研究目的18-19
- 1.6 研究意義19-20
- 2 研究對象和方法20-25
- 2.1 研究對象20
- 2.1.1 納入標準20
- 2.1.2 排除標準20
- 2.1.3 知情同意20
- 2.2 研究方法20-21
- 2.2.1 樣本量計算20-21
- 2.2.2 抽樣方法21
- 2.2.3 研究設計21
- 2.3 研究工具21-23
- 2.3.1 一般資料問卷21-22
- 2.3.2 馬氏職業(yè)倦怠量表通用版22
- 2.3.3 中國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22
- 2.3.4 簡版大五人格問卷22
- 2.3.5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22-23
- 2.3.6 簡易應對方式量表23
- 2.3.7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23
- 2.4 統(tǒng)計方法23-24
- 2.5 質(zhì)量控制24-25
- 3 結果25-49
- 3.1 西藏護士社會、環(huán)境、人口特征資料25-27
- 3.2 西藏護士的職業(yè)倦怠狀況27-28
- 3.3 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28-43
- 3.3.1 社會、環(huán)境、人口特征與職業(yè)倦怠28-36
- 3.3.2 西藏護士工作應激源、中介變量與職業(yè)倦怠的相關分析36-38
- 3.3.3 社會、環(huán)境、人口特征、工作應激源及中介變量對職業(yè)倦怠的多元線性回歸38-43
- 3.4 西藏護士工作應激源、社會支持、大五人格、應對方式、自我效能與職業(yè)倦怠關系模型的構建43-49
- 3.4.1 建立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43-45
- 3.4.2 模型的檢驗結果及評價45-49
- 4 討論49-63
- 4.1 測量工具的評估49
- 4.2 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狀分析49-51
- 4.2.1 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低的原因分析49-51
- 4.2.2 西藏護士個人成就感低的原因分析51
- 4.3 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分析51-55
- 4.3.1 社會、環(huán)境及人口特征對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51-55
- 4.3.2 工作應激源及中介變量對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分析55
- 4.4 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作用模型的建立與驗證55-61
- 4.4.1 護士工作應激源對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及作用路徑56-57
- 4.4.2 社會支持對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及作用路徑57-59
- 4.4.3 自我效能對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及作用路徑59
- 4.4.4 應對方式對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及作用路徑59-60
- 4.4.5 大五人格對西藏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及作用路徑60-61
- 4.5 干預對策61-62
- 4.5.1 社會環(huán)境干預61-62
- 4.5.2 組織干預62
- 4.5.3 個體干預62
- 4.6 研究不足62-63
- 5 結論63-64
- 參考文獻64-70
- 附錄70-78
- 綜述78-86
- 參考文獻83-8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86-87
- 致謝8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志翔;周慧潔;邵曉春;李宛;;關于年輕護士工作體驗的現(xiàn)象學研究[J];護理研究;2007年12期
,本文編號:1133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11336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